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表达训练:句子扩展(含答案)
句子扩展
1.给下面文句中划线的句子增加修饰成分,使语意丰富并且符合原文语境。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2.57岁的黄庭坚结束在四川六年的贬谪生活,从贬所东归,恰逢雨水连绵,至黄龙山天才放晴,故留诗一首:“山行十日雨沾衣,幕阜峰前对落晖。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归。灵源大士人天眼,双塔老师诸佛机。白发苍颜重到此,问君还是昔人非?”请发挥想象将诗句“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归”扩展成一段话,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个字。
3.以“春夜,听雨点敲窗”开头,写一段文字。要求:①合理想象场景,侧重听觉描写;②运用拟人、比喻两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100字。
4.按照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盛夏,村口的梧桐树给人们送来凉爽。
要求: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③不少于60字。
5.请以“光阴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刻刀”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①运用对比手法;②句式整散结合;③40~80个字。
光阴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刻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下面一句话扩展为一个生动形象、中心突出的语段。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合乎情理,词语顺序可以调整,80个字左右。
秋天到了,我漫步校园。
7.请将“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苇草”扩展成一段话,要求语言连贯,语意鲜明,100个字以内。
8.将下列词语扩展为一个生动形象、中心突出的语段。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合乎情理,词语顺序可以调整,80个字左右。
春天 阳光 春风 旋律 新颖
9.请你发挥想象,将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扩写成散文。
要求:(1)用第一人称。(2)侧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人物感情和景物意境要忠实原诗。(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4)不少于200字。
10.请以“生命像一条河流”为开头写一段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语言表达连贯,90字左右。
11.请将下面的一句话扩写成50个字左右的语段,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翠翠坐在白塔下看薄云。
12.请发挥想象扩写《长恨歌》诗句“行宫见月伤心,夜雨闻铃肠断声”,要求:立足诗句本身的诗意,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65字以内。
13.李华是一名记者,想去妹妹所在的城郊著名的温泉村小李庄游玩。原定1月15日(周五)去,还没成行,周四早上刚上班就看见妹妹发来一条短信:“,今早一游客叔叔核酸检
测阳性,将隔离。”李华出于职业敏感,认为应该马上把这条短信扩写成新闻稿送审。假如你是李华,请你将李华妹妹的短信扩写成一则新闻稿,要求75字左右。
14.发挥联想和想象,从下面两段文字中任选一段进行扩写。要求:想象合理,符合原诗意境主旨;原有意象不能缺少,但描写顺序可自由;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90字。
(1)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燕歌行》)
(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15.请从下列四个词语中至少选三个词语,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语言连贯、得体,不少于60个字。
词语:曹雪芹 心智 人世凋零《葬花吟》用首先然后最后写一段话
16.把下面画线的一句话扩展成一段话。
(厚嘴唇的人被抓后,回到家)英子在呆呆地想。
(选自林海音《城南旧事》)
要求:①必须运用动作描写;②语言生动传神;③不少于80字。
17.吟诵古典诗歌,脑海中会呈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即所谓“诗中有画”。请从下面描写梅花的两句诗中任选一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句所蕴含的画卷。要求:紧扣诗句,语言表达简明、生动,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①玉质金作裳,山明风弄影。(宋陈师道《和豫章公黄梅首(选一)》)
②酒力欺雪寒,潮红上妆面。(宋·范成大《红梅》)
18.根据下列情景,以“思念”为重点,扩展成一段话。
情景:中秋节家人团聚 我 思念
19.请将“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扩展成一段话,主要运用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语言连贯,语意鲜明,100字以内。
20.将“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扩展成一段话。
答:
参考答案
1.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扩写句子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首先要把握文中语境,然后分析修饰对象的特点,最后添加修饰成分。
这段文字是描写月下的荷塘的景象;“落下黑影”描写的对象是“黑影”,结合前面“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可知,此处“黑影”是指月光下高处丛生灌木投下的影子,“丛生的灌木”有高有低,可以使用“参差”来形容;且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所以投下的影子应是有深有浅,可以使用“斑驳”来形容。“杨柳的倩影”,修饰的对象是“杨柳的影子”,“倩”意思是“美丽”,“杨柳”的枝条形态是弯弯的,且是稀疏的,可以添加“弯弯”“稀疏”等词语。
2.雨下的时间太长了,道路与野地的积水流入田中,使田中的水涨满了,像一面明晃晃的镜子。天晴了,原本在窝里待着的布谷鸟正声声唤着被雨淋湿的同伴快快回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依据诗文扩写的能力。
答题时,一定要读懂诗文,理解作者的情感方向;审清题意,题干中要求将“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归”扩展成一段话,而不是扩写整首诗;注意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字数要求。57岁的黄庭坚结束六年的贬谪生活,从贬所东归,山行之时被雨水打湿衣服,站在幕阜峰的对面看那天空中落日的余晖。这个时候的黄庭坚面对苦雨新晴,想到自己被贬结束,即将归家,他的心情一定很复杂,有思家之情,有天气放晴的喜悦,更有贬谪结束的欣慰,所以他的情感一定在“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归”两句中有所体现,考生抓住这些,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即可。
3.春夜,听雨点敲窗。这春夜的细雨,仿佛在观赏一场新旧交替的传递。沙、沙、沙,叮、叮、叮……如上苍的使者,轻叩着、敲击着,把春的脚步,把季节的回声与土地渴望了一年的福祉,降落到夜的深处,赠予了人们。细雨在与我低声呢喃,快乐地敲打着窗棂,细数着生命的无限传奇与静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