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与对外交往》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途径不包括( )
A.民族迁徙 B.友好往来 C.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 D.士族发展
2.贞观初年,唐军大败东突厥,俘获东突厥可汗,草原各族尊奉唐太宗为( )
A.大可汗 B.天可汗 C.渤海郡王 D.怀仁可汗
3.我国各朝代都有管理边疆民族和国外宾客的机构,下列朝代与机构对应正确的是( )
A.商朝一典属国 B.汉朝--理藩院 C.唐朝一鸿胪寺 D.清朝一宣政院
4.从辽.宋.夏三者关系的发展变化中,可以看出汉族与少数民族( )
A.民族间相互冲突不可避免 B.政权的强弱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强弱
C.民族间相互交流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D.民族隔阂在增大
5.明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而宋之南渡,其利尤溥。自和好后,与金国博易。三处榷场,其岁人百余万缗。”榷场的设置( )
A.增加了宋朝财政负担 B.推动了城市发展
C.结束了宋金敌对状态 D.促进了民族交融
6.下列关于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局势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7.设置机构或职官是古代中央王朝管理边疆的重要举措。下列机构按出现的先后,正确的是( )
①西域都护府 ②宣政院 ③北庭都护府 ④理藩院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④①③
8.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作出重要贡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②在辽夏金元统治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
③辽、夏、金和蒙古各政权统治者都创制了文字④元朝实行“四等人制”以促进民族交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押蕃使,唐朝掌安抚边地少数民族的官职名。唐朝中央政府以非本部落出身、代表朝廷使命的官员出任押蕃使旨在监督被押领部落的动向。由此可知,押蕃使制度( )
A.埋下了藩镇割据隐患 B.增强了地方行政权力
C.注重维护君主的权威 D.加强了对边疆的统治
二、填空题
10.两宋时期
(1)民族政权并立:先后与辽、____、金并立。
(2)民族交流交融: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未中断过。全国有哪些好的高中
11.
(1)统一王朝的
秦朝:修____
西汉:设___________(新疆)
唐朝:设_______、_________(新疆);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会盟(西藏);
封渤海国(东北)、_________
元朝:设____(西藏);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新疆); 实行土司制、设澎湖巡检司(台湾)
明朝:重修____;设奴儿干都司(东北); 设行都指挥使司(西藏)
清朝:______、_______;尊重_____________________,因地制宜;
伊犁将军(新疆);设___、____(蒙古);设______;册封“达赖”“班禅”;
设________(西藏);郑成功收复台湾、设______。
(2)治理方式:____、战争、设立管理机构、联姻、________等
(3)演进趋势: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不断扩张成型
(4)作用: ①推动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
②加速了_________过程
③推动了_________认同
④推动了____________的发展
三、简答题
12.秦朝时期周边有哪些少数民族?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士族的发展主要指的是汉族政权统治阶层发生的现象,与民族融合无关,排除D‘民族迁徙、不同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以及少数民族政权的改革都有助于民族融合,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2.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宽容的,因此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
3.C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鸿胪寺,中国古代官署名,主掌外宾、朝会仪节之事,为九寺之一, 唐代中央主管民族事务与外事接待活动及凶丧之仪的机关,政令仰承尚书省礼部,C项正确;典属国,来源于秦汉,意思是负责属国的官员,秩二千石,负责少数民族事务,排除A项;理藩院是清政府统治蒙、回、藏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排除B项;宣政院是中国元朝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宋辽澶渊之盟后加强了汉族和契丹族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宋夏议和后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故C正确;宋辽澶渊之盟后,宋辽的对峙局面形成,在一个世纪中,双方基本维持了和平的局面,因此民族间相互冲突并不是不可避免,故A错误;政权的强弱不仅仅取决于军事力量,故B错误;宋辽澶渊之盟后加强了汉族和契丹族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故D错误。故选C。
5.D
【详解】宋朝在边境设立榷场,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进行互市贸易,密切了经济往来,推动民间贸易的活跃,促进了民族交融,故答案为D项;榷场的设置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排除A项;榷场属于边境互市贸易,对城市发展没有起到推动作用,排除B项;榷场的设置没有结束宋金敌对状态,排除C项。
6.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政治局势显著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
7.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②元朝时期设置宣政院;③唐朝设置北庭都护府; ④清朝设置理藩院。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正确排序是①③②④,A项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8.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政策,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所以①表述正确;在辽夏金元统治下,注意学习汉人文化,边疆农业有了进步,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所以②表述正确;辽、夏、金都模仿汉字字形创制了本民族文字,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儿体蒙古文,所以③表述正确。由此可知,①②③均正确,A项符合题意;元朝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实行“四等人制”,不利于民族交融,所以④表述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9.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押蕃使主要代表中央安抚和监察少数民族地区,反映出中央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与控制,D正确;押蕃使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利于形成地方割据,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到地方行政的问题,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君主权威,排除C。
10.西夏
【详解】两宋时期
(1)民族政权并立:先后与辽、西夏、金并立。
(2)民族交流交融: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未中断过。
11. 长城 西域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羁摩府州 宣政院 长城 大事集权 小事放权 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 盟 旗 理藩院 驻藏大臣 台湾府 册封 边界互市 少数民族封建化 华夏文化 统一多民族国家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知(1)统一王朝的:秦朝修长城,西汉设西域都护府,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新疆),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会盟(西藏);封渤海国(东北)、羁摩府州,元朝设宣政院(西藏),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新疆); 实行土司制、设澎湖巡检司(台湾),明朝重修长城,设奴儿干都司(东北); 设行都指挥使司(西藏),清朝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尊重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因地制宜,伊犁将军(新疆),设盟、旗(蒙古),设理藩院,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西藏),郑成功收复台湾,设台湾府(2)治理方式:册封、战争、设立管理机构、联姻、边界互市等(3)演进
趋势: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不断扩张成型。(4)作用: ①推动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②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③推动了华夏文化认同④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2.东北的夫余、乌桓,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南方的夷、越。
【详解】根据所学可得出,秦朝时期有东北的夫余、乌桓,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南方的夷、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