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天津市河西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2017九下·三台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看见这个乞讨的孩子,厌恶之情油然而生 , 转身走了。
B . 外面锣鼓喧天,屋内的他却充耳不闻专心画画。
C . 报恩寺是一座精美绝伦的艺术宝库,寺内除佛像外,三百多米的壁画也是精彩动人。
D . 即使奥斯卡颁奖出现了大乌龙,但奥斯卡的影响力还是强大的,很多观众决定二刷《月光下男孩》。
2. (2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他父亲有要伽利略去做一个服装商人的自己的主意。
B . 通过上面的分析,使我们知道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C . 面对数量如此之多的强子,科学家们又在思考了:还有比质子和中子更小的结构吗?
D . 狼在牧区经常危害羊,但是牧区经常开展打狼活动以保护牲畜。
二、 字词书写 (共2题;共9分)
3. (5分) (2020七上·富锦期末) 请将下面一句话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学海无涯苦作舟。
4. (4分) (2020八下·吴兴期中)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不论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wèi________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zhēn________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gōng________;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5. (4分) (2012·河北)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①________ ,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
父亲节8字句子③潭西南而望,________ , ________。
④________ , 吞长江,浩浩汤汤,________。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6. (5分) (2017·重庆模拟) “朗读者”以“朗读打动人心”为口号,邀请各行各业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来到现场,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传播思想,传承精神。下面两个任务中请任选一个,按要求完成。
任务一:“邀Ta读诗”
作为文学爱好者,你一定想在“朗读者”听到你喜欢的某位中国当代作家的朗读。给主编发一条短信,推荐你喜欢的作家,并说服主编邀Ta前来。(要求:40字以上。)
任务二:“我要读诗”
你想在“朗读者”为亲友朗读,给主编发一条短信,说服他同意你的请求。(要求:40字以上,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五、 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
7. (8分) (2019九上·龙湖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 请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余拏一小舟________
②上下一白________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__
(2) 请翻译以下句子。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 以下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接着记赏雪的过程,然后笔峰一转,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
B . “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
,为下文铺垫。
C . 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 .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景,“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8. (12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
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 下面划线字与其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同舍生皆被绮绣   
B . 食之不能尽其材   
C . 蝉则千转不穷   
D . 策之不以其道   
(2)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表明自己求学的艰难?
(3) 你从作者的求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的秘诀?
(4) 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方式?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
9. (9分) 阅读《一张忘取的汇款单》(有删改)一文,完成题。
①工作后,我极少打电话给父亲,只是在每月领了工资后,寄500块钱回家。每次到邮局,我总会想起大学时父亲寄钱的情景。四年来,他每月都要将收废品挣到的一大把卷了角的零钱,在服务人员鄙夷的眼光中,谦卑地放到柜台上……
②而今,我以同样的方式,每月给父亲寄钱。邮局的人,已经跟我相熟,总是说,半年寄一次多方便,或者你给父亲办个卡,直接转账,就不必如此繁琐地一次次填地址了。每一次,我只是笑笑,他们不会明白,这是我给予父亲的特别幸福。当载着绿邮包的邮递员,在门口高喊着父亲的名字,让他签收汇款单的时候,左邻右舍都会探出头来,一脸羡慕地看着他完成这一“庄严”的仪式。
③父亲会在汇款来到的前几天,就焦虑而又幸福地等待着。去镇上邮局取钱的这天,他会像出席重要会议一样,穿上最整洁的衣服,徒步走去。一路上,总会有人问,干什么去啊?他每次都扬扬手里的汇款单,说,儿子寄钱来了,去邮局取钱。对于父亲,这应当是一次幸福
的旅程吧。别人的每次问话,都让他的幸福加深一次,而那足够他一月花费的500元钱,反而变得微不足道了。
④汇款单上的附言一栏里,我和父亲当年一样,总是任其空着。我曾经试图在上面写过一些话,让父亲注意身体,或者晚上早点休息,但每一次写完,我又撕掉了。邮局的女孩子总是笑着问我:写得这么好,你爸看到会开心的,为什么要去掉呢?我依然笑笑,不做解释。这不是我们彼此表达关爱的习惯。
⑤只有一次,邮局的女孩特意提醒我,说:建议你这一次在附言里至少写上一句话。我一怔。她继续说:等你父亲收到汇款的时候,差不多就到父亲节了,这句话,可是比你这500块钱重要多了。或许整个小镇上的人,都没有听说过父亲节,这样一个略带矫情的节日,只属于城市。但我很顺从地依照她的话,在附言栏里一笔一画写下:祝父亲节快乐。
⑥但正是这张汇款单,父亲不知为何,竟忘了去取钱。两个月后,钱给退了回来。我打电话去问他。他说:忘了。我有些恼怒,因为自己写下了祝福,他不仅没有一句回话,竟是连钱也忘了取。去邮局补寄的时候,我气咻咻地讲给女孩子听。她凝神听了一会儿,插话道:我觉得未必是你父亲忘了,说不定他是想要将这张有祝福的汇款单留下做纪念呢。我愣住了,
随即摆手,说,怎么可能呢,他从来都不是这样细心的人。
⑦但父亲,的确是这样细心的人。而且,这个秘密,他自始至终对谁都没有讲过。那年春节,我无意中拉开父亲的抽屉,才看见了那张被他放入收藏盒中的汇款单。那句短短的祝福,父亲早已看到,且以这样的方式,藏进了心底。
(1) ①第②段中“同样的方式”指什么?“我”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②第④段画线句“这不是我们彼此表达关爱的习惯”,“我”所认为的表达关爱的习惯是什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