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划重点!除了“端午安康”还能如何庆祝端午?
考前划重点!除了“端午安康”还能如何庆祝端午?
说到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就不得不说说端午节的习俗和出处。相传,屈原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爱国主义乐章。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随着时间漫长的推移,传统风俗也得到了简化
在现代人的认知里,想到端午节的第一顺位是
三天假
然后才是
吃粽子、和家人去旅行等等…
其实,溯源古代文人骚客,端午节的过法是非常讲究且有意思的。屈原投江,这一举动悲壮且影响深远。他是开创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作为文化巨擘撑起中国诗词的半壁江山。以屈原为源头,在这之后有不少他的追随者,如李白、杜甫、卢照邻、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苏轼、陆游、辛弃疾等,那么今天我们就透过他们的笔墨,来品一品端午节的过法!
苏东坡
在苏轼笔下,端午节有一习俗——芳兰草沐浴,且要将符篆挂在爱人的黑发髻上,与爱人一起许下长长久久的誓言。
浣溪沙·端午 
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我们都知道,屈原爱好兰,在他的笔下反复吟唱着兰,也许“浴芳兰”也成为了苏轼在端午的节日里悼念他的方式。
赵蕃
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在赵蕃眼中像是在为屈原喊冤陈情,天气也有了它的悲悯之心,所以每逢端午必会狂风骤雨。赵蕃选择在端午那天,为屈原倒一杯昌歜酒,击节歌唱。 
端午三首
宋代·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悼念屈原,又深知他的不易。以对仗的艺术风格,表达最真切的感情。
六一居士
别人说端午安康怎么回复欧阳修眼中的端午节是平和安康。端午佳节,人们会沐浴更衣,为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作以美好的祝福。细雨朦胧,兰芳桂馥,黄鹂鸟儿鸣细柳,一切皆美好。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代·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读不尽的婉婉诗词,道不尽的爱恨两茫。感受了诗人笔下的端午节,你是否也心生艳羡?脑海里会不会期待“年年端午风兼雨”的传说,可曾出现“彩线轻缠红玉臂”的丝线,还是“流香涨腻满晴川”的美图呢?诗人表达情感,仿佛字字惜金,但背后所描述的画面,远观恢弘广阔,近看细腻无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