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招攒下“老婆本”
作者:
来源:《读天下》2012年第10期
作者:
来源:《读天下》2012年第10期
外地白领在外打拼,年薪六万不够花;单身男士节衣缩食苦存 “老婆本”,无奈工资跑不赢CPI;孩子出生后的投资更是无底洞,奶粉、学费、置业换房,各项支出压力山大;好不容易退休了吧,每年看病又得花去不少钱……
案例一:“有贷”青年Steve年收入11万-12万
焦虑来源:“老婆本”怎么来?
在父母的资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工作四年的Steve已成有房有车族,可是,他也有自己的财务焦虑,被房贷和油钱榨干后,娶妻生子的 “老婆本”哪里来呢?Steve在某银行工作,每月到手的工资仅有3500元,但是年终会发比较多的奖金,年收入税后可达11万-12万元。
“平日的每个月显然都是入不敷出的。 ”据Steve介绍,他主要的开销在于养房养车:房贷每月就要4100元,其中公积金1500元;汽车加上保养,养车钱每月折算下来大概1000元。其他方面他都是能省则省,很少买衣服,也不太下馆子,几乎不旅游,买菜一个月也花不到500元。
有一个正在交往的女朋友,这一点也给了他不小负担。虽然说女友现居郊县,见面不频
繁,约会支出不高,却让Steve不得不考虑“老婆本”的问题。 “现在结婚办事的花费多高!而且婚后生子要花钱的地方就更多了,奶粉钱、教育钱哪个都是大头,我那辆二手小车也该换了。 ”职业的关系,Steve对于理财还是很有想法。年终奖金到手后,他会先预留出一部分,保证按揭需要的差额和应急用的2万-3万元现金,其他一半用来买基金,一半存在银行。存款尚不足10万,他表示,存到10万后会买一些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会比较高。
不过,他告诉记者,虽然在理财,但去年来看还是跑不过CPI,对于自己的“老婆本”助益实在杯水车薪。
建议:稳妥投资、开源节流建“新家”
潘先生的结余主要来自于年终奖,如何利用好年度的结余是保障今后生活和投资理财的重要环节。理财建议主要以银行固定收益产品为主,基金则可通过基金定投适当参与。
目前股市行情瞬息万变,潘先生今后还将面临结婚等刚性需求,对资金的稳定性要求比较高,俗话说的“老婆本”还是选择收益相对固定的银行理财产品比较稳妥。现在部分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最低的起点金额为5万元,无需等到存满10万就能购买半年到一年的固定收益
产品。至于基金投资,因为资金有限,建议先通过每月定投的方式适当参与。任何情况下资金的流动性还是需要的,该笔资金应足以保障其3-4个月的日常开销,为短期突发事件提供缓冲。一般而言,应急保障金都必须有较高的流动性,建议配置以现金和流动性强的货币基金等产品。
养房养车成本过高致使入不敷出,建议从养车方面“节流”。建议采取5+2、公共交通+私车模式,工作日地铁出行替代开车上下班,低碳环保也节约成本,周末的时候开车出行,也不影响周末和女友约会。
另外,合理利用信用卡也能够减轻现金使用的压力,同时通过精确计算还能够省钱省息,事半功倍。由于今后在筹备婚庆仪式、装修婚房、购置家电家具、添置服装等各方面的开销较大,建议潘先生可多办一至两张有特的信用卡,可享受免息分期付款的同时还可以得到更多的折扣优惠。
案例二:年轻父母婷婷&小尹家庭年收入:30万
焦虑来源:养儿换房压力山大
“刚毕业那会儿觉得只要两个人在一起,住小点的房子也没关系,但宝宝出生后,才发现当时买房欠了考虑。”外企白领婷婷2005年毕业,2009年和丈夫买房结婚,当时家庭年收入已站上了20万元,在综合考虑生活品质、还贷压力等各方面因素后,婷婷和丈夫在普陀区买入一套价值90万、一室一厅的二手房,贷款40万,还款年限20年。
“孩子还没出生时,花销不大,每月还贷不到3000元,所以经常出去短途旅行,每逢长假,长线旅行更是必不可少。 ”然而,去年年初,宝宝出世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我和老公工作都很忙,平时没空带孩子,只好把公公婆婆都从外地接到了上海,挤在客厅里睡,本来才五十多平米的房子,增加了两个大人后,显得有点拥挤了。 ”
婷婷和老公目前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三十多万,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他们开始考虑置换新房。“目前打算在普陀区买套内环以外、中环以内的学区房,估计100多平米,价格会在300到350万,压力挺大的。 ”除了置业换房外,养儿成本也是婷婷焦虑来源之一,“宝宝一个月奶粉钱、尿布钱、玩具钱加上买衣服的钱就要两三千块钱,以后宝宝读幼儿园了,一个月又是2000多块钱的学费,加上今后置换一套大房子的贷款,每个月基本上就没什么存款了,根本不够花。 ”
目前,婷婷和丈夫为各自买了一份人寿保险,每年总投入在2000元左右,而去年除去各项花销,年存款仅为5万元。 “几年前投了6万买了基金,现在也差不多不赚不赔,平时就没有什么其他理财方式了。 ”此外,婷婷和丈夫正在努力攒第二套房的首付,可能会将第一套房以120万元左右的价格出售来购买第二套房,但没有任何买车的打算。
建议:置业换房不妨考虑以时间换空间
上要赡养父母、下要抚养孩子,对于压力山大的“三明治”一代来说,财务焦虑已成为一种“通病”。刚结婚那会儿以为自己对什么都无所谓,一室一厅的小日子过得也惬意,孩子出生后,才发现问题接踵而至,进口奶粉、学区房置换、教育成本……一笔笔新增支出压得年轻父母们喘不过气。
建议普通家庭不妨考虑理财“4321”法则配置收入,即供房和其他方面的投资(包括理财产品)占10万买基金一年赚多少40%、家庭生活开支占30%、银行存款和应急占 20%,保险则占10%。
至于置业换房这个话题,其实没有必要盲目追求学区房,学区房一来有限,二来房龄较老,三来价格也贵,在学区房买到一室的价钱,在15分钟车程外的小区能买到两室、甚至三室。此外,通过赞助费择校的方式同样能够享受教育资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