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九年级广大附中5月质量检查
化学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第1面用黑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点考场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S-32 Cl-35.5 Ca-40 Zn-65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在答题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 我国自主研制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的锚泊主系缆由聚乙烯纤维制成,该材料属于
A. 天然橡胶
B. 天然纤维
C. 合成材料
D. 金属材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A、聚乙烯纤维是合成材料,不是天然橡胶,A错,不符合题意;
B、天然纤维指羊毛、棉花等,聚乙烯纤维是合成的,B错,不符合题意;
C、聚乙烯是一种塑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是有机合成材料,C对,符合题意;
D、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D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化学和生活中资源,材料,生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广州海洋资源丰富,可以随意开发
B. 为均衡膳食,应摄入合理均衡营养
C. 为减少污染,应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D. 生活中纯金属的使用比合金广泛
【答案】B
【解析】
【详解】A、海洋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虽然海洋资源丰富,也不可以随意开发,要合理适
度开发海洋资源,故A 说法错误;
B 、为均衡膳食,应摄入合理均衡营养,保障身体健康,故B 说法正确;
C 、化肥农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所以为减少污染,应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是不现实的,故C 说法错误;
D 、合金比其组成金属的性能更优越,所以生活中合金的使用比纯金属广泛,故D 说法错误;故选:B 。
3. 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稀有气体可用做电光源
B. 排放导致正常的雨水呈酸性
C. 约占空气体积的
D. 可作为氮肥被多数植物直接吸收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的光,可用做电光源,故A 不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CO 2的排放导致正常的雨水呈酸性,故B 不符合题意;
C 、O 2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C 不符合题意;
D 、氮气不能被多数植物直接吸收,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4. 下列家务劳动涉及的化学原理解释错误的是选项
家务劳动化学原理A
用洗洁精去除油污洗洁精能溶解油污B
不宜用钢丝球擦洗铝制品钢丝球会破坏氧化膜C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灭火D 烧开水未达沸点,水中有气泡冒出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详解】A 、用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符2CO 2O 21%
2N
合题意;
B 、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够隔绝氧气,对内层的铝起保护作用,所以不宜用钢丝球擦洗铝制品,钢丝球会破坏氧化膜,不符合题意;
C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利用了隔绝空气(氧气)灭火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D 、烧开水未达沸点,水中有气泡冒出,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5. 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冷热双吸”材料,有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钒为金属元素
B. 钒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
C. 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D. 二氧化钒的化学式为VO 2
【答案】C
【解析】【详解】A 、根据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钒为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
B 、根据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23,故说法正确;
C 、根据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故说法错误;
D 、根据氧化物的书写原则,氧化物中,氧在后,并在氧元素右下角标出氧原子的个数,则二氧化钒的化学式为VO 2,故说法正确;
故选C 。
6. 2024年央视春晚《山河诗长安》以诗歌、汉服、舞狮舞龙、沉香等形式的国潮表演,展示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沉香中含有沉香螺醇(),下列有关沉香螺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B.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C. 含有26个氢原子
D. 组成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沉香螺醇的化学式为C 15H 26O ,沉香螺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15:26:1,故A 说法正确;
B 、沉香螺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6):(16×1)=90:13:8,故B
说法错的1526C H O 15:26:1
15:26:1
误;
C 、一个沉香螺醇分子中含有26个氢原子,故C 说法错误;
D 、 沉香螺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6):(16×1)=90:13:8,组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 说法错误;
故选:A 。
广州2a大学7. 下列物质混合后发生了化学变化且有明显现象的是
A. 溶液和溶液
B. 溶液和稀硫酸
C. 和溶液
D. 溶液和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故A 不符合题意;
B 、氯化镁与稀硫酸不反应,故B 不符合题意;
C 、氧化铁与氢氧化钾不反应,故C 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白沉淀和氢氧化铜蓝沉淀,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8. 有关电解水的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一段时间后,a 、b 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
约为B. 反应一段时间后,a 、b 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C. a 中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b 中气体能被点燃
D. 该实验利用了排水集气法
【答案】B
【解析】
。
HCl NaOH 2MgCl 23Fe O KOH ()2Ba OH 4CuSO 1:2
16:1
【详解】A 、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a 管中收集的气体较少,是氧气,b 管中收集的气体较多,是氢气,故反应一段时间后,a 、b 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1:2,故A 不符合题意;
B 、由A 选项可知,a 管中收集的是氧气,b 管中收集的是氢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
程式为,则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故反应一段时间后,a 、b 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 8:1,故B 符合题意;
C 、由A 选项可知,a 中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 中气体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能被点燃,故C 不符合题意;
D 、由A 选项可知,生成的气体为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均不与水反应,且都不易溶于水,故可以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9.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丁的化学式为
B. 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C.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
D. 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由图可知,反应前出现了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和6个氢原子,反应后出现了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尚缺的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存在于方框内,则丁的化学式为H 2O ,选项错误;
B 、由图可知,丙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符合氧化物的特点,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
C 、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3×2):44=3:22,选项正确;
D
、由图可知,反应前氢元素存在于氢气中,其化合价为零,反应后氢元素存在于化合物中,其化合价为2222H O 2H O ↑+↑通电22
H O 3:2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