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人心的志愿者抗疫日记10篇
感动人心的志愿者抗疫日记10篇
在这座英雄的城市里,也有一英雄们,他们努力着,默默地奉献着,虽然看不清他们口罩下的脸庞,看不清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但是他们一直是前线战士的坚强后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人心的志愿者抗疫日记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感动人心志愿者抗疫日记1
这是我成为武汉市某某区某某街道某某社区志愿者的第十六天,作为中铁电气化局城铁公司上海分公司的一名党工作者,因身处武汉防疫区域,便承担起央企员工的责任,更承担起一名湖北人的义务守卫家园,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
与过去的半个月相同,早上八点半戴好口罩,手套,我穿上了标有“武汉市志愿者”的红马甲,套上了红袖标准备出门迎接新一天的挑战,红是武汉市志愿者的标志颜,是坚守,更是希望。用电梯里物业提供的一次性纸巾按下了一层的电梯键,走到室外阳光洒在身上与红的志愿者衣服相映成趣,是那么的明媚而温暖,小区里的花儿已经悄悄地开了,原来春天在不知不觉间早已到来。走到门卫处,与值守的保安大叔打了一个“间距一米的招呼”,在登记薄上写下了日期和姓名便开始跟随小区“消杀组”监督小区消毒工作了。
停车场,电梯间,住户大厅,小区公共设施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每日早上进行一次,已经来来回回在这些地方走了十五天,偌大的小区对我来说也变得轻车熟路,两个小时下来平时脚力不错的我因为佩戴了两层口罩而气喘吁吁。随着中午时分温度的升高,汗水也顺着发际线流到眼睛里,口罩里了。消毒工作结束,跟因长期佩戴口罩而从未谋面的“消杀组”大道了声再见便再次往小区门口走去。
十一点,昨天组织居民们团购的生活物资运送到门口,我走到运输车边帮忙搬运,大米,白菜,萝卜,鸡蛋,面粉,冻肉,这些最简单的物资便是这段时间我们最常见的生活必需品,70户的生活物资搬运起来不是很轻松,将它们一点点按照订单数量和住户房号堆放好便开始通知大家下来领取。
居民们彼此间隔一米远远地站在小区里,我们用“喊话”的方式来交流,“你好,你是哪个楼栋,哪个房间的?”“哦,你是两板鸡蛋和一袋大米”,我先对物资进行酒精喷洒消毒再拎起他们交给居民,“谢谢啊,你们辛苦了!”虽然我看不见这位居民的面容,但我知道他口罩之下是欣慰的笑容。“小王,把这些物资拿上咱们一起给孤寡老人送去。”我跟着师傅扛起一袋大米,拎上一袋子蔬菜走进住楼。
半个多月以来的锻炼让我知道自己原来也是可以扛起一袋大米的人,就这样我们俩个把物资送给了小区里的六户孤寡老人,不用查看名单我就知道他们的住址,自我的小区封闭以来,他们一直是我们的重点关怀对象。
早已过了饭点,我一边吃着饭一边回复着手机里面居民们的消息,有对志愿者的感谢,有对健康码的疑问,有对何时才能去上班的焦灼,有需要购买降压药的,有孕期八个月需要去医院做产检的……我一一解答与联系着,随意的往嘴里扒拉两口饭,几乎每天中午都是这样度过的。
“小王,这里有业主的快递。”从食堂出来,我循着保安大叔的声音望去,在“无接触投放点”处零星摆放着几件快递,都是一栋的和三栋的,一次性拿不了还是分两趟吧,我心里想着,便拿起快递给业主送去。“你好,我是小区志愿者,你的快递放在门口了。”为了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我从不手把手将快递交给业主,这也是对他们生命安全的负责,随后,我第二次开始对小区进行“巡视”。
六点,天渐暗,填写好《每日工作清单》,我笑着跟保安大叔说了声“明天见”便往家的方向走去,然而这并不是我一天的最后一项工作。回家先里里外外的消毒,“滴滴”响了:“
波波,防护做到位了吗?一定保护好自己,你们也是逆行者……”。
感动人心志愿者抗疫日记2
从2月9日开始,某某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对县某某家园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仅保留一个出入口,严禁外来输入,严格执行每人戴口罩、测体温。规劝每位业主不外出,不串门,不聚餐,如有购物需求则安排家中身体好的家人外出,发放出入通行证及车辆临时通行证。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采取24小时三班倒轮流志愿值守。
暖心抗疫,某某县农业农村局在传递。2月14日上午10点,小区外走进一位未戴口罩的老大爷,询问得知也未带通行证,按照要求,对于未带通行证的应进行登记。谁知老人家拿起笔写了一个字就一腔怒火,“我就住里面,还不让进呢?”把笔一摔,气势汹汹地走了。难道他不明白此次疫情的严重性吗?我立马耐心地跟他科普,老人家根本不听,我行我素地走远了。秉承着对于小区全体业主的负责,以及此次“战役”的不容一丝有误,我决定跟着他,让他家人来做老人家的工作,快到他家门口时,被他转身呵斥,但我不能退却,见到家人后,耐心科普疫情的严重性,做好防疫,是对全体小区业主负责,更是对这位老人家的生命负责!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期待中的“十分谢谢,我们会做好的!”
暖心抗疫,某某县农业农村局在传递。某天中午,一位大问我“响应国家号召,我们一家人疫情期间从未外出,儿子是出租车司机,未外出便没有任何收入,家中女儿身患脑瘫。我能否把小区里靠近大门的店面开业,卖点小菜,可以补贴家用。”在保证防疫措施的情况下,当然可以!我们不仅同意了她的做法,更是协助这位大将店面清理干净,做好消毒。小区的住户就不用出大门可以买到小菜,每天面对新鲜小菜,不到中午便会售罄。大笑呵呵地给我们送来了爱心柚子,感触道“像我家这种情况,家里有病人抵抗力差,更应该注意了,现在出入大门有你们严格防控,真好。”大的笑容深入人心,疫情带来的严肃感消失殆尽!
感动人心志愿者抗疫日记3
为期两个星期的支援前线抗疫志愿服务即将结束,我们第三批抗疫工作组总共17名队员,5名安排在市汽车总站,12名分别驻点在某某街道12个社区。3月2日这一天,正式开展了我们支援前线的志愿服务,我们驻社区抗疫工作队承担起居家隔离监管、人员排查、防护口罩派发、防疫宣传,以及在监测站点对人员来往做体温检测等工作,在这段时间里我体验到了社区工作不好做,众的诉求多,在派发口罩的时候,也遇过居民说:“不稀罕这些口罩,为什么要领这五个口罩”。
有时候我们所监管的居家隔离人员“不听话”偷偷溜出去,还多次不接视频语音通话,跟我们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我们所做的事情是那么的繁琐,每天做着固定的任务,我们只能尽自己的职责去做好每一件小小的事情。
还有驻市汽车总站的站场组队友们,他们的工作更是劳累,每天返莞的大巴就有四百多辆,一天至少要给三千多名到莞乘客进行体温检测、身份核验、近期行程查询等工作,五名队友轮流值守从早上八点忙到夜晚十点,但是他们从未喊过累。
为了解决乘客人流量大难疏通的问题,站场组队员们利用休息的时间一起制作了查询个人行程二维码海报,他们还在个别旅客缺充电器的情况下,主动提供私人充电器,还给小孩和长者们提供消毒,虽然这个疫情拉远了我们人与人之间接触的距离,但是我们的关怀没有减退。
支援前线抗疫志愿服务明天就要结束了,意想不到是心里会有不舍,想着一起并肩作战14天的队友,想着社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想着社区的左邻右里,让我感受到疫情中的温暖。明天我们将交接工作,还以为昨天我们胜利社区最后一名居家隔离一个多月的特殊人员解除隔离后就会清零,将近下班的时候,湖北返莞人员激增,接下来前线的工作量更大。但湖北的
解封,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生活也会逐渐恢复正常,这个迟到的春天已到来。
感动人心志愿者抗疫日记4
上海解封了回老家需要隔离吗
2_年如期而至,但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很快就蔓延至全国各地。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许多人的脚步。很多人放下了家人团聚、放下了原有计划,不顾一切驰援武汉。他们是别人的孩子,也是别人的父母,这让人看在眼里,感慨万分。
于是,我萌生了做志愿者的念头。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我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这力量是微弱的。联系了某某村志愿服务站后,我有幸成为了某某村辖区道口的一名抗疫志愿者。2月11日,这天是我第一次参与道口执勤工作,我被安排在某某公路-斜泾路东路口。早上7点50分到达道口,与晚班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交接,由于是初次执勤,晚班人员还详细的交代了工作内容。主要是检查过往人员车辆、测量体温、针对新返沪人员进行信息登记等。当我穿上执勤的红小马甲那一刻,内心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春节后的返沪人流虽不及往年,但也在日益增加。最初我们将返沪人员按地区划分,进行不同程度的隔离防护工作。同时,隔离条件与要求也在随着疫情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对于
大多数新返沪人员,我们在道口设置了工作岗位以便第一时间登记人员信息,并告知他们进行14天居家隔离,隔离期满后可至村委会开具登记证。
不管你从哪里来,你要往哪里去;也不管你是本地人口,还是外来人员。我们都秉持着“一人一证,两证出入”的原则,仔细核对出入人员身份证与登记证信息。不符合信息,或者无证者,均不可入村。因为我们都深知此次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染性极强,任何的一点纰漏都可能加大抗疫工作的困难度。而在执勤过程中可以发现,人们的配合度很高。有些返沪人员深夜才到沪,但对于繁琐的登记询问过程都表示理解,这也让我们的工作变得稍加轻松一些。有时他们还会轻声说上一句:“你们辛苦了。”真挚又朴实的话语,最打动人心。这让8小时站岗的疲惫一扫而空,也让我更加相信,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