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八楼站折返能力分析
第36卷第22期2020年11月
甘肃科技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36 No.22
Nov. 2020
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八楼站折返能力分析
马丽,安志龙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摘 要:城市轨道交通中间站折返能力直接影响着地铁运营线路故障的处理与恢复。文章对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八
楼站的折返作业过程进行了分析,采用图解法计算了国际机场至八楼站方向、三屯碑至八楼站方向的列车在八楼站 折返时间及折返能力。为乌鲁木齐地铁1号运营线路出现故障,组织小交路运行及故障恢复提供
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八楼站;折返时间;折返能力
中图分类号:U292.5+5
1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为市民带来了更多的方
便,同时人们的出行也越依赖于城市轨道交通。那 么,怎样提高运营服务质量,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集团公司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当运营出现故障
时,怎样在短时间内恢复,怎样让影响降到最低,就
需要科学的应急方案,中间折返站能力的大小对提 高运营线路的抗故障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
献闪针对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莘庄折返站分析影响
轨道交通线路实际运输能力的各种因素,出制约
线路运能进一步提高的瓶颈。文献倒从线网发展、运 营灵活性、经济技术、客运业务、折返能力、施工难 度等因素,对折返线方案的设计进行了分析。文献冈
从对信号系统的出发,最折返间隔的因素进行了分 析。文献旳对城市轨道交通岛式车站列车折返过程 的分析和折返时间的计算。
因此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抗故障
能力,提高运营服务质量。笔者以地铁1号线八楼 站为例,对线路中间站的折返时间、折返能力进行 分析。
2列车折返能力的计算
八楼站为岛式站台,为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 中间站,且只有单渡线,其线路示意图如图1所
示,从国际机场至八楼站方向列车可在本站进行 站前折返,从三屯碑至八楼站方向列车可在本站 进行站后折返。
图1八楼站线示意图
2.1八楼站站前折返能力计算
2.1.1 站前折返作业过程
八楼站有单渡折返线,从国际机场站至本站列 车可利用单渡线进行折返。如图2所示,其折返路北京地铁运营时间
径为:F5T XC —F1。其作业过程为:
1) 列车经F5—XC 进路到达八楼下行站台,乘
客先下后上。同时,司机换端,折返进准备建立。
2) 司机确认,关闭车门,列车出站。
三屯碑$Q  K BoJxc
SC  po
图2八楼站前折返示意图
2.1.2 站前折返作业时间计算
站前列车折返时间可分为进站时间、停站时
间、出站时间等三个环节。
1) 进站时间:列车从F5运行至下行站台,其列
车停稳。
2) 停站时间:列车站台作业时间。
3) 出站时间:列车从下行站台启动到出清E 点 时间。
基金项目: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专项资助项目(Ky2018-63
120甘肃科技第36卷
从图3可知,列车站前折返时间为112s。
2.1.3站前折返能力计算
当列车岀清E点后,F5-XC进路建立,从图3可知:折返作业发车间隔时间T折隔为163s,折返能力N折=3600/T折隔二20.0列/h0
2.2八楼站站后折返能力计算
2.2.1站后折返作业过程
从三屯碑站至本站列车可利用单渡线进行折返,在列车采用站后折返。进行站后作业时,乘客先在上行站台下车,列车折返完成后,在下行站台,乘
客乘车,列车岀站,如图4所示。
站后折返路径为:SC—Z2t F2—XC。其作业过程为:
(1)列车到达上行站台,乘客下车。
(2)经SC—Z2到E点,司机换端,进路F2—XC 建立。
(3)列车运行至下行站台,乘客上车,车门关闭,列车岀站。
图4八楼站后折返示意图
2.2.2站后折返作业时间计算
(1)上行站台进站时间:站后折返时,列车直接进站,故不计算在折返时间内。
(2)换端时间:SC开放,列车尾部过E点,列车停稳,司机换端。
(3)下行站台进站时间:列车尾部过E运行至下行站台,其列车停稳。
(4)停站时间:列车站台作业时间,乘客上车时间。
(5)岀站时间:列车从下行站台启动到岀清F点时间。
从图5可知,列车站前折返时间为90s 2.2.3站后折返能力计算
当列车岀清E点,后续列车的进站进路,前行列车岀请G点,后续列车进入折返线的进路方可办理,从图5可知:折返作业发车间隔时间T折隔为155s呗」折返能力N折=3600/T折隔二23.2列/h0
3结论
文章针对八楼站,从国际机场至八楼站方向列车在八楼站站前折返及从三屯碑至八楼站方向列车在八楼站站后折返进行了分析,得岀了不同运行方向下,八路站的折返时间与折返能力。为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运营线路岀现故障,组织小交路运行及故障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志海.轨道交通终点站折返能力分析及改进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04):96-99.
[2]王惠凤.现代有轨电车折返线布置形式及长度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04):99-102.
[3]胡海虹,苏思琦.城市轨道交通折返站折返能力分析[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S2).
[4]苗沁,周天星.城市轨道交通折返站折返能力分析[J].城
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11):63-67+70.
[5]李春雨,杜文,祝晓波.城市轨道交通中间折返站折返模
式分析[J].都市快轨交通,2009(01):52-56.
[6]刘润招.城市轨道交通双渡线折返站折返能力优化研究
[D].北京交通大学,2010.
[7]翟恭娟.城市轨道交通折返站折返能力分析%Capacityat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5,000(003):59-63.
[8]张帅.城市轨道交通折返能力的研究[D].
[9]王国军,宋错.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对车站折返能力
的影响[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14⑵.
[10]江志彬,饶娅.多股道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前折返能力
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9):84-9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