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营卫生会》营卫与三焦的关系
《灵枢.营卫生会》营卫与三焦的关系
2016-07-05 10:18
2.营卫与三焦的关系 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及其功能。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
灵歧伯答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
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
歧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下,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
歧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剽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循其道,故命曰漏泄。
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
歧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
歧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有两死,而无两生。
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
歧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黄帝曰: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
歧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
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那是说营卫的运行从哪先开始?岐伯回答说,
营出于中焦,营出中焦也就是营气的化生,出于中焦,从中焦输出。教材有注,按杨上善注说,“故营出中焦者,出胃中口也。”胃中口,胃还有中口,就中部,它是对下边讲出上口而言。卫气出上口而言。我们前面讲过,营气运行第一条经脉是肺经。那怎么又说营出中焦呢?是肺脉起于中焦,“手太阴肺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这样一个过程。按经脉讲,实际上运行的第一条经脉还是肺经。营气化生于中焦,其运行是要经过脾上输于肺,从肺经开始运行,当然,肺经本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身就是起于中焦。
“卫出于下焦”,卫气也是水榖之气化生的,但是卫气运行的第一条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在下焦,肾于膀胱相表里,属于下焦。昼行于阳,早晨、平旦,卫气行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睛明穴。从足太阳经的睛明穴开始运行,循经而行,所以叫卫出下焦。
但是,对于这个卫出下焦,历代医家都有一些分歧,到现在还有人在讨论,他不是按照着这样的理解,说这个“下”乃是“上”之误。应当作“营出中焦,卫出上焦”。卫气主于表,经过肺气宣发才能布达于全身,所以说卫出上焦。说“下”字是“上”字之误。这是一个学术讨论问题。教材注释2也提到,《太素》《千金方》把这个“下”字,都作“上”。说可以,而且与下文相合。卫出于上焦,说卫气从上焦输出,杨上善注,“卫出上焦者,出胃上口也。”清代的张志聪在《灵枢集注》,说卫气,阳明水谷之悍气,从上焦而出,卫于表阳,为表。故曰卫出上焦。但是刚才我讲的那个是从下焦出,是从膀胱经开始,膀胱经是属于下焦,与肾相表里,膀胱与肾相表里。前人也注得不少。比如张介宾的《类经》,就是像我这样一种注法。所以我说这个上焦下焦问题,历来都有争论,到现在还有人在争论。我们使用的这个是史崧的那本子。
他就是写的卫出下焦。《太素》是卫出上焦。所以这是个争论问题。
卫出上焦,下面具体又谈一下,
黄帝又问,愿闻三焦之所出。你不是说“出于上焦”,“出于中焦”吗?所以再想问,这个三焦之所出。这个“之所出”,是讲的三焦的部位。是从哪到哪算上焦?从哪到哪算中焦?从什么部位往下是属于下焦?这之所出,另外一个含义,就是输布精微的情况。上焦、中焦、下焦,与人体精微输布情况有什么关系?与人体的饮食水谷的代谢有什么关系?也就是上、中、下三焦,在部位上是怎么划分的?上、中、下三焦,在水谷饮食消化、吸收、代谢,这个过程当中功能是怎样划分的?“之所出”含这样两个问题。一是部位,一是功能。
歧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这个部位,从胃上口往上,这是上焦。胃之上口叫上焦。
并咽以下,贯膈而布胸中,这个“咽”是指食道,也就是上焦出于胃上口,从食道往上,“贯”是贯通,通过这个膈膜,到达与胸中。因此我们笼统地说,胸中属于上焦,上腹部属于中焦,下腹部属于下焦。那是笼统说。如果按“营卫生会”篇说,上焦是在胃上口,胃上口可也在膈下。从上口之上,通过膈膜,当然主要的部分是在胸中,横膈以上。所以它说,随着食道向
上,通过横膈膜,布散与胸中,这个部位都叫上焦。而且这个部位,也是卫气所循行的部位, 到胸中组合,
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从胸中走到腋下,腋前这个部位,循太阴之分,太阴之分就是手太阴肺经的部位,它是讲的卫气是这么上行。既是讲的上焦的部位,又是讲的卫气循行,所以我说,三焦之所出的“出”,含两个含义。一是讲的部位,二是讲的功能。循手太阴肺经的部位循行,
还至阳明,这个“阳明”就是讲的手阳明大肠经,肺与大肠相表里,循肺经而行,然后又从阳明经返还回来。这是讲的经脉循行。又是讲的卫气循行。它是讲的气的循行。
上至舌,下足阳明,又下足阳明,这不单是讲的卫气循行,营气它也是,跟那个上、中、下三焦有关系的。又下足阳明。手阳明连着足阳明,下足阳明,这个循行进入了营卫之气的循环之中。卫气是与营气相偕而行,进入了循环。这个营卫之气的循环问题,说如环无端的问题,我们在上一节,营气循行路线也有了。卫气循行路线也有了,就进入那个路线的循环当中。
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常与营,是卫气常与营俱行于阳,就是相偕而行,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二十五度。你看,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二十五度,教材有个注,好像应当改一下,在86页的注8:“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指的卫气与营气一起,昼行于体表阳分二十五度,夜行于体内阴分二十五度。这个我建议应该改一下,现在看来,是这么改,“卫气常与营气一起”,这个不改,“行于阳二十五周,行于阴二十五周”。这个行于阳,行于阴这个阴阳的概念,开始理解为所昼夜。换句话说,你也可以这么改,“行于白天二十五周,行于夜间二十五周”。这样就比较妥当了。因为如果说是卫气常与营气一起,昼行于体表二十五周,夜行于阴分二十五周,营气不是这么行的。营气它一周下来,就是又有阳经由有阴经这么行的。所以改一下,改成什么呢?改成“卫气常与营气一起,白天运行二十五周,夜间运行二十五周”,可以了。或者“行于昼二十五周,行于夜二十五周,这不会错。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