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本竹书纪年》全文今译
《古本竹书纪年》全文今译
来自: 广陵子图书馆藏 >《古籍》
黄帝轩辕氏
【原文】
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感而孕。
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丘。
弱而能言,龙颜,有圣德,劾(hé)百神朝而使之。
应龙攻蚩尤,战虎、豹、熊、罴(pí)四兽之力。以女魃(bá)止淫雨。
天下既定,圣德光被,瑞毕臻。
有屈轶(yì)之草生于庭,佞人入朝,则草指之,是以佞人不敢进。
【译文】
黄帝的母亲叫做附宝,她看见一道壮观的闪电绕北斗星划过,电光照耀原野,附宝心灵受到震撼,她怀孕了。
二十五个月后,附宝在寿丘生下黄帝。
黄帝很弱小就能说话,他长着龙的容颜,而且具有神圣的品德,他能管制各种神而调遣他们。
黄帝命令神龙应龙进攻蚩尤,大战最有力量的虎、豹、熊、罴四种野兽。
他又命令旱神女魃止住不断降下的淫雨。
天下,黄帝神圣的光华照耀大地,各种吉祥的好事接踵而来。
有屈轶草生长在朝堂之上,如果有巧言谄媚心术不正的人来到朝堂,屈轶草就会指着他,所以这些人都不敢进来。
【原文】
元年,帝即位,居有熊。
初制冕服。
二十年,景云见,以云纪官。
有景云之瑞,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赤方中有两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黄,以天清明时见于摄提,名曰景星。
帝黄服斋于宫中,坐于玄扈、洛水之上。有凤凰集,不食生虫,不履生草,或止帝之东园,或巢于阿阁,或鸣于庭,其雄自歌,其雌自舞。麒麟在囿,神鸟来仪。有大蝼如羊,大螾如虹。帝以土气胜,遂以土德王。
【译文】
黄帝元年,黄帝登上国君之位,管理有熊之国。
这一年,黄帝开始制定朝服的式样。
黄帝二十年,祥瑞的云彩出现在天空,于是,黄帝就以云来命名官职。
出现了祥瑞的的云彩,赤南方的云雾与青东方的云雾相连,南方有两颗星,东方有一颗星,一共三颗星,都是黄,在天空晴朗时出现在摄提星座,名字叫做景星。
韶黄帝穿着黄的朝服在宫中斋戒,在玄扈河和洛水河边处理国事。这时候,凤凰聚集而来。凤凰不吃活的虫子,不践踏嫩草。有的停在黄帝宫的东苑,有的在阁楼上筑巢,有的在朝堂间鸣叫,雄凰引颈高歌,雌凤翩翩起舞;麒麟漫游于园囿之中,神鸟神情高雅,仪态万方。有像羊那么大的的蝼蛄和像彩虹那么长的蚯蚓都聚集在那里。
黄帝是以土的德行而取胜,所以,就以土的德行而称王。
【原文】
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
庚申,天雾,三日三夜,昼昏。帝问天老、力牧、容成曰:“于公何如?”
天老曰:“臣闻之,国安,其主好文,则凤凰居之。国乱,其主好武,则凤凰去之。今凤凰翔于东郊而乐之,其鸣音中夷则,与天相副。以是观之,天有严教以赐帝,帝勿犯也。”
召史卜之,龟燋(jiāo)。
史曰:“臣不能占也,其问之圣人。”
帝曰:“已问天老、力牧、容成矣。”
史北面再拜曰:“龟不违圣智,故燋。”
雾既除,游于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jiào)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于海,
得图书焉。
《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接万神于明庭,今塞门谷口是也。
【译文】
黄帝五十七年秋七月庚申日,凤鸟飞来,黄帝在洛河边祭祀天地。
庚申这一天开始,天降大雾三日三夜,白天也像夜晚一样黑暗。黄帝询问天老、力牧和容成三位大臣说:“这对于国家来说,预示着什么?”
天老回答说:“我听说,国家,国君一定喜好文化,那么凤凰就会到来。国家混乱,国君一定喜好武力,那么凤凰就会离去。如今,凤凰在东边的郊野中歌唱,它鸣叫的音律符合十二音律中的夷则之律,夷则之律与秋七月相配,象征着阴气开始盛行,所以凤鸟的叫声与天意相合。如此看来,上天要给您一个严厉的警示,您不能触犯呀。”
黄帝又召来史官占卜,占卜用的龟盖被烧焦了。
史官说:“为臣没法占卜,请您询问圣人吧。”
黄帝说:“我已经询问过天老、力牧和容成了。”
史官面向北朝拜说:“龟盖不敢违背圣人的智慧,所以烧焦了。”
大雾散去之后,黄帝在洛河边郊游,突然看见一条大鱼,黄帝命令杀掉五牲牛、羊、猪、犬、鸡来祭祀,天就下了大雨,七日七夜没有停止,大鱼就游到海里去了。
黄帝得到了图书,《龙图》从黄河中浮出,《龟书》从洛河中飘来,都是用红的篆字书写。有人把《龙图》和《龟书》交给轩辕黄帝,黄帝于是把万神恭敬地迎接到明庭这个地方,明庭就是今天的塞门谷口县(今天陕西省礼泉县,我的家乡)。
【原文】
五十九年,贯胸氏来宾,长股氏来宾。
七十七年,昌意降居弱水,产帝乾荒。
一百年,地裂。
帝陟。
【译文】
黄帝五十九年,胸口上有洞的贯胸氏前来做客,长着长大腿的长股氏也来做客。
黄帝七十七年,黄帝的儿子昌意在陕西洛河支流弱水降生。后来,昌意又生下乾荒帝,也就是颛(zhuān) 顼(xū)帝。
【原文】
帝王之崩皆曰陟(zhì),《书》称“新陟王”,谓新崩也。帝以土德王,应地裂而陟。葬,臣有左彻者,感思帝德,取衣冠几杖而庙飨之,诸侯大夫岁时朝焉。
【译文】
帝王去世都称作“陟”,(陟的原意是登高,引申有升天的意思,石注)。《尚书》说“新陟王”,就是说王刚刚去世。黄帝因为具有黄土那样厚德载物的伟大品德而成为“王”,他也因为大地裂开而升天。黄帝安葬后,大臣中有一个叫做左彻的人,被黄帝伟大的品德所感动,他常常思念黄帝,于是就取黄帝的衣服、帽子和手杖,埋于地下,建庙祭祀,各个朝代的诸侯大夫每年都要朝拜祭奠。
黄帝的儿子昌意以诸侯的身份到弱水畔居住,生下了儿子乾荒,乾荒后来继承了帝位。
帝王去世都称作“陟”。
(王国维案:此句是昌黎(韩愈)概括《竹书纪年》的记载,并不是原文。)
黄帝去世之后,有个名叫左彻的臣子,用木头削成了黄帝的像,率领各国诸侯朝拜事奉。 
黄帝死了七年之后,黄帝的臣子左彻于是立颛顼为帝。
颛顼生儿子伯鲧,这就是若阳,居住在天穆高原的南面。
帝尧元年是丙子年。
舜囚禁了尧,并为难丹朱,使丹朱不能见到其父
后稷把帝丹朱放逐到丹水之滨。
命令咎陶制作刑法。
三苗即将灭亡的时候,天下起了血雨,夏天出现了冰,大地开裂深达地下的泉水,黑龙生神庙,每日夜间出动,白日隐藏于神庙之中。
原文:
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山海经·海内经》注。)
帝王之崩曰陟。(《韩昌黎集·黄陵庙碑》)
国维案:此昌黎隐括本书之语,非原文如是。
黄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为黄帝之像,帅诸侯朝奉之。(《太平御览》七十九引《抱朴子》曰:“汲郡中竹书”云云。今《抱朴子》无此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