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 每题3分 共计18分)
1.下列关于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闻一多先生的演讲词《最后一次讲演》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严厉声讨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
B. 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 运用拟人的手法 以“小水滴的旅行”为线索 展现了丽江的美丽景致 流露出对丽江的喜爱之情
C. 《马说》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 这是作者《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 作者韩愈 字退之 河阳人 世称“韩昌黎” 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D. 如果孟浩然穿越到了现代 担任了一个诗社的编辑 按照诗歌内容(不算标题)一个字8块钱的算法 他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可以获得300块的稿费
【答案】D
【解析】D项 “可以获得300块的稿费”错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五言律诗 一共40字 故应得320元稿费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毕业在即 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 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进行抽样调查 结果显示超过50%的人有“手机依赖症”
C. “珍惜生命 远离”的校园宣传活动 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D.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 是因为其形式新颖 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答案】B
【解析】A项 搭配不当 “回响”不能和“师生情谊”搭配 可以把“和浓浓的师生情谊”删去
C项 成分残缺 在句末加上“意识”
D项 句式杂糅 可以删除“的原因”
故选B
3.下列字形和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yān)       疙瘩       深恶痛疾       而不舍(qì)
B. 污(huì)        粗拙       颠沛流离       悲天人(mǐng)
C. 琐(wěi)        凝望      血气方刚        忍俊不(jīn)
D. 流(shuò)      烧灼      心有灵犀        怏不乐(yàng)
【答案】C
【解析】A项 “锲而不舍”的“锲”应读作“qiè”
B项 “悲天悯人”的“悯”应读作“mǐn”
D项 “溯流”的“溯”应读作“sù”
故选C
4.下列句子中 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奶奶已是苍颜鹤发 一场大病后 更是形销骨立 但她为了我们仍然不停地劳作
B. 闯红灯的成人们 当看到一个小学生都能自觉地站在斑马线前等待绿灯亮起的时候 你们难道不自惭形秽吗?
C. 当我们的生活或工作中遇到挫折时 我们不应当自怨自艾 更不应当自暴自弃 而应该正视现实 勇敢面对人生征途中的风风雨雨
D. 在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 我们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如今处在金戈铁马的求学期间 我们更是相互帮助
【答案】D
【解析】A项 形销骨立 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使用正确
B项 自惭形秽 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人而感到惭愧 后也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使用正确
C项 自暴自弃 形容自己甘心落后 不求上进 使用正确
D项 金戈铁马 金属制的戈 披铁甲的战马 借指威武雄壮的军队 也指战争和军旅生涯 此处说的是求学时期 使用错误
故选D
5.下列词语中 画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qiāng)然    两(xī)    沙(lì)    争(sòng)
B. (méi)子    (diāo)零    山(lù)    家(juàn)
C. (róng)杂    (dài)慢    (jiān)默    迁(xǐ)
D. (zhě)皱    眼(kuāng)    (kàng)奋    (cuān)掇
【答案】B
【解析】A项 “两栖”的“栖”应读作“qī”
C项 “冗杂”的“冗”应读作“rǒnɡ”
D项 “眼眶”的“眶”应读作“kuànɡ”
故选B
6.下列字形和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悔恨     确(záo)     翻来覆去     绿茵(yīn)
B. 幕     子(bāo)     美不盛收     根问底(páo)
掇怎么读C. 陈列     余(yùn)     畏罪潜逃     差不齐(cān)
D. 篷勃     微(bó)       流转无力     随声附(hé)
【答案】A
【解析】B项 “幕”应写作“暮” “袍子”的“袍”应读作“páo” “美不盛收”应写作“美不胜收”
C项 “余晖”的“晖”应读作“huī” “参差不齐”的“参”应读作“cēn”
D项 “篷勃”应写作“蓬勃” “随声附和”的“和”应读作“hè”
故选A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 每题15分 共计30分)
7.(1)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7.(2)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强者绥之以德 弱者抚之以仁 恣其所安 久而益敬
7.(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
A.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B.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C.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D.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答案】A
【解析】(1)“曰”后是袁公所问的话 故应在“曰”后断开 排除D项 “远近”的意思“远近之人” 作“称”的主语 共同构成主谓结构 中间不可断开 排除B、C两项
故选A
【答案】(2)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 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 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 久而久之 大家就对我父亲更加敬重
【解析】(2)以 介词 用 德 德行 抚 安抚 仁 仁慈 敬 敬重
【答案】B
【解析】(3)A项 “只是出于恭敬”是客人的想法 不是陈元方的本意
C项 “说自己的父亲效法袁公实行无为而治的策略”错误 原文中袁公说“孤往者尝为邺令 正行
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 孤法卿父” 暗示袁公认为陈元方的父亲效法自己 陈元方则说“周公不师孔子 孔子亦不师周公” 认为谁也没有效仿谁
D项 陈元方认为周公、孔子处在不同时代 虽然时间相隔遥远 但他们处置世事的举动措施却是那么一致
故选B
8.
(1)解释下面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     蕃 _______________
清涟而不妖                         濯 _______________
8.(2)把语段【甲】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3)【甲】文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8.(4)语段【甲】和语段【乙】都运用了衬托的写法 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1)①多, ②洗
【解析】(1)①句意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 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蕃 多
②句意 经过清水的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濯 洗
【答案】(2)洁净地挺立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它) 但不可以靠近赏玩
【解析】(2)亭亭 耸立的样子 植 竖立 亵玩 靠近赏玩
【答案】(3)骈散结合 以散句为主 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解析】(3)从句式看 【甲】文以散句为主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文中也有骈句 如“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等 骈散结合的句式 读来抑扬顿挫 和谐悦耳
【答案】(4)语段【甲】用陶渊明爱菊花、唐朝以来世人“甚爱牡丹”来衬托作者“独爱莲” 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语段【乙】用玄墓、光复二山游人如织的场景衬托作者多年以来远赴“游屐罕至”的洞庭山观梅的习惯 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孤高品质
【解析】(4)作答本题需要通晓全文大意 分析文章的主旨 了解衬托写法的作用 【甲】文从始至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 层层深入地写来 文虽短而意蕴无穷 开篇说“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这是总提 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菊之爱”“牡丹之爱”“莲之爱”张本 接下来 先以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二事作烘托 然后用“予独爱莲”一语道出作者心意 到篇末 作者再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 又不愿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 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 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乙】文是一篇观梅散记 全文以赏梅为中心 以时间为贯穿始终的线索 表达了作者钟情于梅 寄情于梅的雅士情怀 选文部分用玄墓、光复二山游人如织的场景衬托作者多年以来远赴“游屐罕至”的洞庭山观梅的习惯 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孤高品质
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 每题15分 共计15分)
9.(1)下列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        )
9.(2)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A. 诗歌首联概述百姓因“盗贼”般的贪官污吏的残酷搜刮而陷于赤贫 甚至连偏远的山民也被搜刮得一无所有
B. 诗歌颔联中“空村唯见鸟”一句与王籍《入若耶溪》一诗中的“鸟鸣山更幽”一句都使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
C. 诗歌尾联体现了诗歌的跳跃性 诗句看似断裂 合理想象后 可知语意为 眺望远山 见战地有黄尘 回白首
D. 诗歌首联直抒胸臆 颔联颈联寓情于景 尾联卒章显志 直接揭示诗的主旨 这体现了杜诗手法的灵活多样
【答案】D
【解析】(1)D项 “尾联卒章显志 直接揭示诗的主旨”有误 尾联通过诗人远眺所见的“战地”“
黄尘”的描绘(虚写) 以及“回首(不忍卒看)”这一动作 形象地表明了诗人对民生、国家的忧虑与关切
【答案】(2)①对贪官污吏剥削百姓的愤怒 痛斥贪官污吏剥削百姓的行为 称之为“盗贼” 谓其恶行为“诛求”
②对百姓的同情 社会民不聊生 百姓异常贫困 乡村一片荒芜 寄寓了诗人对百姓的深深同情
③对国家、民生的忧虑 诗人想起自身遭遇和远处的战火 对百姓、国家以及自己的前途充满忧虑
【解析】(2)分析诗歌情感 要读懂全诗 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回答 首联写国家动乱仍频 贪官污吏鱼肉百姓 表现了诗人对这些“盗贼”的愤怒与痛斥 颔联写东屯北崦的荒凉 因为贪官的搜刮 百姓无法生存 纷纷逃亡 诗句以只见到鸟来衬托村庄的荒凉 表现出诗人对百姓的深深同情 颈联写诗人信步山林 沟壑阴凉、清风吹面 露水滴在身上 景幽美 诗人的情绪似乎略有舒缓 尾联写诗人遥望战地 只见黄沙滚滚 诗人从东屯北崦看到了天下受苦受难的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 每题15分 共计30分)
10.(1)简要概括本文故事的主要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