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芣苢》《插秧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芣苢》《插秧歌》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中的课文,单元主题为“劳动”。《芣苢》选自《诗经·周南》,是周代南方妇女在劳动中即兴口唱的民歌;《插秧歌》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生动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这两首古诗都通过生动的画面描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忘我的劳动热情。
本设计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从描写主体、劳动场景、情感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赏析,通过反复吟诵,带领学生走进先民生活,感受劳动的场景,从中领悟劳动的价值。
【课前准备】
反复诵读,借助注释了解两首诗歌表达的内容,想象诗歌所展现的画面。
【教学目标】
1.通过涵泳诵读,体悟两首诗歌的劳动场景。
2. 体会劳动者的情感,认识劳动的内涵及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以来,中国诗歌就对劳动有着极为生动的记载和描述,简单的劳动可以形成富有文化意味的声音。比如:鲁迅曾说原始人共同劳作时喊的“杭育杭育”就相当于一种创作;《击壤歌》所描写的农耕生活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歌谣;等等。不管杭育也好,歌谣也罢,劳动不辍,诗歌就会永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两首不同时期表现劳动的诗歌。
二、初读:感受诗意
1. 朗读《芣苢》和《插秧歌》,说说这两首诗歌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芣苢》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再现了农家妇女采摘芣苢时的欢快场面,《插秧歌》形声兼备地描写了一户农家农忙时节辛勤插秧时的情形。田间劳作,是两首诗歌共同表现的主题。
2. 两首诗歌分别是在什么样的场景下由什么人吟唱的?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明确:《芣苢》是农家妇女采芣苢时的吟唱,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通过换用不同的动词,展现她们采摘的过程;同时运用重章叠句,即简单诗句重复,着重于细节刻画,反复叙写劳动的过程,在不断地吟诵中表现劳动的美感。
《插秧歌》是一家人在田间插秧时唱出的歌,以白描为主。诗歌的前四句,描绘了全家总动员的劳动场景,极富表现力;诗歌的后四句宛若一组特写镜头,聚焦农夫忘我的劳作,绘形绘声,逼真鲜活。由面到点,既有全貌的概览,又有细节的雕琢,再现情境,如亲历者娓娓道来。
3. 根据劳动者的身份和呈现的场景,如何朗读才能更好地体现诗歌的情感和意境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两首诗歌,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点拨:
《芣苢》是一首四言诗。四言诗的节奏一般以两个字为一个节拍,整齐匀称、朗朗上口;《插秧歌》是一首七言古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朗读时要把握诗歌的节奏和轻重。(学生交流朗读体验,教师可适时指导。)
三、研读:体悟诗境
1. 分别出两首诗歌中的动词,揣摩它们不同的意味。
明确:《芣苢》中使用了“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有”是女子采到芣苢后用双手合抱“捧”的动作;“掇”“捋”是由一棵棵的摘取到成把地取下,动作由慢变快,越采越多;
掇怎么读
“袺”是用衣襟前的一块布盛装芣苢草;“襭”指提起衣襟旁边两块布系在腰间以便盛装更多的芣苢草。这些动词展现了劳动时的不同动作姿势,体现了劳动者收获不断增加的喜悦之情。
《插秧歌》分别运用“抛”“拔”“插”等动词来展现一家人插秧劳作、繁忙而辛劳的场景,用“唤”“低头折腰”等人物劳动中的动作表现他们插秧时的心无旁骛。
2.《芣苢》中六个动词的顺序可以更换吗?
请说明理由。
明确:不能。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人们从一开始的呼朋引伴“采之”“有之”,拉开了劳动的序幕,接着到一片片“掇之”、一把把“捋之”,再到手提衣襟“袺之”,掖起衣襟“襭之”,这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完整的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所以顺序不能换。
3. 同样描绘劳动场景,《插秧歌》的动作描写与《芣苢》有何不同?
明确:《插秧歌》是按照“抛秧”—“插秧”“拔秧”—“插秧”的顺序描绘一家四口农时冒雨插秧时的紧张劳动场景;通过呼唤与应答的侧面描写,表现出一家人忙碌、充实、和谐的生活状态。《芣苢》则专注于采摘的动作描写,通过“采、有、掇、捋、袺、襭”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有诗情画意。
四、品读:体味诗情
1. 结合下面的诗评材料,想象《芣苢》展现的劳动画面,说一说你所感受到的这农家妇女的“情”和“神”是什么。
明确:《芣苢》这首诗读来好似“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明确:农妇们在生机勃勃的原野中采撷芣苢草,“情”主要表现在她们采摘的动作和收获成果时获得的愉悦和满足,在广袤田野的背景之上,农妇们从家庭走向自然,是对自然的投奔与融入,是对社会各种桎梏的有力挣脱,也是对自我价值的发掘与守护,从而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神”自是旷远舒展。“情”是“神”的外在表现,“神”是“情”的内在本质,“情” “神”一体,共同塑造了农家妇女的精神肖像。
2.《芣苢》中描写农妇们采到芣苢的整个过程都是快乐的,那么在《插秧歌》中,一家人是否也都表现出快乐的情绪呢?
(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明确:不全是。诗人似以一种看似轻松的笔调,实则饱含苦涩意味:一家人一起劳动本应是其乐融融的,然而“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诗人巧妙地叠用两个比喻,
把农人头上戴的斗笠比作头盔,身上披的蓑衣比作铁甲,突出了劳动的紧张气氛;老妪或老翁招呼正在劳作的老小休息一会儿,说趁这个时间赶快吃早饭,可得到的回应是“低头折腰只不答”,这里的“只不答”并非一声不吭,而是没有直接回答“歇”或者“不歇”,实际上他们一边干活,一边也回答了他们不能“歇半霎”的原因:秧苗刚栽下去,根还不牢固,再说还没有栽完,怎么能“歇半霎”呢?从尾联可知,他们还叮嘱老妪先回家提防着家鹅和雏鸡,这一句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精当自然,使得意境得以拓展,主题得到深化,由插秧写到家务事,可谓忙上加忙,农夫一家精诚合作的背后蕴藏着的艰辛和劳苦也跃然纸上。
3. 在诗歌呈现的劳动场景中,我们窥见了先民们不同的劳作、生活方式。试比较两首诗歌中所呈现的情感基调。
明确:两首诗歌劳动的情感基调不同。《芣苢》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劳动者劳作时的热闹、喜悦之情;《插秧歌》透露出劳动人民的艰辛,同时字里行间所洋溢的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精神,又使整首诗歌附着上明媚的彩。
五、悟读:深味诗旨这是两首不同时代、不同特征的诗歌,我们比较了它们的诸多不同,而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表现了集体劳动的场景,其中的劳动者们都干得热火朝天而且秩序
井然;两首诗歌的内容富有生活气息,自然真实,充满情趣,尤其是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具有了文化意味。
通过诵读与赏析,你是否对“劳动”一词有了新的理解?请谈谈你的认识。
点拨:可以从“劳动与文化”“劳动与时代” “劳动的时代意义” “人与自然”等角度思考。
参考:
示例1 :从劳动与文化角度来看,两首诗都是表现劳动之美的经典作品。《芣苢》中表现了农妇们劳动的青春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插秧歌》中表现的是劳动时的奋斗之美、劳动者之间的人情之美。两首诗歌的人物形象饱满生动,场景刻画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充满了生活的质感和人性的温度,映射出了华夏人民勤劳乐观、奋斗自强的民族性格,展现了他们追求饱暖自足、幸福和谐的生活理想。
示例2 :从劳动与时代角度来看,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美,劳动创造生活,一直都是人类绵延传递的不朽的精神信仰。《芣苢》对采摘芣苢的女子欢快劳动场景的逼真描绘,《插秧歌》对全家人齐上阵、勤苦不辍劳动情形的生动再现,令人想起当今时代无数勇敢追梦的普通劳动者,更让我们想到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讲话:“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从古至今,劳动完善自我,奋斗铸造梦想,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梦想汇集起来,就是我们的中国梦。(说明: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学生可各抒己见,能感悟出劳动之美并能自圆其说即可。)
六、布置作业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从两首诗歌中选择一首,合作完成拍摄一个表现劳动场景的短视频。
要求:可以从网上搜集资源,也可以加入学生表演,要将诗句中的动词所描写的劳动行为展现出来。时长不超过五分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