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
外语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女兵征兵条件
摘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本文以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为例,探讨外语类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外语  就业 对策
就业是民生工程,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十分重要一个环节。受到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的影响,外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困境,这既有客观因素,如高校扩招以及培养的缺陷,也有主观因素,如毕业生专业素质不够以及对就业认识不足等。
一、外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 学生自我认知与就业观念不清。对于直接就业的学生,部分学生片面地认为只有去大城市、大企业才能施展自身才华,实现理想抱负,很少考虑外语专业条件、自身语言文化素养和交际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关系,造成好高骛远的局面。对于考研的学生,部分考研学生不能
认清当前考研形势,存在盲目从众的心理,在准备研究生考试中存在诸多问题:第一,自身能力不足,目标学校设置过高。第二,对外语专业的认同感较差,跨专业考研比例较大。第三,不会分析外语类院校考研的专业设置,盲目选择考研专业方向。
2. 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不匹配。我国的高等教育朝着大众化发展,外语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部分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工作通常与本专业相关性低。作为语言类专业毕业生,将专业理解的过于片面,只是将外语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没有充分认识到专业的就业前景、专业在社会需求中的作用,加上愈发严重的就业形势,导致部分学生盲目就业。毕业生就业后,面临生活等各方面压力,不能轻易跳槽,安于现状,导致专业荒废。
3. 自身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毕业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外语类专业毕业生自身的语言知识与能力不够扎实,语言水平和非外语专业的差距不大。另外缺乏创新能力与较强的工作能力,在和其他专业学生竞争中处于劣势。毕业生认识不到自身的劣势,但对工作报酬、福利要求较高,导致就业困难。
4.专业课教师发挥作用不够。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将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不能使学生了解与认识外语类专业的就业方向以及就业前景,使学生失去对外语类专业的认同
感,导致大部分学生将语言当作交流的工具,造成就业与专业不匹配和跨专业考研等现象。
5. 就业指导工作不足。学生的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相对滞后,生涯规划在入学时浅尝辄止,没有持续性开展。就业指导内容只针对高年级学生,对毕业生提供的指导过于单一,缺乏全面系统的综合指导,效果不明显。
6. 就业基地数量不够,地域分布不够合理。所建立的就业实习基地不能有效地与生源结构相吻合,导致学院、毕业生与就业实习基地之间的沟通机制不健全,不能建立密切有效的联系,就业实习基地不能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7. 用人单位跟踪回访不够细致深入,仅关注毕业生能否适应企业工作,未能将回访中求职与工作的问题传达给在校生。回访的形式限于线上联系,实地考察力度不够,没有与用人单位建立持久性联系。
二、促进外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1、将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很强的连贯性,因此工作开展宜早不宜迟。开展就业工作时,需做如下安排:对于低年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学生尽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合理设置自身就业目标。对于大三年级的学生,提前摸排就业意向,对其进行分类指导。对于考研学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析考研目标院校、专业以及自身实力等,为学生量身制定考研目标院校和实际复习进度安排。对于直接就业的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在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了解工作对于专业能力的需求,同时丰富学生的实习经历,提高个人综合能力,为就业做好铺垫。对于大四年级学生,及时通报历年就业情况,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向毕业生推送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关注考研学生的初试以及复试情况,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复试以及调剂等相关事宜。对于企业就业学生开展简历指导、笔试与面试指导,提高求职成功率。对未就业学生建立毕业生就业动态跟踪台账,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为学生疏导。
2、加强与专业课教师、优秀校友沟通,提高学生专业认识。
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综合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质量。应持续坚持院领导、系主任、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和教务老师的经常性交流与沟通,针对有问题的学生第一时间
入党志愿书 范文进行教育引导,为学生毕业和就业提供保障。同时邀请学院优秀教师、校友定期为学生开展外语专业讲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外语类专业在社会中的需求以及专业的社会价值,发挥优秀校友的模范作用,提高学生对于外语类专业的认同感。
3、注重对就业工作的研究,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政策指导。
联合就业指导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力量,全面展开对就业工作的研讨,提升教师在就业指导方面的专业化水平,以“懂政策、明就业、善指导”为目标,在就业指导、生涯规划、就业政策、考研心理调适、选调生、公务员报考和就业安全等各方面为毕业生提供高水平的指导和服务。
4、引导学生扎根基层,重点关注毕业生中的特殊体。
空调外机不工作
李维嘉大哭在就业引导上,教育学生准自身的定位,引导学生树立“先择业后就业”的就业观,引导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鼓励学生做好面对各种局面的心理准备,督促学生认准目标并不断努力。对毕业生中的学困生、贫困生、心困生做到心中有数。对贫困生,学院做好经济帮扶、心理调节、就业指导等工作,引导学生调整就业和择业的心
山中访友课文态,尽快到适合的岗位,自力更生。对双困生,实行专人负责制,领导干部带头“一对一”跟踪关注双困生的经济、就业、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扶,为毕业生推荐就业岗位。
5、主动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力量做好就业实习基地建设。
外语类学生就业面广,可以从事各个行业、各个类型的工作,这也造成了缺乏专业的对口单位,使得就业基地的建设成为薄弱环节。应积极摸索本专业的优势,结合学生生源结构,以及学生就业意向,通过实地考察、与企业主管领导沟通等形式,与知名企业建立外语类就业实习基地。拓宽渠道与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国外高校等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岗位。
6、加大对就业回访工作的重视程度,适当地选择通过线上和线下多种渠道对企业进行回访。利用学组织,定期对企业开展线上回访工作,并做好回访记录。学院就业部门深入企业,实地回访。将线上与线下的回访工作中毕业生求职与就业问题的经验及时反馈给在校学生。
三、总结
电脑屏幕闪
培育外语类专业学生健康良好的就业观念是一项长期工程,不仅需要学生自身努力,也需要高校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师、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努力与合作。只有各方面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形成合力,才能使外语类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王莉薇. 外语类大学生泛职业化就业现象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21,8(37):59-62.
[2]顾黎明. 外语类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倾向分析及引导策略[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7,4(25):163-165.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