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西乐撷英》(一)
第三单元 西乐撷英(一)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了解和认识巴洛克音乐文化,并对其感兴趣,了解代表人物:巴赫、亨德尔及其代表作品《英雄凯歌》《G弦上的咏叹调》;
2、能够运用正确的呼吸和演唱姿势,自信地演唱《英雄凯歌》,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3、能够初步了解和认识欧洲古典乐派的三位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及其代表作品《小夜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
4、聆听《G弦上的咏叹调》、《小夜曲》、《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体会不同体裁与不同表演形式的作品在音乐表现上的不同特点。聆听后,能够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感受;
二、教材分析:
  1、唱歌《英雄凯歌》
  《英雄凯歌》是亨德尔的清唱剧《犹大.麦卡白》里的一段大合唱。这部清唱剧于1747年在伦敦的科芬园首演取得圆满成功。起初,在1746年完成的时候,并不包括这个唱段,直到1747年亨德尔在创作下一部清唱剧《乔舒亚》(Joseph)时,才加入了此曲,并于1751年再次上演该剧。《犹大·马加比》的剧情取自圣经故事,主题是歌颂英雄犹大·马加比——结束了以列人的入侵的犹太勇士。唱段《英雄凯歌》即是描述他凯旋受到欢迎那宏大而热烈的场面。
    这个唱段结构简单而工整,以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及其两次变化重复,来表现雄壮而明快的主题、庄重且热烈的气氛。它有三段歌词,分别以三种合唱组合演唱:开始是女声三声部合唱(两部女高音,一部女中音),代表一男青年的形象;第二段是女高音二部合唱,代表少女们的形象;最后是混声四声部合唱,象征男女老少广大众的形象。各段合唱的乐队伴奏也不同,第一段用圆号陪衬,显示了庄重的气氛;第二段用长笛伴随,给人以亲切温柔之感;最后一段用乐队全奏烘托混声四部合唱,形成全曲高潮,描绘了热烈盛大的欢庆场面。
2、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
  巴赫写了四部《管弦乐组曲》,以第三部《D大调第三组曲》流传最广。它由五首小曲组成,
其中第二首叫《咏叹调》。《G弦上的咏叹调》就是根据它改编而成的。这首曲子原来是D大调4/4拍,二部曲式,后来德国小提琴家威廉密将其移为C大调,并限定只用一根G弦来演奏,增强了乐曲浓郁深沉的情调,深受大众欢迎。 音乐开始速度级缓。逐渐长音渐强,抒发了沉思冥想的心绪,又象在轻声咏唱。第二段是在第一段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成的,没有象一般二部曲式那样在速度与性格上与第一段形成鲜明对比,而保持了原来意境,感情起浮较大,不断向上推,使乐曲在曲调上委婉动听。最后音乐在激情而富于自信的情感之中圆满地结束。
  3、欣赏《小夜曲》
    作曲家全称:朗兹·约瑟夫·海顿( Franz Joseph Haydn)在西方音乐史上,海顿做为一名多产作曲家,在一生中共完成了107首交响曲,68首弦乐四重奏,62首钢琴奏鸣曲,和45首钢琴三重奏,14部弥撒,24出歌剧,以及两部神剧等等作品,数量之可观,种类之广博,堪称世界音乐历史之最。海顿出生的时候,巴哈在莱比锡的汤玛斯教堂担任乐长,去世的时候,贝多芬正好出版著名的田园交响曲,整个事业发展的时间,不但横跨巴洛克晚期到浪漫乐派的初期,也经历维也纳古典乐派最颠峰的时候,影响后人甚为深厚。直到18世纪末,海顿的地位和重要性,有如莎士比亚在文学领域里一样地举足轻重。
《小夜曲》又名《如歌的行板》,弦乐四重奏曲,大约作于1762年,原作为《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后来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管乐合奏曲、小提琴独奏曲、吉他曲等。
    这部作品主旋律全部由第一小提琴担任,用弦乐四重奏形式演出时,由第一小提琴加上弱音器奏出的主旋律流畅而亲切,充满了欢快的情绪。其他三个声部由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用拔弦奏法模仿情歌式小夜曲用吉它伴奏的音响效果。用小提琴独奏形式演出时,则由钢琴奏出相似的伴奏音型,保持了原曲的特点。
    这首小夜曲彩明朗,轻快的漫步节奏和娓娓动听的旋律,具有一种典雅质朴的情调,表现了无忧无虑的意境。在展开过程中的旋律进行,时而出现极其自然的大跳音程,使曲调更富于生气。
 
  4、欣赏《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此曲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本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便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本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整部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统一。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c小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乐章的开始由单簧管与弦乐齐奏出著名的四个音动机,并发展为第一主题,即命运主题,极富男性粗壮的气息。通过圆号对
第一主题的号角式变奏,引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降A大调,3/8拍子,自由变奏曲。第一主题抒情、安祥、沉思,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与之对应的第二主题先由木管奏出, 后由铜管乐器奏出豪迈的英雄凯旋进行曲,表现了战士们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3/4拍子。诙谐曲形式。在这一乐章中,命运主题的变奏依然凶险逼人但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跃跃欲试的曲调后,乐队奏出旋风般的舞蹈主题,引出振奋人心的赋格曲段,象征着人民参加到与命运斗争的行列中,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在低音乐器震撼人心的渐强声中,不间断地进入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快板,C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乐章的主题是乐队以极大的音量全奏出辉煌而壮丽的凯歌,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表现了这一场与命运的斗争最终以光明彻底的胜利而告终
  5、音乐家的故事  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 
《月光奏鸣曲》即贝多芬于1802年创作的《c小调钢琴奏鸣曲》。关于这首奏鸣曲的写作过
程,曾流传过不少有趣的故事。乐曲表现了一个人从深深的悲哀到激烈的反抗、从抒情的深思到热烈的抗争这样一个心理状态的转换,展示了从痛苦失望到行动起来斗争这样的一个积极对待生活的过程;
撷由于这样一个特定的内容,作者打破了传统奏鸣曲的写作方法,而以自由、即兴性质的结构组成了这首作品。因而作者称它为“幻想式的奏鸣曲”。乐曲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个乐章是单三部曲式结构、二二拍、慢板;开始乐曲在低音徐缓下行的长音以及三连音不断流动的背景上,突显出了如歌一般的曲调,集中体现了内心悲哀的情绪;接着,开始了极其丰富的变化:有时是柔和的冥想,有时是悲哀的呻吟。这些充满了深刻动人情感的丰富曲调向人们展现出了一颗充满了悲痛却具有强烈的生活欲望的心灵。
第二乐章是用复三部曲式写成的小快板,具有舞曲性质,曲调积极而富有生命力:作者把小步舞曲的自然优雅和幽默风趣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戏谑娇媚的音乐形象。它和第一乐章的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是悲哀心灵暂时的解脱,是生活苦海中一闪而过的一股暖流,或像李斯特所说的“两座悬崖中的一朵小花”。
第三乐章是终曲,用奏鸣曲式写成。第一主题如火山爆发、如万马奔腾、如狂风呼号、如大
海沸腾,它有着不可抑制的冲突、暴风雨的热情和巨大的戏剧性。第二主题则像从心底里发出来的一般,它热情洋溢、振奋人心。开始一段坚定的朗诵音调:在这里,能明显地感到第一主题对它的影响,那精力充沛的进行使第二主题越来越快,直至整个音乐成了一种狂暴的急速进行。接着在一个短暂的缓和之后,音乐又掀起了一个新的浪潮,表现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巨大力量和人的坚强意志。尾声是这种热烈情绪发展的最高点。从悲哀到热情这种内心情感的转换和发展,一个人的内心矛盾和冲突斗争使这个激动的尾声达到了力量的极限。突然,孤独的声音在缓慢悠长的音调上出现,接着又很快沉寂。在这悲痛的乐句之后到来的是新的情绪的高涨。它肯定了人的意志和力量,肯定了意志最终克服悲痛的感情和内心的矛盾,而使人在对命运的抗争中,最终取得胜利。
  6、欣赏《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fortieth Symphony In G Minor )是莫扎特最后的三大交响曲之一,是他的交响曲中最广为人知并最受人欢迎的作品。完成于1788年,整部交响曲热情洋溢,有着充满感情化的乐思。这首交响曲虽然仍能听出巴洛克音乐的痕迹,但还是促使当时的音乐向前迈进了一步,当它在十九世纪初于莱比锡演奏之际,曾受到“战栗”或“沉缓”等字眼
的评语。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一步步接近浪漫派的作品。
全曲共四个乐章,四个乐章的各个主题虽各有个性,但它们是从各个角度体现了莫扎特的抒情兼戏剧性的整体构思,从而形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