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的释义
仁义礼智信的释义
“仁、义、礼、智、信”的释义
一,仁、仁
仁字并没有简化,只是一般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仁是会意字,从人,从二。《说文解字》说人是“天地之生,最贵者也。”还说,凡是属于人的都从人。二,是会意字,古文作“丄”,就是上字。二、上都是高的意思。
《说文解字》说,二是地之数。那么,结合起来看,仁就是专属于世上的人的高尚情怀。儒家讲“仁义礼智信”,仁是仅次于德的,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美好的情操。《说文解字》说,“仁,亲也。”人与人相互亲切关爱。《礼记》说,“上下相亲谓之仁。”“温良者,仁之本也。”“仁者可以观其爱焉。”。《春初·元命苞》说,“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
仁者是对有仁德者之称。有时候,用仁来指有恩于万物生育的事物。古代历来推崇仁政,认为尊德行仁的才可以叫做王。
现在称果实的核为“仁”,其实古代称其实为“人”,果人、核桃人。明代后才改作“仁”。
二,义、义
义字被简化得面目全非了。正体的“义”是会意字,从我,从羊。我是会意字,从戈,从戈。戈是兵器。象形字羊表祭牲。这个金属的戈使得义字充满了铿锵的阳刚气氛,因为要承担风险和责任;而献祭的羊又表明了义是富含自我牺牲敬神的。古人讲:义不杀生,义不杀少。义的本意是,合于道德的行为或道理。舍生取义是因为古人笃信义不容辞。而简化字“义”已失去原意。
三,礼、礼
《说文》讲,“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最初始的意思是举行仪礼,祭神求福。儒家历来重礼,这个礼字可是有的说的。礼是会意字,从示,从丰。丰字从豆象形,古代祭祀用的器,如果用于事神就叫礼。示是会意字,小篆字形,示字上面的“二”是古文“上”字,下面的“小”字本是三竖,三竖代表日月星,《周易》讲“天垂象,见吉凶。”
只有观察上天的天文,才能洞察世间的变化,这是因为天象是神用来垂示人类的手段。示作
为一个汉字部首,其字多与祭祀神明有关,比如:祝,祭主的赞词;福,天神佑护才叫福;禅,帝王祭天;社,是土地之神。那么结合起来看,礼意思就明白了,过去讲的礼,主要是对神灵的祭祀、表达敬意和尊重,这就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引申到日常生活,那就是对别人的尊重。《左传》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我们再看看这个简化字“礼,已经完全没有了敬神敬人的内涵。
四,智、智
智,会意兼形声,“知”的后起字。从日,从知,知亦声。知,会意字,从矢从口。矢是象形字,象镝括羽之形,本意是箭,引申为正直、端正,再引申为出口无悔的发誓。知是智的古字,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的才能叫智,也就是知。而且,真正的知、智,一定是真理,一定是真象,也一定不会偏离道德仁义
五,信、信
信是会意字,从人,从言。信的本意是真心诚意、专一不移。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真实的、不虚伪的。言是指事字,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是张口伸舌
讲话的象形。以“言”作偏旁部首的字,都与说话或道德有关。《说文解字》说,“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就是说,心里有什么直接表白才叫言,而推理辩论诘问的话应该叫语了。因此《法言义疏·问神》曰,“言,心声也。”如果一个人言不由衷、说假话,肯定是不会有信誉。
《诗·卫风·氓》曰:信誓旦旦。古代的人一旦信誓,就决没有不兑现的时候。
儒家文化价值今识
儒学是中国的传统国学,是东方文化的精髓。同时又是世界东西方两大文明体系之一。她是承载着人类文明的一艘巨轮。从悠远的历史长河中驶来,还将驶向人类美好的明天!
现代社会,西方文明惟我独尊,横行无忌,不可一世,但是已经现出了疲态。它的暗淡前景预示着;其他类型的文化,尤其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价值,将要担负起比以往更为艰巨的使命。他们要共同构筑起人类用以驱散战争阴云,远离物欲迷惘、意识纷争,满载生机与希望,驶向美好彼岸的新方舟。
打造希望之舟,需要聚合起人类全部的文明成就与人文智慧。包括儒学与东方文化在内的所有文明类型与文化传统,都将平等地参与进来。这将是一次真正的多元对话。不同文明在其
中会扮演不同的角,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来自东方的声音将起到仲裁者的作用,引领人们步入会堂,坐下来,共同面对现实,充分地交流,真诚有效地讨论并思考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话题。
只有儒家文化能够主持这次至关重要的对话。原因在于这是一次多元的平等的智慧交流,不同的文明、不同的传统、不同的信仰都必须做到相互宽容相互谦让才能聚到一起。只有做到了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之后,才能进行真正的对话。不是一种文明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另一种文明;也不是一种文化破坏性地去制衡另一种文化。必须是首先包容对方,在相互谅解和充分信任的前提下才能化解彼此的分歧与隔阂。包容性正是儒家文化的特。儒家文化的包容精神,是其他任何一种文明所不曾具有的。海纳百川的气魄,兼容并包的胸襟,克己成人的美德,忍辱载道的修为,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人最优异的品质,是他们与世界其它文化信仰者相区别之处。这是儒家仁和思想独特的时代价值所在。
儒家“仁”的精神,就是从调和自我的心境,完善自我的人格入手,进而去完美家庭,均衡社会,平治天下,直到努力使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的改善相同步,达到天人合一、物我共益的最高生存境界。这个天人合一,不是要人被动地去追随自然,承受自然,也不是让自然反
过来适应人,而是人与自然的对话,人与自然互动,把握自然规律并返惠于自然,真正成为大自然的伙伴,所谓“与天地参”。当时代选择了“可持续发展”为其理念的时候,儒学就责无旁贷地重新背负起了历史的使命,与大自然的自我修复机制一起,精心弥补往日的创伤,耐心医治心灵的病痛,辨认清楚要走的方向,共同踏上和谐发展的坦途,这是人类唯一明智的选择。
当代儒家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回顾历史,向现代人展示儒学的本来面貌,让世人了解孔子,了解儒学。用科学的、当代的目光去注视这门古老的人文学说,进
而自然明晰地掌握她,心悦诚服地接受她,使儒家的大智慧最高限度为现实社会服务。
儒学之所以能长期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儒学之所以是儒学,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要把历史的、环境的、民族的,等等多种时空维度综合在一起,进行哲学的思辨与科学的诠释。
首先是人文地理环境的因素:中国幅源辽阔,山川壮美,环境多样,平原、山地、河网、湖泊、森林、草原各种地型都能在古代“中原”地区到。不同生态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部落先民
们,生存方式不同,性格各异,文化类型迥然,聚汇一处,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却不能互相替代,因为在远古生产力条件下,特定生态中成长起来的人很难短期内适应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占据一个陌生的土地非但不能得到更多的财富,反而可能因水土不符而陷入困境。这种地域环境的不适应,即使是现代人也不能够忽视。同时,由于中国广袤的国土面积客观上保证了古人基本的生存空间,在人口相对较为稀少的远古社会,对外拓展的压力要比提高自身生产技能的动力小得多。同是古代社会,西方人热中于对外征战;中国倾向于自身内部的发展。在相对于西方中世纪的千余年历史中,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水平一直遥遥领先,即便在战争前期中国的国力仍然可以傲视全球。人口的过度增长,生存空间的极度紧张,家族式生产方式随之遭到本质的破坏,这也是传统价值失落的主要原因。
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许多亚洲国家,比如印度、日本、韩国等,他们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断层。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传统生产方式未遭到根本性的冲击,不需要全面否定自身文化的价值,不象中国社会这样把传统文化看作十恶不赦。尽管有着同样多的伤痛,但是他们毕竟是站着步入现代社会的:不是跪着,也不是爬着。如此说来人口极速增长,超过环境的承受力,以及造成这一后果的因素也是传统文化失落的罪魁祸首之一。
中国先民们要更好地生存发展,最好的办法是密切交往,互取所需,他们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实现了多元并存,共同发展,最终聚合为一。在部族间的人口流动中可以使基因优化,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再加之四季分明的气候,适中的纬度,生存空间的开放性,多种因素造就了汉民族优秀的适应能力。中国人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能很快调整好自己的生
活节奏,轻松适应当地环境,较之本地居民也毫不逊。中国先民各部族在长期的交流、竞争、共生共存的过程中深刻意识到,只有和平共存,坦诚相待,相互尊重,热情交往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东有鱼盐之利,西有金玉之美,南有稻果之香,北有蓄乳之怡,在和谐稳定的生存环境中他们共同分享着劳动的果实。和平胜过纷争,交流胜于对抗,友谊强于仇怨。利剑的锋芒只会指向那些掠夺他人土地、强占他人财富的野蛮入侵者。
和平是最值得珍视的财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交流可以拓展生存空间,促进生产技术的提高。对于以和平方式进入自己疆域的部族则宽容地接纳他们,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即来之则安之”。和平的环境需要倍加呵护。长期的平等交往,互惠互利使人养成了温和、从容、健朗、自尊而又自信的心态,不去侵凌他人,也不能容忍别人的欺辱,爱好和
平的人们,从来就不会缺少自卫的勇气。勇于抵御强敌,在保卫和平的斗争中铸就了中国人长城一样不屈的精神。在和平交往中也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热情好客,诚恳待人,宽容谦和的气质。他们用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胸襟成就了儒家思想为中心的东方文化,也成就了汉唐盛世的辉煌历史。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