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仁爱”思想看孔子的人性关怀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论语》.而述。对孔子这样的描述:“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之貌温和而严肃,威严而不凶猛,恭敬而安详。)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学说,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同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孔子不但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时代了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文化多元化,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冲击,使得一部分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或质问,甚至有的人厌恶中国的传统文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培养民族精神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对这种莫视传统文化,否定民族历史的行为,确实令人深表遗憾。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我想应该从历史的角度、现实的角度和发展的角度来正视和审视传统文化,古为今用,使传统文化为我们个人的成长进步服务、为当今社会发展服务、为人类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孔子的儒学思想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内含极为丰富,什么是儒学思想的精髓呢?有的人认为“礼”是孔子儒学思想的根本,是其精髓,因为,孔子特别强调人要循规蹈矩,中国人的“礼让三先”、“先礼后宾”、“礼多人不怪”、“克己复礼”等等,究其原因,都是从孔子那里承传下来的,可以说“礼”深入人心,“礼”的思想无处不在。但为什么要循“礼”呢?(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复”不是复辟的意思,而是归复,回复。克己复礼,就是通过“克己”而回归到“礼”的规范行为当中。克己复礼是一个修养的过程。)“礼”的终结关怀——它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还是讲的一个人与人的关系,再推而广之就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
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这种关系呢?孔子提出了“仁”,要用“仁爱”之心去对待这些关系。“仁”是核,“礼”是表现形态,也就是说,“仁”通过“礼”而表现出来。就此我们可以认为,“仁爱”是孔子儒学思想的精髓。“仁爱”思想体现的主要内容就是现代我们所讲的人文关系,人性关怀,人性化服务。人们为什么对人性的问题如此敏感呢?这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别人、社会、体能像自己的亲朋好友一样对自己关照、关心、关爱、呵护。“仁爱”思想反应了人的内心需求,是人性需要的张显。孔子为什么要提出“仁爱”思想?“仁爱”思想到底包含着什么内容?对于今天信息化时代和充分张扬个性的时代,孔子的“仁爱”思想到底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这就是我今天与大家要共同探索的问题。
一、孔子“仁爱”思想提出的背景
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末期,是一大动荡的时期,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明当时的社会,那就是“礼坏乐崩”。这就意味着社会的整体结构,如经济、政治、道德、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都处在大破坏、大崩溃之中。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有其自身的特殊原因,具体地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王室与各诸侯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春秋时期,名义上还存在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的周王朝,但事实上周王朝与各诸侯国之间、各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以及各诸侯国内部,都存在着深刻的权力和财产再分配的矛盾,主要就是王室与诸侯之间的土地分配的矛盾。产生资料分配的不公等。这种“公室”与“私室”、“公田”与“私田”的冲突,往往酿成战争和杀戮,以战争或杀戮的手段作为解决这种冲突的形式,结果给社会的发展和人民
的生活活动带来无穷的痛苦和残酷的灾难。面对这样的形势,孔子出于“仁者爱人”的博大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为避免战争和杀戮,拯救人民的灾难和痛苦,他企图寻求一种新的解决这种冲突的方法,这就是把外在战争与杀戮的手段,转化为主体人自身内在的道德意识的提升;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精神,使采取极端的战争等手段,转变为推己及人的道德自律的方法。这种转变的要旨是使暴力消融在道德之中,以道德的约束力来阻止战争暴力的发生,把权力财产的再分配的斗争,转变为道德主体的自限、自律的行为实践。孔子并不是取消春秋时期社会所需要的权力、财产再分配活动,而是希望这种权力、财产再分配活动能在道德理性的范围内进行,以使社会能够在比较正常的运作中,实行生产方式的变革。
二是,法规制度遭到全面的破坏,处于一个无政府状态。当时孔子所面临的客观社会的形势是:一方面作为国家典章、制度、仪式和礼乐遭到破坏;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国家、社会又不能没有一定的礼乐典章制度,否则人们就无所遵循。这就需要对旧的礼乐典章制度加以改造,寻求新的理论根据和心性道德的支撑,于是孔子担负了这个时代的任务,对礼乐作出新的解释和理解。孔子发出了:“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乎。”(人如果不从仁爱主旨出发,他的礼将如何?人如果不从仁爱主旨出发,它所防崇尚的音乐将是什么样的呢?)、“克己复礼,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必须有内心的反复的修养,从自身的行为举止的方方面面来警示自己,观察自己与仁爱标准有多大的距离,长久下去,社会就是一个仁爱的社会了)呼吁。
三是,新的价值观念亟待调整解决。春秋时期,随着“礼坏乐崩”的形势,各种观念也受到激烈的冲击而面临危机。首当其冲的是旧有的、先在的价值观念遭到破坏,原来为了维护周天子、周王朝利益,而牺牲各诸侯国自我利益,为维护家国利益而牺牲个体利益的价值观受到严峻的挑战。各诸侯国的独立意识、个体意识以及为自我的功利意识大大增强,这种意识的增强和扩大,有其合理的方面。因此,一些诸侯国在争霸过程中取得了盟主的地位。这种功利的价值导向,自然很快被各诸侯国所接受,而不断严重地损害着周王朝的利益以及其他诸侯国的共同利益,并由于上行下效,诸侯国内部的大夫亦不断损益诸侯国的共同利益,这样层层扩大,“利”便成社会的较为普遍价值,而破坏着社会的道义。过多的“利”的趋使,使“利”欲膨胀,从而危害了社会和发展与人类的进步。在这样的情况下,孔子主张重仁义而轻功利,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君子与小人之别来区分“义”与“利”,这就意味着高扬“义”而贬斥“利”,以君子的高尚的道德人格与小人低下行为活动作了两极的比较。“义”与君子划等号,“利”与小人划等号。
概括起来说,孔子为解决当时社会冲突,提出了两个理论原则:一是仁,二是和。仁的功能和价值,不仅是调整生产方式的变革、礼乐典章的改革、观念转变的外在方法、工具和钥匙,而且是和谐此三者的内在原则、原理和规范。“和”既是具体解决冲突的方法,亦是促使对象世界、人类社会继续产生、发展、运动、变化的动力。“仁”、“和”是统一的,“仁”即“和”,“和”即“仁”。“仁爱”的思想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并经后儒的不断充实成为影响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
二、孔子“天人合一”“仁爱”观的科学内含和现代意义
孔子和“仁爱”是博大的,是推己及人,推己及天的一种博爱。具体的讲就是“天人合一”。
我们来看看孔子对“仁爱”简述。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呢?这来源于人们当时对“天”——自然的认识,是一种对自然的人格化的认识,他们认为:人与天应该有一样的品德,天的品德是自强不息的,与天同样的地的品德是厚德载物的,从古到今人们对天有着无比的崇敬,人们对宇宙的探索从没有间断过,对天与人的关系,人们认为最好的关
系应该是和谐的,孔子在哪时就能认识到这一点,并由此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用天来似人,要人去法天,这一思想对我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影响是至深的,可以说:从朴素的“敬天”到依据自然规律的科学发展观,都是“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反映——从自然维度来关注生命,关爱人类自身,追求永固的发展,持续的发展科学的发展。
所谓“天人合一”,用现代的话来加以解释,应当说是指人类的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在终极的和最高的存在意义上说,人与自然是统一体。而从人类的生存处境考虑,人类又不得不与自然处于对立之中。如何才能达成协议呢?就是要有一个度,各自都能接受的就是合一的,是一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不能离开谁,这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就是说,人要生存,人类社会要要延续和发展,总不得不去改造和利用自然,这意味着人与自然的相分离,既认识到自己在现实生存中与自然相分离,同时又不满足于与自然的分裂与分离,而追求人与自然的相统一。这是人的理性功能,也是人与之不同于其它动物之所在。因此说,“天人合一”代表着人类理解它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的一种较深刻的观点。
事实上,自然生态系统之所以生机盎然,是由于物种在形态、习性和需要上都存在着差异,肯定这样差异,并使它们的不同需要都得到满足,不同的利益都得到照顾,不同的价值都得到实现,这才是“万物并行而不悖”,这种状态之极致,就是“合一”,孔子称之为“太和”(太和是不偏不离,执两用中,就是“中庸”,并不是简单的调和与和稀泥,而是要恰到好处。一方面从道德上讲,一方面是利害关系上说。对于现实中我们如何对待“中庸”问题呢?我想也应该从道德与利害关系上来讲。实现“太和”,是儒家的最高的
理想和梦想。如何才能得到“太和”的境界呢?“仁爱”是基础,太和是仁爱思想的一种扩展,孔子认为,仁爱不仅仅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且还应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这一思想对人类和自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历史上,人类运用科学技术的发明危害人的自身,其例不在少数,这就使得我们产生了一个如何控制和管理科学技术的问题,显然,对于科学技术的控制与管理,这就超出了科学本身,而属于价值论领域的问题。如何来控制科学技术对人与自然的危害,无疑就必须有一个道德的制约问题,天人合一思想,讲的就是要我们去关心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爱自然。我们对自然的态度应当视自己为自然之子,对自然有一种亲切
和感激之情,我们工业革命在征服了自然后,还要去真正的关心自然,关注生态,这是我们对自然的真正认识后所产生的自然生态观,也是当今我们所强调的科学的生态观和科学的发展观。
今天,人类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时代。为了创建适合于新的文明的生活范式,我们不仅应当总结工业文明时代将人与自然割裂开来的教训,而且应当从古典的农业文明中去吸取人类生存的智慧。在工业文明的时代,在科学发展的时代,在我们全面改造自然,向大自然索取的时代,我们已经深深地了解和认识到我们个体——人对自然的破坏,并由此而遭到自然的报复。我们不得不反醒我们的过错,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加关注生态的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对儒家的生态科学探索,并不
只是回顾过去,而是指向未来。我们的未来将如何去发展,如何去生活,就应该用“仁爱”之心去善待我们身边的一切,以求得永固的太平。从这个意义上讲“天人合一”的“仁爱”思想对于我们现实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不能仅仅从“形而上”(理论上的)的角度去认识理解“天人合一”思想,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从“形而下”(具体事件上)的角度来认识“天人合一”思想,从我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角度去认识和理解。
三、“仁爱”与个性发展
当今,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个性得到更多的张扬,总希望社会能够对自己有所接纳,有所承认。这无疑是对的,但我们是不是也对社会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即我们如何去融入社会,接纳社会。在社会的范围内去对待自己的个性呢?
从人的社会性角度来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和集体的关系上——孔子的方法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仁爱思想,认识个体、集体、社会,处处体现人文关怀。
三人行,必有我师(人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请求崇善)。(《述而》)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以周围的人),人将拒我,如之何拒人也?(《子张》)(相互间的友好,以贤相待)。
出于“仁爱”在“我”与他“人”相对举时,孔子首先惕惕于心的是“我”之局限,“我”之贤与不贤:“我”是不足的,因而“我”也不是绝对的,是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里仁》)将是“我”在面对他人时永远的姿态。孔子所以时时“虚”我,孔子认为,人都有不完善不全面的地方,因而,他提出了“克己”(消极的)的修身(积极的)。这种不完善和不全面对人与他人即个体与集体产生了对立的矛盾,孔子要求用“仁爱”的思想和观念来“克己”来修身,这样就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当今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样的积极的作用。(孔子十分强调了个人主体与他人客本的关系,必须克服个人主体的“恶”,而与整体的社会体相融合)。孔子要求“克己”要求“虚我”,强调社会整体性,人类体性,这里孔子为他人留下的是一个美好的空间,给别人开辟的或预留的了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场所,(给人方便,自己方便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非常好的证实)即是说,不虚空我己,便无以接纳他人,“克己”是为容纳他从,“克己”是“爱人”的前提,而“爱人”则是“克己”的直接目的,“爱人”的目的也是为自己实现人生目标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空间。
我们要真正了解个性发展,就必须从本质上认识,在深刻了解以后,我们可以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仁”的本质和真谛。仁的真谛是在对“仁、“智”、“圣”内含的学习和对他人的了解的认识中创造出来,并以对他者为已任,以他者为指归,是谓之“仁”,谓之“爱人”。孔子十分强调了对象的重要性。因而,他又说:“仁”者,人也,二人为“仁”表明的也就是这一深刻的道理。孔子认为:“仁莫大于爱人”,爱人是特指对象,这个对象不是个别,而是整体的人类,还有自然。“爱人”不因其表现或实现方式有差而改变其本
质,“爱人”就是爱人,就是主体对于他者和社会的无私的责任和奉献。就是为他人和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人既为人,那么人即“为仁”,这就是说,人在社会,就要求人为社会承担起人作为社会之人对社会的责任。人人都在对他人和社会尽自己的责任,没有责任感的人其个体的发展也将是不能实现的。孔子这种以“仁爱”为中心,“推己及人”的“仁爱”本质,对于我们处理自我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
>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