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利观的名⾔
1.有关义利观的名⾔
利益使⼀些⼈⽬盲,使另⼀些⼈眼明。
——拉罗什夫科【法】我们的欲望,把长虹绚烂的⾊彩,借给了只不过是云雾的⼈⽣。 ——泰⼽尔【印度】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
——骆宾王【中】当功名⼼认为伟⼤和荣誉只在于获得新的知识,⽽抛弃使⼈贪婪的不纯洁动机的时候,⼈们就会感到幸福。 ——圣西门【法】功名⼼对于伟⼤的历史⼈物的活动可能是⼀种刺激,但多半是⼀种障碍。
——斯⼤林【前苏联】好利者逸出于道义之外,其害显⽽浅;好名者窜⼈于道义之中,其害隐⽽深。 ——洪应明【中】好名⽽⽴异,⽴异则⾝危。
——林逋【中】。
2.读论语中有关教育、义利观的句⼦的⼼得
孟⼦积极肯定了⼈皆有物利需求,认为这种物利需求从根本上说是必然的,合理的。
“⼝之于味也,⽬之于⾊也,⽿之于声也,⿐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尽⼼下)“民⾮⽔⽕不⽣活”(尽⼼上),美⾊和富贵呢,则皆是“⼈之所欲”(万章上)。
他认为,对于⽣存着和需要⽣存着的⼈来说,有些需求是不可或缺的,有些是⼈所共同的:“饥者易为⾷,渴者易为饮。”(公孙丑)“⼝之于味也,有同耆焉;⽿之于声也,有同听焉;⽬之于⾊也,有同美焉。”
(告⼦上)“⼈之于⾝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
⽆尺⼨之肤不爱焉,则⽆尺⼨之肤不养也。”(告⼦上)因⽽当政者要顺着民众的需求,使他们丰⾐⾜⾷、安居,“与鱼鳖不可胜⾷,林⽊不可胜⽤,是使民养⽣丧⽆憾也。
养⽣丧⽆憾,道之始也。”(梁惠上)。
3.形容利观句⼦,描写利观句⼦有哪些
义动君⼦,利动贪⼈。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列传》。这两句⼤意是:正义能感动有道德的君⼦,财利能打动有贪欲的⼩⼈。以儒学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化推祟⾮功利性,“喻于义”者是君⼦,“喻于利”者是⼩⼈是我国社会的传
统观念。西⽅⽂化则强调极端功利主义,认为追求个⼈利益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对我国的传统⽂化应该进⾏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认识,作为后代的继承者,应该根据具体的时空环境对传统进⾏创造性的整理与转换,树⽴社会主义的义利观,以重铸符合国情的中国政治⽂化精神。
南朝宋史学家范晔《后汉书·班固列传》
正义是⼈类最⼤的利益。利益名⾔
美国作家韦伯斯特
⼈总是先顾⾃⼰的利益。
马⾥亚特
4.践⾏孔⼦义利观的名⼈故事
义利问题是⼈类社会关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分配的⼀个重⼤问题,因此,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以不同⽅式对此进⾏的不同讨论,这就是有名的义利之辨。
现略举数例如下,以见⼀斑。1.墨⼦的“兼相爱,交相利”。
孔⼦主张爱⼈,墨⼦也主张爱⼈,但孔⼦主张爱有差等,墨⼦主张爱⽆差等;孔⼦主张仁,墨⼦也主张仁,但孔⼦的仁是爱有差等的仁,⽽墨⼦则主张兼爱的仁。这是他们思想上原则件的区别。
墨⼦不赞成孔⼦的推⼰及⼈,⽽主张爱⼈如⼰,主张利他,主张公利,反对私利。他认为,义就是利,义利是⼀致的,都是
为天下⼈所亨受的。
墨⼦说“义,利也”,这个利就是“国家百姓⼈民之利”,⽽不是私⼈之利,所以他主张“仁⼈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他认为爱不是空的,爱的实际内容就是利。
仁者爱⼈,主要就表现在为天下⼈谋利,不做妨害⼈民利益的事。他特别反对浪费,主张节约,⽽节约⼜不是寡欲,主要是为了能经常满⾜基本⽣活的需要。
可见墨⼦的思想境界很⾼,可惜曲⾼和寡,不是当时社会⼀般⼈所能接受的。2.荀⼦的“义与利者,⼈之所两有也”。
荀⼦既重视义,也重视利,认为义利⼆者乃⼈之下可或缺的常情。但在实⾏中,对义利⼆者,荀⼦也是把义放在第⼀位,所以他说:“好利恶害,是君⼦⼩⼈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
那么“其所以求之之道”异在哪⾥呢?异就异在君⼦以义在先,⼩⼈以利在先。所以,荀⼦⼜说:“不学问⽆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者也。”
上⾯讲的是个⼈,⼤⽽⾄于就⼀个国家⽽⾔,亦然,那就是“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以上继承了孔⼦儒家思想并在唯物主义⽅⾯有所发展的思想家荀卿关于义利的观点和孔⼦的观点⼤体相同,且更为明确。
3.盂⼦的“王何必⽈利,亦有仁义⽽已矣”。盂⼦继承了孔⼦的义利观,但更发展了孔⼦重义的思想,甚⾄回避⾔利,有点过头。
梁惠王问盂⼦:“叟,不远千⾥⽽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听到利字很反感,⽴刻回答说:“王何必⽈利,亦有仁义⽽已矣!”孟⼦尖锐地⽤“仁”“义”把梁惠王提出的“利”顶回去,表⾯上看似乎盂⼦只要仁义,不要利,很迂腐。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实际情况作些了解,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盂⼦并⾮“⽆的放⽮”,也不能说是迂腐。
当时朝政腐败,国与国之间相互争夺,战争频繁,⽥园荒芜,民不聊⽣,正像盂⼦所说的那样:庖有肥⾁.厩有肥马,民有饥⾊,野有饿莩,此率兽⽽⾷⼈也。兽相⾷,且⼈恶之;为民⽗母,⾏政不免于率兽⽽⾷⼈,恶在其为民⽗母也?⼜说:狗彘⾷⼈⾷⽽不知检,途有饿莩⽽不知发;⼈死,则⽈:“⾮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杀之,⽈:“⾮我也。兵也。”
……这是⼀幅多么凄惨的民不聊⽣、饥寒交迫、死亡相继的、令⼈⽬不忍睹的暴政图啊!在这种惨痛的情景前,孟⼦⼤声疾呼⾏仁义,有何可厚⾮呢?!孟⼦讲的仁义不是空话,⽽是有内容的,⽤现在的话讲,盂⼦说的仁义实相当于实⾏开明政治以解救⼈民于苦难。孟⼦提倡的仁义的实际内容,就是仁爱的(仁)、公平合理的(义),对⼈民有实际利益的⾏政措施。
这个措施,且看盂⼦⾃⼰是怎样说的:不违农时,⾕不可胜⾷也。数罟不⼊池,鱼鳖不可胜⾷也。
斧⽄以时⼊⼭林,村⽊不可胜⽤也。⾕与鱼鳖不可胜⾷,树⽊不可胜⽤,是使民养⽣丧死⽆憾也。
养⽣丧死⽆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者可以⾐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其时,七⼗者可以⾷⾁矣。百亩之⽥,勿夺其时,数⼝之家可以⽆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者⾐帛⾷⾁,黎民不饥不寒,然⽽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是⼀幅多么令⼈兴奋的古代民乐图啊!这幅图就是盂⼦提出的仁义措施的结果。孟⼦这⾥反对的利是指什么呢?这个利就是指的“王何必⽈刊”的利,其内容和结果就是孟⼦说的“庖有肥⾁,厩有肥马,民有饥⾊,野有饿莩”,就是“上下交争利,⽽国危矣”。
仁
盂⼦在这⾥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对⽐的⽅法,⼀⾯⽤造福于民的“仁义”,⼀⾯⽤反对残害⼈民的所谓“利”,来告诫政治上不清醒的梁惠王,望他改过,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他这样讲是有道理的。可见孟⼦对梁惠王的告诫,思想很清楚,实现起来才真有利,并⾮空话。
这就是孟⼦关于义利之辨的见解。4.董仲舒的“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准也不能否认⼈要吃饭才能活下去,别的可以说谎话、空话,只有吃饭问题总得说实话。因此毫不奇怪,即使信神信⿁的董仲舒也不得不说:“天之⽣⼈也,使⼈⽣义与利。
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
在最实际的吃饭问题上,他就不得不承认“利以养其体”、“体不得利不能安”,但涉及到抽象思维问题(例如仁义道德等),他就信⼝开河、语实“疏阔”了,“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就是明证。且看南宋的叶适是怎样批评这句话的。
他说:仁⼈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此语初看极好,细看全疏阔。古⼈以利与⼈,⽽不⾃居其功,故道义光明。
后世儒。
5.孔⼦的义利观及其现代价值
孔⼦之义利观义,"义者,宜也"(《中庸》),便是"适宜"的意思,后来则代指⼈类社会活动和⼈际关系中应当尊循的最⾼原则和应当追求的最⾼道德;利,是指能满⾜⼈类⽣活需要的利益和功利,这概念出现得很早。
义利问题是中国古代道德理论中的⼀个重要问题,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对国家、政治、经济、伦理及社会风尚都具有⼗分重创要的作⽤。⼏千年来,历代思想家对它进⾏了反复讨论。
诸⼦中,法家提出了"贵利轻义"主张;道家以既超道义有超功利的态度来看待义利;⽽墨⼦既不是重义轻利,也不是重利轻义,⽽是义利合⼀,志功;⽽儒家创始⼈孔⼦提出了"重义轻利"(或者说"先义后利")思想。孔⼦提出了"君⼦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孔⼦⼀⽅⾯继承了春秋中期晋国⼤夫丕郑、⾥克的观点,也认为"义以⽣利",所不同的是孔⼦强调⾏义要符合礼的规定,孔⼦说:"礼以⾏义,义以⽣利,利以平民,政之⼤节也。
"(《左传》)认识到利益是使⽼百姓的重要因素,治国安民不能忽视利益的取得。就社会⽽⾔,孔⼦并不否认功利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
《论语·⼦路》⾥,孔⼦在进⼊卫国时,曾和冉有说过⼀段在"庶"(⼈⼝兴旺)、"富"(⽣活富裕)、之后进⾏"教"(教育)。由此可见,孔⼦肯定了实际功利对于社会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另⼀⽅⾯,在义利关系上,孔⼦⼜明显表现出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思想,孔⼦说"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符合道义,取之⽆妨,这叫做“义然后取'(《论语·宪问》。
在孔⼦在与⼦贡谈论⾷、兵、信、三者孰为重时,孔⼦以信为第⼀,认为“民⽆信不⽴'(《论语·颜渊》)。⾜⾷和⾜兵体现了功利追求,⽽民信则属于道德追求的范围,这段话是⼦贡以⾮此即彼的极端形式,要求孔⼦在义利之间做出选择。
在这种对⽴下,孔⼦将道德追求置于优先于利的地位。⼀⾔以蔽,我们不难发现"重义轻利"是适合我们现在社会的义利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和⾦钱的关系问题明显的凹现出来了。正确看待和处理义和利的关系问题,是⼀个很⼤的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做⼈、⽴⾝的⼤事,我们应当⾼度重视。
孔⼦所说的"见利思义",有助于启迪社会成员在这⽅⾯做出正确的道德取向。尽⼈皆知,当今社会"拜⾦主义"蔚然成风,"物欲横流"势不可挡。
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应是去规范,也就是如何让它'理性'。⽽我们完全可以鉴借孔⼦的"重义轻利"来近⾏调节。
孔⼦的义利观显然是⼤题⽬,不才所学甚浅,故再引卫君翰兄⼀⽂,该⽂观点新颖,见地颇深,今摘录
如下—— 举⼀些论语中的例⼦,简要说明⼀下孔⼦思想中的义及义与利之间的关系。⾥仁篇,⼦⽈:君⼦之于天下也,⽆适也,⽆莫也,义之于⽐。
君⼦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定的主张⾮要怎样不可,也没有⼀定反对的事情,⼀切⾏事只求合于义。这章直接说明了义是君⼦对于⼀切天下事物的⾏事衡量标准,⽽且这个标准不是固定的,⽽是会改变的。
述⽽篇,⼦⽈:德之不修…闻义不能徒…是吾忧也。知道义了之后,还不能修正⾃⼰的⾔⾏以求合于义,是我害怕忧虑的啊。
颜渊篇,⼦张问崇德辨惑…徒义…知道义了之后便修正⾃⼰的⾔⾏,以求合于义。以上这两章说明义由知⽽来,⽽且因为知有所增加改变,义也会随之变化。
⾥仁篇,⼦⽈:放于利⽽⾏,多怨。⼀切⾏事以求利为⽬标的话,容易招致他⼈的怨恨。
(另解为⾃⼰⼼中容易产⽣怨恨)宪问篇,⼦路问成⼈….见利思义…利益当前必须要想到义。(亦即义然后取)季⽒篇,孔⼦⽈君⼦有九思…见得思义。
见有所得必须要想到义(亦即义然后取)宪问篇,⼦问公叔⽂⼦于公明贾…义然后取,⼈不厌其取。⼦⽈:其然?岂其然乎?公叔⽂⼦对于合于义的东西才拿取,所以别⼈不觉得他真的有拿取。
孔⼦说:这样吗?真是这样吗?⾔下之意为孔⼦不太相信公叔⽂⼦已经真的做到此⼀境界了。述⽽篇,⼦⽈饭疏⾷…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经由不义⽽来的富贵对我⽽⾔只像是天边的浮云⼀般。意为看看就算了,怎么也不可能会想要去拥有它的。
⾥仁篇,⼦⽈:君⼦喻于义,⼩⼈喻于利。君⼦了解义,⾏事也以义为标准。
⼩⼈了解利,所以⾏事易追逐利益。卫灵公篇,君⼦固穷,⼩⼈穷斯滥矣。
君⼦固然也有穷困之时,但不⾄于像⼩⼈⼀样,⼀旦穷了就放滥横⾏。意为君⼦重义,不像⼩⼈⼀般因穷困便⽆所不取。
以上七章说明义与利之间的关系。⼦路篇,⼦夏为莒⽗宰。
问政。⼦⽈:…⽆见⼩利…见⼩利则⼤事不成。
⼦夏问为政之道,孔⼦说不要只注意⼩利,只追逐⼩利就难成⼤事。意为不因取⼩利⽽失⼤事能带来的⼤利,这是义。
泰伯篇,天下有道则见,⽆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道,富且贵焉,耻也。
天下有道,就应该表现⾃⼰的才能(是义);天下⽆道,就应该隐藏起来(是义)。在有道的国家⾥,贫穷且地位低下是⼀种耻辱(也是义);但是在⽆道的国家⾥,⼤富⼤贵也是耻辱的啊(还是义)。
此章充分点出君⼦应该要能掌握义的原则来决定个⼈的进退,⽽⾮⼀昧地追逐富贵及利益。请注意孔⼦并未指出隐之后要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