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释义
“仁义礼智信”释义
在东汉公元79年的白虎观会议上,被正式确定为我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仁谊(通义)礼知(通智)信五常之道”,是我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作为我国传统价值观念的总纲和根本,牵动、影响和辐射着我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和道德规范体系,推动着我国传统社会思想道德的教化与进步。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至春秋时期,是“仁义礼智信”五个德目被分别提出和确立的阶段。
“仁”的提出,最初与氏族宗族血缘关系相连,主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其完整思想首先是由孔子阐释和传播的。
“义”最初的含义,既指仪表和风貌,也指适宜和正当,后来泛指一切道义,其作用是维持社会秩序。
“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的一种宗教仪式,经过儒家的改造,其内容由单纯的习俗仪式发展成规范婚姻、血统、长幼、尊卑等关系的行为准则,并逐渐制度化、法律化。
“智”最初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判断迅速准确,后来被春秋时期的儒家赋予明辨是非善恶、自知知人等道德内涵,予以倡导。
“信”最初是指祭祀上天和先祖时诚实不欺、不敢妄言,后来逐渐摆脱其宗教彩,特别是经过春秋时期儒家学者的倡导,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道德规范。
首先把“仁义礼智”四德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的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在《孟子》一书中,“仁义礼智”四德作为一个整体提出。同时,孟子还提出了“孝悌忠信”四德整体德目,要求人们“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孟子·梁惠王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