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建设规划
( 2006—2010年)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正在加速学科的综合化、 人才的复合化、 专业的融合化和英 语人才需求的多元化, 英语人才由单一语言型过渡到语言型和复合型并存的局面。 培养复 合型的英语人才,在英语教育中既传授英语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又拓宽知识面,增加 外交、外贸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不仅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遵循的基 本原则,而且符合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培养的方向性改革。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 会的需求,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推进“科教兴国”和“科教兴渝”战略,结合本专业实际, 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发展总目标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面向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加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外语专 业面向 21 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深 化教育教学改革,
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地处 三峡库区的区域优势,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切实提升学生的师范能力和技能水 平,加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发展总目标 以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规划为依据,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努力提高科研 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改善教学条件,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把规范教学过 程作为专业建设的保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专业建设的根本。立足渝东南,服务重庆, 面向西南,以培养能够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的中学英语教师和参与经济建设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稳步发展,开拓创新,使英语专业建设水平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发展和提高。
(三)基本思路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的实际需求,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经 济建设主战场;加快教学基础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融为一体;通过对已有教学改革成果 的
集成、整合和深化,做到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合理、课程体系更优化、教学内容更精
练、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先进;注重突出教育教学改革的系统性、综合性、整体性和时 效性,构建出一个适合本专业学生实际的教学体系,形成自身的育人特。
二、专业建设的具体目标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中学英语教师和服务经济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英语教学的 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人文修养;了解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和最新成就;具有 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掌握基本的科 研方法,具有用一门第二外语进行阅读的初步能力;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业务素质、 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以及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较强的教师职业能力、使用计算 机操作和图书情报资料检索能力。
(二)专业发展目标
1. 以普通师范英语本科专业为主, 适度发展非师范英语本科专业。 根据重庆市人才供 需
情况、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本专业的办学潜力,在 2007 年增设英语(非师范类)本科专 业,在 2008年增设英语本科专业 (翻译方向),在 2010年增设英语本科专业 (法律方向), 完善专业结构,实现英语专业的协调发展。
3.提升专业办学水平,争取将英语专业立项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力争尽快实现本 专业与市内外本科院校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
(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2010年,本专业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达到 21 人,平均每年新增 2 人;具有研 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 27 人,平均每年培养或引进 3 名博士、硕士,使 本专业教师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基本合理。
根据学校《“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继续做好教学和学术骨干教师的培养选 拔工作,争取 2 是多少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成为校级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 从本专业教师教 学和学术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本专业教师分成学术骨干、教学带头人、优秀主讲教师三个 类别进行培养。
(四)学生发展规模
遵循“注重质量,适度发展”的原则,每年招生人数稳定在 滴答滴答歌曲200 人左右。到 2007年, 招生人数控制在 1000人左右,其中英语专业(师范类)普通本科 950 人,英语专业(非 师范类)普通本科 50 人;到 2008年,招生人数控制在 1100 什么是证券人左右,其中英语专业(师 范类)普通本科 950人,英语专业(非师范类)普通本科 100 人,英语本科专业(翻译方 向)50 人;到 2009年,招生人数控制在 1200 人左右,其中英语专业(师范类)普通本 科 1000人,英语专业(非师范类)普通本科 100 人,英语本科专业(翻译方向) 100人; 到 2010 怎样改qq密码年,招生人数控制在 1300 人左右,其中英语专业(师范类)普通本科 1000 人, 英语专业(非师范类)普通本科 100 人,英语本科专业(翻译方向) 100 人,英语本科专 业(法律方向) 100 人。以上学生规模规划均未考虑“专转本”因素。
(五)课程建设目标
2006—2010 年,建成 2-3 门校级重点课程,并力争使 1 门课程成为市级精品课程; 争取 2-3 门专业主干课程立项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确保专业选修课的开出率达到 100%,
完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按方向设置,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坚持开出的专业必修课和 选修课都有完整的教学大纲,严格教学进度计划的执行。
(六)教材建设目标
1.到 2010年,本专业所有课程选用高质量的、最新的优秀教材的比例达 100% ,尤 其重视选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和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优秀教材。
2他___了作文500字作文.针对区域特点,编写一套专业选修课方面的特教材,突出专业优势。 3.“十一五”期间,结合选用教材编写与之配套的辅导书和习题集 3—5 部,提高教
学的实际效果。
(七)学术科研目标
2006年— 2010 年,针对本专业教师科研水平较低的情况,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开展 科学研究,立项 5—10项校级科研项目;适应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立项 2—3 项校级教 改课题;在以上研究课题出成果的基础上,立项 2— 3 项国家级、市级科研、教改项目; 鼓励学生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在教师的辅导下,发表科研论文的学生数达到 10%。
(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
1.到 2010 年,建成 40个教学实习基地,满足本专业学生教学实习的需求。
2.到 2010年,在涪陵区内建成 5—10 个教学见习基地,保证学生教学见习的需求。 3.根据学生发展的规模,新建 3— 5 个语言实验室,并对现有语言实验室不断更新, 提高使用效率。
4.规范英语俱乐部等学生社团,依托社团举办丰富多彩的与专业相关的第二课堂活 动,发挥它们在专业教育中的作用。
三、实现专业建设规划的措施
(一)加强专业建设的领导工作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合格 人才的重要工程。科学规划专业建设,是专业求发展、成特的战略任务。因此,必须加 强对专业建设的领导,把专业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首先,成立由主要领导、专家、教 研室主任组成的专业建设规划论证小组,负责英语专业建设的规划和实施;其次,根据学 校的情况与自身的办学实际和发展潜力, 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需要, 准英语专业未来 几年中在学校专业结构中的位置,合理定位专业发展的方向。第三,在学科建设、专业建 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到组织有保障,措施 有落实。
(二)改革专业培养方案
继续深化“学程分段, 方向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基础阶段强调专业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的训练,增设朗读课程,开展 Workshop Talk Show英语电影配音、朗诵比赛、 即兴演讲比赛、口译比赛和辩论比赛等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 力。在高级阶段分流培养, 开设富有特的专业方向课程, 如高级翻译、 翻译理论与实践、 跨文化交际、交际心理学、公共关系学、文秘英语、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 等,并积极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切实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 针对本专业教师数量较少,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比例较高,学 术科研水平较低、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的实际情况,拟采取以下措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