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轩读印——汉代官印(下)
容轩读印——汉代官印(下)
容轩读印——汉代官印(下)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委员会委员 容的部首 杨勇
东汉前期官印同西汉晚期、新莽时期的印文风格是一脉相承的,印章呈方形,印文为规范的缪篆,字形方正,笔画匀整,镌刻精致,风格平正厚重。章法构图上,已不同于西汉印文与边框距离较远的处理方法,而开始冲边就笔构形。此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官印,有以“朔宁王太后玺”为代表玺印,有印风多元的将军印,有以赐匈奴印为大宗的少数民族官印。
东汉后期的官印,虽然少数印章还力图保持东汉初期的平正整饬之风,但大多数印章已渐显随意粗犷之态。这一时期的官印,包括数量庞大的中下级军官用印都为镌刻而成,印面布局不拘匀称整齐,常出现上面顶边而下部留空的现象,而且刀痕显明,印风爽利。从印文上看,印文常出现笔画的减省、合并现象,也时常出现讹文,印文形体上也不像前期那样方正规范,笔画粗细不拘,且多用方折,有较大随意性。此期官印可看出些许汉末乱世之风,但汉印之沉雄浑穆、朴拙大度之气尚存,只是相对直率随意的成分大些。
总之,东汉时期官印种类多样,极大丰富了汉印的风格类型。值得注意的是,东汉官印文字笔画的起落,多方削而成,这种方削之势后来发展成为笔画中段稍细,而两端呈方角,类似《爨宝子碑》的笔画特点,这是西汉和新莽时期都不曾有过的,这种风格最典型的印章如“广陵王玺”和“汉委奴国王”金印。
广陵王玺
东汉金质官印,龟钮。纵23.7毫米,横23.7毫米。现藏南京博物院。
此印1981年发现于江苏邗江县汉广陵王刘荆墓旁。刘荆,东汉光武帝刘秀第九子。东汉王印中,多为赐给少数民族之印,如“滇王之印”“匈奴王印”等,“广陵王玺”是存世唯一一枚汉代刘姓诸侯王印,汉代诸侯王印,在尺寸、重量和形制上都有严格规定,广陵王玺的发现印证了典籍的记载,弥足珍贵。
此印由高纯度黄金浇铸而成,其龟钮精致,纹饰精美,印文风格与日本出土“汉委奴国王”相近。印文系凿刻而成,刀法稳健,起收笔和转折方正,刀痕十分明显。字法上是典型的汉摹印篆体式,端庄凝重,但又不乏细微的变化。如“玺”字内部交叉笔形成的两个圆点一小一大。
章法上,匀称方正,四字三密一疏,“广”字与“陵”字左竖,“王”字与“玺”字中竖,均在一条垂直线上,印面的布局显得严谨整饬。
汉委奴国王
东汉金质官印,蛇钮。纵24毫米,横24毫米。现藏日本福冈金印公园。
日本天明二年(1782),日本九洲福冈县至贺岛的百姓从地中发掘到此枚金印,后据专家考证,此印系公元57年汉光武帝刘秀赐予日本倭奴王之物,其历史价值不言而喻。清末黄遵宪在光绪三年出使日本时曾见到此印,作诗曰:“博物千间广厦开,纵观如同宝山回。摩挲铜狄惊奇事,亲见委奴汉印来。”
此印显然为凿刻,笔画起收处多有顶笔,锋棱毕现,刚劲挺拔而不失浑厚。章法上,“汉”字独占一列,尽显大汉威仪。“委奴国王”四字等分印面,紧凑匀称,“王”字笔画少,整方印由此变的疏朗透气。此印制作工艺极其精美,印文遒健茂美,刚健雄强之感扑面而来。
朔宁王太后玺
东汉早期金质官印,龟钮。纵24毫米,横24毫米。现藏重庆市博物馆。
此印1954年于陕西阳平关出土。《后汉书·隗嚣传》载:“建武七年(31)公孙述以隗嚣为朔宁王。”隗嚣,字季孟,天水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新莽末年,隗嚣起兵应汉,据天水、武都、金城等地,后助刘秀讨赤眉军,又叛降占据蜀地的公孙述,得到公孙述的“朔宁王”封号,后建武九年(33)隗嚣为汉军所败,忧愤而死。据罗福颐先生推断,光武帝征伐隗嚣,嚣带着家眷出逃西域,其母可能在逃亡途中劳瘁致死,故葬于陕西阳平关附近。
此金印制作工艺精美,风格庄重,印文是东汉初的标准样式,方峻挺拔,篆法严谨。“朔”字使转含蓄灵动,“宁”字结体缜密,“王”字刚健劲挺,“太”字化圆转为斜笔,“后”字极富笔意,“玺”字密而不塞。章法上,六字均分印面,“王太”二字最疏。“宁”字与“玺”字外框皆挺直,且左右形成呼应。此玺制作精美,篆法纯正,全印严整有序,又不失变化。
关内侯印
东汉早期金质官印,龟钮。纵24毫米,横24.5毫米,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商鞅变法于秦,定军功爵二十级,其中十九级为关内侯,二十级为彻侯。汉承秦制,唯避武帝讳,将二十级彻侯改为列侯。列侯有国,于封邑食其租税,以地名为候号;关内侯有侯爵
无国邑无侯号,寄食关中之地。《后汉书·百官志》:“承秦赐爵十九等,为关内侯,无土,寄食所在县,民租多少,各有户数为限。”关内侯虽“无土寄食”但可直接面见皇帝参廷议政。
此印笔画粗壮,字口刚健斩截,“关”字参以隶意,体态宽博而不显臃肿。“内”字笔画稀少又呈半包围结构,结字疏朗,与“关”“侯”紧密的布局形成疏密对比。“侯”字转折斩钉截铁,极为刚健。“印”字端庄方正,敦厚稳重,末笔曳尾保留西汉印文遗风。此印配标准缪篆,篆法纯正,结体在平正中蕴古拙之趣,印风方正大气,在传世众多的关内侯印中颇具代表性。
琅琊相印章
东汉初期银质官印,龟钮。纵25毫米,横25毫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载,建武十五年(39)封刘京为琅邪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传六世,国除。至建安十一年(206)复立刘熙为琅邪王,在位十一年。《汉书·百官志》:“皇子封王,其郡为国,每置傅一人,相一人。”汉景帝以后定制王国丞相曰“相”,授银印。此印为东汉初琅邪王国丞相之印,且为现存仅见王国银质相印,其历史价值不言而喻。
此印凿刻而成,用刀沉稳劲利,起收处上下顶刀痕迹明显,印风朴茂敦厚,结体平正端方。
此印笔画粗阔宽壮,近于满白文,留红处如繁花满眼,使整个印面显得分外精神。“章”字体形纵长,独占一列。章法上,开始冲边就笔构形,从而使得印面气势饱满。
汉匈奴恶适姑夕且渠
东汉晚期铜质官印,羊钮。纵24毫米,横24毫米。现藏天津博物馆。
汉代颁给匈奴官印,有音译的匈奴语官号或汉语官号两种,此印为匈奴语汉字译音的官号名称。恶适,为左、右之类修饰“姑夕”的词。姑夕,为部落名,《汉书·匈奴传》:“乌桓击匈奴东边姑夕王,颇得人民。”且渠,为匈奴二十四长之一,《后汉书·南匈奴传》记匈奴异姓大臣于左右尸逐骨都侯下有“其余日逐,且渠,当户诸官号,各以权力优劣,部众多少为高下次第焉”。赐印匈奴是汉朝斗争与怀柔相结合的的一部分,对安抚匈奴、保证北疆的安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印用刀因势利导,自由娴熟,体现了古人用刀如笔的高超境界。笔画上,起收笔不露圭角,接笔处方圆兼备,中段多有提按,充满了笔意。结体方正稚拙,“适”字“啇”部首横错开“恶”字的心部,极见匠心;“且”字两笔不与左右两边相接,显得空灵稚拙。章法上依字就形,
没有明显的界格通道,略有大小及错落变化,貌似漫不经意,实则独具巧思。此印用刀、结字、布局皆堪称经典,学习汉印之变化者,当细细揣摩此印。
武猛都尉
东汉晚期官印,龟钮。纵22.5毫米,横22.5毫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都尉,秦朝初置,本名郡尉,佐太守掌管军事又负责治安工作,秩比二千石。东汉刘秀罢内陆各郡都尉而由太守统管,边郡仍保留都尉,但实行分部管理。瞿中溶考《后汉书·何进传》注云:“武猛都尉谓有武艺而勇猛者,取其嘉名,因以为官也。”
此印凿刻经意,平直大方,笔画等信息保存相对完整,不同与一般“将军印”的荒率风格。印文粗壮雄厚,篆法平正工稳,“武”字取横势,“猛”字方刚斩截,“都”字体势宽博,全印众多点画各具情态,神采焕发。因边缘的磨损等原因,印文数处笔画都冲出印面,使得印面密而不塞。
仓内作
汉铜质官印。纵81毫米,横34毫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先秦两汉时“仓”“库”有别,仓用于储藏粮草,库用于储藏车马兵器,皆关乎生死存亡,故从中央到地方,皆设有管理粮仓的“仓官”,如仓令、仓长、仓丞、仓内作等。“内作”本指宫内作坊,“仓内作”当是主管粮食加工的官吏。
此印为无边的朱文印,体型硕大,由于无边朱文印这种特殊的形式,字的线条构成了印边。印文结体存隶意,如“作”字的单人旁即采用隶书写法。“仓”字顶部两斜笔左长右短,下横变为弧形,形如仓顶。“内”字外框方整,与横画交接粘连处呈圆厚的点状,增加了整方印的厚实感。此印线条细劲,横平竖直,结构方正,加之汉朱文官印本身并不多见,此印经过历史的洗礼,线条斑驳而富有质感,对于我们在篆刻中塑造线质多有启发。
汉印是古代印章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达到的最成熟的阶段,它以其端庄平和、庄重典雅、堂堂正正的风貌,成为后世印人心摹手追的典范。清代徐坚在《印戋说》里说:“汉人作印,无所谓章法、刀法,而法自在有意无意之间。”这种“有意无意之间”的法就是自然,就是天人合一。
汉印的风格特征主要取决于官印,“私印必从官”,私印的风格基本上是追从官印。研究汉印的风格特征,主要是从汉官印入手,从中了解汉印的基本风格及种种变化。汉印以平正为基
调,但平正中蕴含着丰富的变化。汉印在中国篆刻史上的地位,最重要的就在于它确立了一种范式。可以说,后世篆刻艺术正是在汉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汉印的篆法、结构和章法也成为最基本的技篆刻法。后世大多数有成就的篆刻家都曾以临摹汉印作为入门的途径,明清篆刻流派的创新,也往往是从汉印作品中得到启示,触发了创作的灵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