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宅、村、桥、浜、塘、泾、港、埭、湾、里、圩、舍(作者:陆新蕾...
上海的宅、村、桥、浜、塘、泾、港、埭、湾、里、圩、舍(作者:陆新蕾)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上海特地名
蕴含怎样的历史文化信息
文 | 陆新蕾
地名中的通名一般指代某一类地理实体的类型(如“虹口港”的“港”),它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密不可分,有着极具地域特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地名的历史层次和文化的历史层次往往能够互相印证(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
在上海地名中,特通名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全国其他地区也有,但在上海地名总数中占比较高的通名,如“宅”;第二类是极具江南特且其他地方较少见的通名,如“浜”“厍”等;第三类是一些生僻的通名,如“泐”,有些未必上海或江南特有,但值得一提,如“槎”。多数关于地貌的通名往往同时作为聚落名使用,如大金更(埂)、罗泾等。笔者主要以上海地区的村落通名为考察对象,以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村名图层的数据为依据(共收录21世纪初全国390余万个以自然村为主的农村地名,其中上海地区涵盖1.4万多个地名)展开分析和论述。
此数据并不完整,也不完全准确,但大致可反映上海和全国地名通名的分布情况。
上海排名前12位的村落通名(及其占比)分别是宅(22.73%)、村(17.62%)、桥(6.98%)、浜(6.98%)、塘(4.51%)、泾(3.72%)、港/江(3.38%)、埭(3.29%)、湾/弯(2.24%)、里(2.15%)、圩/于(2.06%)和舍/厍/沙(1.83%)。“村”作为一个在全国普遍使用的村落通名,在上海的高占比和近几十年来较大范围的自然村改并行政村相关,新设的行政村多遵循“某某村”的命名模式。多数村落通名前都冠以姓氏,最普遍的模式是“姓氏 家 通名”。上海地区所有地名中带“家”的占比高达46%,排名前12位的姓氏分别为王、张、杨、陈、陆、朱、金、沈、徐、周、李、顾。由于“王”的吴语白读音与“杨”相近,杨姓比例高很可能是一些地方把“王”写作“杨”。排名前12位的村落通名中,8个与水相关,是上海水乡地貌在地名上的反映。许多河流名是叠用的,如沈泾塘、漕河泾港。不少村落通名也会叠用,如李厍里,有时叠用的通名还可能不是同一类地理实体,如金埭港、西吴巷泾。下文选取几个有吴地代表性的通名分作阐释。
【宅】
“宅”是极具上海特的村落通名,全国带“宅”的村落4成在上海。“宅”在本地所有地名中的占
比,以地市为单位,上海最高,为22.7%,第二名的苏州仅为5.3%;以区县为单位,排名前五的区县都在上海,其中浦东和宝山占比均高达45%左右,“宅”的强势程度可见一斑。
【浜】
直到宋代,文献中才出现带“浜”的地名。《广韵》称“浜”为“安船沟”,《集韵》则说“沟纳舟者曰浜”。方言中“浜”又被称作“浜兜”,“俗呼港之不通者曰浜兜”(民国《嘉定县续志》),指只通一头的小河道。直到近代,太湖平原地区百姓出行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船,“浜”类似今天上海居民区的“死弄堂”,一头深入村落供村民停船,另一头连通“浦”“塘”等大河。南宋《吴郡志》中就有关于百姓大量破坏塘浦堤岸“擅开私浜”的记载。全国带“浜”的地名,嘉兴市占比48.1%,苏州市占比28%,上海市占比15.8%,再加上排名第四的湖州市和第五的无锡市,环太湖区域带“浜”的地名占比全国超过97%,最密集的嘉善县超过37%的村落名带“浜”。因此,“浜”是一个有着浓厚太湖地区特的通名。松江区15.6%的村落名带“浜”字,是上海含“浜”量最高的地区。
【塘/浦】
“塘”即“隄也”(《说文解字》),本指堤岸,至今北吴地区民间仍称河堤为“塘岸”。“塘”也被引申为筑有堤岸的河道。池塘一般用“荡”而非“塘”。汉代的《越绝书》记载了吴地关于“塘”的来历:“句践已灭吴,使吴人筑吴塘,东西千步,名辟首。后因以为名曰塘”。“塘”是南方非常普遍的村落通名,上海4.5%的含“塘”量只能排到全国地市的第49位。闵行区是上海含“塘”量(12.4%)最高的地区。
“浦”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文献。“浦”在吴地往往指南北向可通吴淞江的大河,浦与浦之间则开凿“塘”以连通彼此。最迟到宋代,太湖平原已形成了“横塘纵浦”的水系格局:“古人之法,七里为一纵浦,十里为一横塘……因塘浦之土以为隄岸,使塘浦阔深而隄岸高厚(《吴郡志》)”。因此,塘、浦一般是太湖流域仅次于“江”的第二层次的大河。“浦”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福建、广东、上海等地,青浦区(1.1%)是上海含“浦”量最高的地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