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丁”与“花朵”
园丁的意思教育是师生双主体的共同活动,但一些老师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制了他们的创造性,只用“成绩”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多少未来之星糟到扼杀……教育到底为了什么?如何教育?“园丁”与“花朵”的关系该如何?身为园丁的我们值得思考。
1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传统教育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园丁”和“花朵”,“工程师”和“产品”。在“自育”和“他育”,“自律”和“他律”的关系中,则偏重“他育” 和“他律”。这样一来,就把教育过程的双主体共同活动变成了教师单向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吸取知识的过程;把学生为主体的成长过程等同于“园丁”培育“花朵”、 “工程师”设计“产品”的过程。我认为这种观念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没有给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留下多少余地,学生很少有机会开动脑筋质疑提问,这样将教育管理和教师意志放在了第一位,压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生了错位,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不能等同于“园丁”手下的“花朵”, “工程师”手下的“产品”。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主体的人,而不是一个个机械的物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应既有认识活动,又有实践活动。学生在学习中是认识的主体,是实践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也是
教育活动的对象。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积极,不主动,而是我们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逐渐地由自然人转变为机械人。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面向全体学生,才能真正地落实好素质教育。
2 教育是作为“主体人”的发展,而不是作为“手段”的发展
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文中,提出了“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均有助于人的发展”的观点,并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而不是作为生产手段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说明了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是学习和认识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如果我们把人作为纯粹的客体来对待,就不是在发展主体的人,而是在发展“生产手段”,这样学生就成了“工程师”生产出来的“产品”, “园丁”培养出来的“花朵”。
3 教育是创新而不是复制
教育点显性过程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各种知识和技能,但教育的隐性过程是在向受教育者传授前人获得这些知识技能的方法和途径。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能够“复制“知识,而是使知识成为学生的主体能力,运用知识对客观事物进行改造和创新。例如,学生学习数学,
不是为了记住一些枯燥的数字和公式,而是为了运用公式去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语文不是为了记忆一些语法规则和词汇,而是为了运用语言去进行交际,进行创造。如果通过教育,学生不能够自己获得知识,不能够运用、更新,改造知识,只能够记忆知识,复制知识,这样的知识再好也没有意义,也纯属复制和模仿罢了。
4 面向全体,关心尊重每个学生
我们的学生都处于新世纪初期,成长在东方文化的摇篮中,教师应树立起现代学生观,尽可能地多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客观分析每一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天赋为每一个正常的头脑打下了必要的,充分的根基,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创造者。”教师应该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在教学中我们 经常会遇到:有的学生学习一般般,甚至有的科目不能及格,但是在艺术方面有很高的天赋。也有的学生解决能力很强,而表达能力却很差,还有的学生记忆和表达能力很强,逻辑思维能力弱,一遇到计算题就无从下手。由此可见,我们作为教师如果只用“成绩”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那么将会有多少未来之星在我们的手中被扼杀﹗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特殊关注。常言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
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关注和尊重,都获得应有的发展。切不可单看成绩定英雄,应在学生普遍规律的指导下,分析每位学生的特殊性,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让我们的花园“万紫千红,百花齐放,春满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