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释药——煎、服中药汤剂的三大“时间关”与鸡鸣散
药师释药——煎、服中药汤剂的三大“时间关”与鸡鸣散20大时间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1.浸泡的时间
一般来说,中药饮片浸泡的时间长短,应以药材浸透为准,来确定时间,并根据饮片的质地以及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以花、叶、草类为主的,浸泡20~30min为宜;以根茎、种子、果实类及矿石、化石、贝壳类质地坚实的药材为主的,浸泡60min为宜;复方煎剂浸泡30~60min为好。夏日可酌减,冬日可酌加。
2.煎煮时间
经方极效,首重煎煮,如何判断汤剂是否煎好,煎煮时间的长短,极为重要。经方是通过加水量、火候、煎出量来控制汤剂煎煮质量的。
一般所说的煎煮时间是从煮沸后算起的。 汤剂煎煮的时间的长短,与加水量的多少,火力的大小,煎药的次数,中药质地和吸水能力以及中药的特点有关。
凡质地坚硬、气味难出的药物,煎煮的时间以长为宜;质地软松、气味易出的药物煎煮时间则宜短。第一煎(头煎)的煎煮时间较长,第二煎(次煎)的煎煮时间较短。一般煮沸后再煎30min左右即可。应根据方药的功能特点,选择不同的煎煮时间:(1)解表剂:如桑菊饮,银翘散等,此类药多系植物全草或花、叶,质地轻扬、气味辛香,富含挥发油,煎煮太久容易使药物有效成分挥发逸去,降低药效。应用武火,大沸,敞锅速煎,使“气足力猛”协助中药迅速发挥作用。一般头煎15~20min;二煎10~15min。(2)渗湿利尿剂:如八正散、四苓汤等,由于药物味淡,宜用武火煎煮,时间略长些,一般头煎20~25min;二煎15~20min。(3)舒肝理气,调经养血的药物:如四物汤,越鞠丸,左金丸,血府逐瘀汤等,应用文火与武火交叉煎煮。时间略长些。一般头煎20~25min;二煎15~20min。(4)煎煮补中益气的方剂:如四君子汤、生脉饮等,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慢煎,小沸加盖,使药汁浓厚,药力持久。一般头煎30~35min;二煎20~25min。
3.服用时间
古人对汤药的服用时间的问题很早就有探讨。如《本草纲目》载:“病在胸隔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
满而在夜。”《医方论》冯楚瞻又说:“病在上者频而少,食后服;病在下,顿而多,食前服。”可见一般中药汤剂可在早晚各服1次或在两餐之间服,即上午10时,下午3时各服1次。对于不同病情、不同方药又有不同的服法。总的说来,给药时间的确定,应根据病情的需要,尽量发挥药物的预防、作用,减少不良反应为原则。具体说来,可参考以下:
(1)无特殊规定的一般口服药:一日量分2次,于早、晚饭后0.5~1h各服1次。
(2)根据病情、病位确定服用时间:急诊用药则不拘时间,病在上焦的(心、肺部),欲使药力停留较久,宜饭后服;另外病在下焦的(膀胱、肠),欲使药力迅速下达,宜饭前服。(3)根据药物的作用和人体的时间节律确定服用时间:
补益药:一般补益药如生脉散、十全大补汤等宜饭前服,以利吸收。
解表药:及时给予,以免病邪由表入里;如病情许可,发汗解表药于中午以前阳分时间(约11时)给予,可顺应阳气升浮,有助药力驱邪除病的好处。如遇汗难出者,可缩短服药的时间,以利于发汗。
镇静:睡前1~2h给予。截疟药:发作前3~5h给予。
峻下逐水药:清晨空腹给予。
泻下药:遵“日晡人气收降”的理论,入夜睡前给予。但病情重者,不可拘泥于此,当随病情酌定给药时间。止泻药:及时给予,按时再服,泻止停服。
润肠通便药:空腹或半空腹服,以利清除肠胃积滞。
驱虫药:清晨空腹或晚上睡前给予。涌吐药:宜清晨、午前服。因“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此天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宜早不宜夜”。
生津润燥、清暑解热药:不拘时顿服。
咽喉疾患药:不拘时多次频服,缓缓咽下,使药液与病变部位充分接触,迅速奏效。
祛痰药:饭前服,使药物刺激胃粘膜,间接促使支气管分泌增加,从而稀释痰液,便于排痰。平喘药:在哮喘发作前2h给药,才能使药物起效制喘。
健胃药:用于开胃的宜饭前服;用于消食导滞的宜饭后服。
制酸药:饭前服,以减少胃酸并增强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以缓和对胃粘膜的刺激。
其实,中药汤剂还有一个疗程(服药时间长短关)的问题有待解决。
鸡鸣散《类编朱氏集验医方》
“鸡鸣”,是指服药的时间。以时间命名方剂,是一种中医方剂命名方法。比如二至丸,是以采用时间名命的。而午时茶、鸡鸣散则是以服用时间名命的。
出处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一书, 脚气门称日:“鸡鸣散,治脚第一支药,不问男女皆可服。如人感风湿,流注脚足,痛不可忍,用索悬吊,叫声不绝,筋脉肿大。槟榔七枚,陈皮、木瓜各一两,吴 茱萸二钱,桔梗半两,生姜和皮,半两,紫苏茎叶三钱,右为粗末,分作八服,隔宿用水三大碗,慢火煎, 留碗半,去滓,留水二碗,煎滓取一小碗,两次以煎相 和,安顿床头,次日五更分二三服。只是冷服,冬月略温亦得,服了用饼饵压下。如服不尽,留次日渐渐吃亦可。服此药至天明,大便当下一碗许黑粪水 ⋯⋯淮头老兵方”
注解:
(1)中医“脚气”一说,古已有之,唐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云:“此病发,初得先从脚起,因即胫肿,时人号为脚气。”大约是一种风湿性疾病。后来古人之“脚气”越来越少见,与现代医学所说的脚气病与脚气不同。
现代医学:脚气病是由于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这个疾病一般会引起这种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甚至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上称为维生素B1缺乏病。脚气是癣病中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按主要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水疱鳞屑型、浸渍糜烂型及角化过度型。
(2)湿性脚气第一方药,不问男女皆可服。如感风湿流注,脚痛不可忍,筋脉浮肿者,并宜服之,其效如神。
(3)服用时间特殊:五更鸡鸣报晓乃阳升之时,阳升则阴降,而且五更即寅时,借寅时旺盛之肺气,肺和大肠相表里,顺势逐水浊湿:空腹药方易于发挥药效.可使寒湿之邪随阳气升发从大便而散。所以可见天明时有黑便排出,此非瘀血,是肾所受寒湿毒气从大便排出。因此,此方名鸡鸣散。药要冷服,这是一种从治法。
另外,午时茶。也是以服用时间名命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