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衡王府高唐王朱厚煐
从1499年第一位衡王朱祐楎就藩青州到最后一位衡王朱由棷1646年被清顺治皇帝处死,在青州世代相传六世七王,前后历经一百四十七年,声势显赫一时。衡王府邸位于青州城中,却在距离王府几十里外圣水峪(今上院村)大兴土木,留下了大量文物、遗迹,说明衡王府与圣水峪渊源颇深,那么圣水峪与衡王世家到底有什么关联呢?
1、衡王府与修真宫
明朝中期以后道教比较兴盛,尤其是明宪宗、世宗对道教更是崇信有加,因此作为皇族子孙的衡王世家亦十分崇奉道教。现存于圣水峪全真道修真宫内的诸多石碑,记载了修真宫自明正德年间到清光绪年间的历史兴衰及其与衡王世家的渊源。《明正德八年(即公元1513年)重修碑》提到修真宫住持张守安“兼充衡府家庙司香烛道士”,反应出当时修真宫与衡王府关系密切,并在1513年的重修中得到了衡王府的大力支持,“建正殿三楹,后殿三楹,神门三楹”,大大扩展了修真宫的规模;另《明万历十六年重修碑》刻有“衡高唐老千岁,命匠鸠工,坛壝焕然,视前尤称大壮”、“衡府官刘继仪□史笔生员刘生才□璋义民官刘克孝”等字样,充分说明了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在高唐王朱翊镶和衡王府的支持下修真宫又一次得以重修,重修之后的修真宫“香火云集,诸众祈祷”,庙貌壮丽,金碧辉煌。再有就是《清嘉庆十二年重修碑》提到“读其碑,知元奉敕重修,明衡府捐银重修”,且本次重修的捐款名单中有“霰士成、霰士孟、霰沄”[1]等人
名单,据查,这三位都是衡王后人。上述碑刻充分反映了衡王府对修真宫的支持,也说明衡王府与修真宫渊源匪浅。府
2、衡高唐王墓
1) 王墓谁属
衡高唐王墓位于弥河镇上院村北龙山之原,依山傍水,坐西朝东,俯瞰弥河水流滚滚,前有青龙白虎二山镇守山门,后有青山翠柏绵延百里,乃上风上水之吉地,龙山之下立有下马牌坊,前来拜祭者至此须下马前行,以示敬畏。大手笔大风水,足见其主人身份高贵地位显赫。
但明朝衡王世家先后有三位高唐王,墓主人究竟是哪个高唐王一直是个谜。据《明史》、《光绪临朐县志》、《民国临朐续志》记载:“衡高唐王墓在礼义社养老院[2]后,今封丘嶐然,周围石墙犹存。恭庶四子厚煐,嘉靖中封,万历四十一年薨,谥“端裕”。端裕嫡一子载墀,未袭封而卒,追谥恭和。恭和庶一子翊镶,万历十六年袭封;翊镶嫡一子常泽,万历四十六袭封,皆无谥,此墓亦不知当谁属也[3]。”因此,墓主人究竟是谁这一历史之谜在“衡高唐王墓志”发现前一直未有定论。
2) 蒙难
沧海桑田,世事变幻,宏伟至斯的衡高唐王墓却在“破四旧”运动中被彻底掘毁。根据《民国临朐续
志》记载,以及上院村90岁老人马云俊、当时的掘墓见证人郭全幸[4]的回忆,我们对衡高唐王墓的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陵园依山而建,西高东低,占地10余亩,围墙东西100米,南北70米。高唐王主墓由夯土堆积而成,高出地面约6米,处于陵园的中心;墓前建有石制香炉两个、石碑四通,石碑在明清朝代更迭时被毁,仅剩龟形碑座;墓前有一座石质牌坊;陵园大门门洞为拱形,门楼上的瓦当已被风雨侵蚀。主墓、牌坊及门楼依次坐落在陵园东西中轴线上,由一条1.5米宽的石砌甬道相连;王墓以东500米有下马牌坊[5]一座,文官落轿,武官下马,即便王室成员前来,至此亦须备好祭品徒步前行。
1967年春,当时提倡“破四旧,立四新”[6],扒坟拆墓成为一项政治任务。高唐王墓位于上院村第五生产队的地里,五队干部考虑墓堆有上千车好土,扒了可以垫好几亩地,既完成了政治任务,又增加了生产队土地面积,是两全其美的事。于是在1967年农历四月,开始了对王墓的挖掘,经过几十天的挖掘
搬运,墓室逐渐显露出来——墓室坐西朝东,顶部呈拱形,用青砖砌筑而成;墓室大门、门框、过梁均为整块石头加工而成;两扇墓门之后,是南北长6米东西宽2.5米的前墓室,正面墙上嵌有墓志两盒,一是篆书阴文“大明衡藩高唐端裕王圹志”,二是王妃李氏的墓志[7];南北墙上各有一个高1米、宽0.6米、深0.25米的佛龛,里面的造像早已不知去向;前墓室左右两边各有一道石门,分别通往左墓室与右墓室,左为高唐王墓室,右为高唐王妃墓室,中间有石墙相隔。两墓室均由长1.5米、宽0.45米、厚0.35米的石块砌成,墓室内放置有高约0.8米的棺床,木棺早已腐烂,两具尸骨均头西足东,取“头枕龙山,脚踏弥水”之意。墓室顶部有两个直径0.45米的盗洞,证明墓室早年已被盗掘,大部分陪葬品已遭洗劫,
经清理仅发现一个金质纽扣、一个金质帽花、两枚金戒指和一宗玉器。
至此,历经近400年的高唐王墓彻底消失了,仅存年长者对它的记忆。虽然在“”挖掘过程中发现的墓志已能清楚确认墓主人确切身份,但由于当时参与掘墓的众中识字者甚少,加之出土的墓志被弃入荒山,多年来不知所踪,故这座王墓的归属问题一直未有定论,直至“衡高唐王墓志”被再次发现。
3) 墓志重现
三十多年后,衡高唐王墓志的重现真正揭开了墓主人的神秘面纱。志盖志石均为青石质长方体,高74厘米、宽73厘米、厚10厘米;志盖刻有“大明衡藩高唐端裕王之圹志”,篆书阴文,字体约17厘米见方,计12字;志石边饰线宽8厘米,刻有云龙纹图案,志文楷书阴文,字迹清晰俊逸,镌刻精美,每字约1.2厘米见方,直书32行,满行40字,共650字。
明衡高唐王墓志全文如下:大明衡藩高唐端裕王圹志。王讳厚煐,字明甫,号清慎子,晚号岱翁,宪宗纯皇帝孙,衡恭王第四子,嫡母妃沈氏,母次妃诸氏,王生于正德九年甲戌十二月二十五日辰时,嘉靖九年庚寅十二月初十日遣节册封为高唐王。皇帝制曰:“天子之众子,必封为王;诸王之众子,必封为郡王。世代相传,此太祖高皇帝之制也。朕祗承祖训,笃叙亲亲,兹封衡王庶四子厚煐为高唐王。夫为子莫先呼孝,为臣莫先呼忠,惟忠惟孝可以立身,而永禄尚克时忱以膺宠命尔。钦哉。”嘉靖二十七年戊申八月二十六日,遣中书舍人郭仁赍赐玺书奖励孝行。皇帝勅谕高唐王,近该衡王及山东抚按官各奏称,
王兄弟二人天性孝友,乐善好学,守礼如一,克笃人所难及之行,所司会勘,先后无异,良可嘉尚,兹特差官降勅奖励。王宜益敦善行,以永终誉用,为宗室之光顾不伟歟,钦哉故谕。万历十一年癸未闰二月初一日丑时薨于正寝,享年七十岁。册封原配李氏,东城兵马副指挥李锡女为妃。子二:长子载墀,封长子,早卒,配夫人刘氏,李妃出;次载学,封镇国将军,配夫人赵氏,刘夫人出。女二:长封黄埔县主,下嫁仪宾王维俊;次封长清县主,下嫁仪宾王登要,俱李妃出。长孙翊镶,即承重当嗣爵者;次幼。讣闻,上哀悼,辍视朝一日,自闻丧七七十旬窀穸,遣行人司行人张乔松掌行丧祭礼,※年再※礼祭,遣布政司堂上官谕祭行礼,在京文武衙门、尚书、国公等官、徐学谟、徐文璧等皆致祭焉。仍命山东有司治丧葬如制,赐谥曰:制曰:“朕惟先王之典,生既有爵,没必有谥,爵以贵其身,谥以表其行也。尔高唐王乃衡恭王之子,早膺封爵,安享贵荣,倏尔云亡,良用悼惜,爰稽往行”。赐谥曰:灵其有知,尚克歆服。载赐龙头金书丹旐。以是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葬于临朐县龙山之原。颁赐志文曰:呜呼!王以宗室懿亲,为国藩辅,茂膺王爵,富贵兼隆,兹以令终,夫复何憾。爰述其概,纳诸幽圹,永垂不朽云。
由墓志可见,墓主人正是宪宗朱见深嫡孙,第一代衡王朱祐楎的第四子朱厚煐,于嘉靖九年被册封为第一代高唐王,1583年去世。据考证,明朝衡王在青州世代相传六世七王,历代衡王除袭封衡王外的其他儿子都受朝廷册封为郡王,世袭罔替,共封有郡王29位,其中最有名望的当属此墓主人——高唐王朱厚煐,此人“工隶篆,癖嗜古书,写录多秘本”[8],且乐善好学、守礼如一、益敦善行,深得衡王及山东
官员的称赞,并因为孝行得到皇上的嘉奖。对于这位高唐王的薨,明神宗朱翊钧深表“哀悼,辍视朝一日”,并遣官员两次礼祭,足见墓主人在当时朝廷之中享有极为尊崇地位。根据参与期间掘墓的当事人回忆,与高唐王合葬的是高唐王原配李氏,在墓志中也提及她是东城兵马副指挥[9]李锡之女。
4) 究其风水
墓穴的选择讲究风水,历代帝王占尽世上之大风水,以永保基业庇佑后代。本地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三山不出头,必定出王侯”的说法,衡高唐王墓的所在正契合这一说法。
道教有一种观察存在于现象界形相、趋吉避凶的方术“相”,其中墓相(风水)是通过选地安葬祖先,而达
到后代子孙荫庇的一种方术。明朝,青州地区道教兴盛,衡王朱祐楎崇奉道教[10],其子高唐王朱厚煐亦明显受道教“墓相”之说的影响,从而将墓地选定在全真教修真宫东方风水极佳的龙山之原,左青龙右白虎世世代代守护在两侧,永远庇佑着后世子孙。
3、衡藩宁阳王与白衣观音庵
白衣观音庵位于修真宫以西,现存石质匾额“白衣观音庵”,匾额左侧刻有“衡藩宁阳王载垿斋沐拜书”,下面加盖王印“宁阳王书”。宁阳王朱载垿——第一代宁阳王,第二代衡王朱厚燆庶五子,嘉靖二十五年(1
546年)封宁阳王。一个郡王给偏僻山谷中的尼姑庵题名,难道仅仅是为了积功德?或许这里有他的至亲,或许这里有他心仪的女子皈依佛门,或许是为了在原来基础上重新建立一座规模更大的尼姑庵来传播佛法,不管是为了什么,至少可以说明宁阳王与白衣观音庵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座由郡王题名的尼姑庵必定有着特殊地位。
根据《明史》卷一百四诸王年表和清光绪《益都县图志》卷四十七外传记载:“宁阳王载垿,庄庶五子,嘉靖二十五年封,薨”,文字表明朱载垿在受封宁阳王的当年就去世了,那么白衣观音庵匾额题名只可能发生在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但是匾额的右侧刻有“万历癸巳孟夏朔日建立”,表明白衣观音庵是在宁阳王去世47年后的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建立。白衣观音庵拖延了47年才建立的原因,我们已经无从查证,但宁阳王的题名和王印永远刻在了石质匾额之上,诉说着它曾经的历史。
4、明亡后人避难圣水峪
顺治元年(1644年),末代衡王朱由棷降清,顺治三年,朱由棷被冠以谋反罪名处死,衡王府被抄[11]。衡王府被抄的同时,不少宗亲被抓被杀,其余四散逃命,其中的一部分人来到圣水峪附近,隐姓埋名,定居下来,为朱氏留下了一支血脉,繁衍至今已经三百六十余载。
明、清时期圣水峪隶属临朐县管辖,恰处临朐县与衡王府所在的益都县交界处,属于当时临朐县行政管辖的最边缘地区,也超出了益都县官府追捕范围。衡高唐王墓在圣水峪的龙山之原,高唐王的后人定居
圣水峪守墓,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朱姓才迁离圣水峪,所以清初这里有朱氏宗亲。往昔衡王府成员常到圣水峪拜祭神像及宋太祖赵匡胤御赐龙牌,加之游山玩水,对这里的环境比较熟悉,容易躲藏,那么对于衡王后人来说圣水峪是首选的避难去处。
现在壮汉庙村的霰氏族人就是避难至此的衡王后人。衡王府被抄后,衡王朱由棷的儿子朱安和女儿朱嫣在王妃洪英瑶的带领下混入戏班子逃离王府,为逃避清廷追杀,保全性命,逃入青州南部大山深坳的圣水峪。时值初冬,天降霰雪,王妃决定隐姓埋名,改朱姓为霰氏,改姓霰意在“雨字当头,雨从水从云;寄托帝室王族,天难过后,必将甘霖重来,福泽润化天下万物。”历经两次抄家灭族[12],朱氏已所剩无几,为保全朱氏血脉,最终在康熙初年他们定居在了苏家井。苏家井(今壮汉庙)地处圣水峪西北部的山谷中,在圣水峪修真宫的田土范围内,是宋太祖赵匡胤赐给修真宫的宫田,那里山环抱,隐密闭塞,人口少,民风纯朴,乡亲善良忠厚,是一处藏身栖息的好地方。
根据《明正德八年重修碑》,修真宫田土四至“东至潘家河沟,南至南山分水岭,西至西山分水岭,北至苏家井中心为界”,潘家河沟已经不可考,但修真宫的田土范围至少包括今壮汉庙村东部和南部、薄板台村、上院村和下院村,占地两万余亩,由此可见,当时的修真宫拥有大量的土地,当地多数农民靠租种修真宫土地为生,衡王后人为了生存必然要租种土地,因而修真宫道士将土地租给曾经给予修真宫大力支持的衡王后人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说,衡王后人逃到圣水峪避难,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其一,这里地处偏僻,容易躲藏,清兵不易查到,也没有远离他们曾经生长生活过的地方;其二,这里有衡王府留下的遗迹,他们熟悉这里的环境;其三,衡高唐王的后人在此守墓,在这里有他们的亲人,又可以守护先祖坟墓;再者,修真宫有大量土地可以租种,凭借衡王府与修真宫以往的良好关系,衡王后人可以租田耕种维持生活。
[1]明末,朱氏皇族为了逃避清军的追杀,改霰姓。
[2]养老院,今青州市弥河镇上院村。
[3]政协临朐县委员会. 临朐县旧志汇编[G]. 潍坊: 潍坊市新闻出版局, 2002: 142;418.
[4]郭全幸,生于1948年,弥河镇上院村村民,曾为村副主任,至今仍在村委工作。
[5]在今下院村西叫“四亩半”的地方。
[6]“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立四新”,就是立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
[7]“大明衡藩高唐端裕王圹志”是根据2001年重现的志盖书写的;王妃的墓志下落不明,所以尚不知志盖上的文字,仅凭当时掘墓人的回忆知道是高唐王朱厚煐的原配李氏的墓志。
[8]王立胜. 青州通史第二卷[G].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8: 336-338.
[9]据《明史》卷七十四志第五十:明代兵马司副指挥使为正六品。
[10]王立胜. 青州通史第二卷[G].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8: 336.
[11]王立胜. 青州通史第二卷[G].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8:336-338
[12]第一次在顺治三年(1646年),《益都县图志.大事记》载“夏五月,衡王世子与其宗鲁王、荆王谋反皆伏诛”,这次清王朝以谋反之由首抄衡王府;第二次在康熙初年,时为吏部侍郎的冯溥上书,说衡王后裔不遵王法,扰乱地方,残害百姓,康熙下令将衡府及其子孙彻底抄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