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都的诗词三十首及部分赏析
1.《上皇西巡南京歌》 唐·李白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2.《登锦城散花楼》 唐·李白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3.《成都府》 唐·杜甫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去日长。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4.《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5.《入蜀纪行诗序》唐·王渤
总章二年五月癸卯,余自长安观景物于蜀。遂出褒斜之隘道,抵岷峨之绝径,超元溪,历翠阜,迨弥月而臻焉。
若乃采江山之俊势,观天下之奇作:丹壑争流,青峰杂起,陵涛鼓怒以伏注,天壁嵯峨而横立,亦宇宙之绝观者也。虽庄周诧吕梁之险,韩侯怯孟门之峻,曾何足云!盖登培塿者起衡霍之心,游涓浍者发江湖之思;况乎躬览胜事,足践灵区,烟霞为朝夕之资,风月得林泉之助!
嗟乎!山川之感召多矣,余能无情哉?爰成文律,用宣行唱,编为三十首,投诸好事焉。
阜,[fù],土山
塿(lǒu),汉语词汇,意思是小坟、疏土。
浍为多音字,读音为huì时是河名,浍河。源出河南省,流经安徽省北部,上游为东沙河和包河,在临涣汇合后,向东南流经固镇、边城,又向东流至五河县北与沱河汇合,最后流注洪泽湖。读
音为kuài时是形声词,田间的排水沟。
6.《蜀中》唐·方干
游子去游多不归,春风酒味胜余时。
閑来却伴巴儿醉,荳蔲花边唱竹枝。
7.《杜工部蜀中离席》唐·李商隐
人生何处不离?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垆 lú 黑坚硬的土:垆土。垆植(黑的黏土)。旧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亦指酒店:酒垆 。
8.《成都为客作》 唐·田澄
蜀郡将之远,城南万里桥。
衣缘乡泪湿,貌以客愁销。
地富鱼为米,山芳桂是樵。
旅游唯得酒,今日过明朝。
9.《秋日二首》唐·李世民
其一
菊散金风起,荷疏玉露圆。
将秋数行雁,离夏几林蝉。
云凝愁半岭,霞碎缬高天。
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
其二
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
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
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
缬[xié] ,古称部分镂空版印花或防染印花灯织物为缬;染花的丝织品;织物上的印染花纹。
10.《望江南·成都好》北宋·仲殊
成都好,蚕市趁遨游。
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
车马溢瀛洲。
人散后,茧馆喜绸缪。
柳叶已饶烟黛细,桑条何似玉纤柔。
立马看风流。
11.《成都曲》 唐·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12.《成都》 唐 ·萧遘
月晓已开花市合,江平偏见竹簰多。
好教载取芳菲树,剩照岷天瑟瑟波。
簰[pái]竹子或木材平摆着编扎成的交通工具,多用于江河上游水浅处。也指成捆的在水上漂浮,运送的木材或竹材
13.《梅花绝句》 宋·陆游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14.《临江仙·送王缄》 宋·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凭将清泪洒江阳。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殷勤且更尽离觞。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离觞,lí shāng ,解释为离杯,即离别的酒宴。
15.《一寸金·成都》(小石调) 北宋·柳永
井络天开,剑岭云横控西夏。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妆艳冶。当春昼,摸石江边,浣花溪畔景如画。
梦应三刀,桥名万里,中和政多暇。仗汉节、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风化。台鼎须贤久,方镇静、又思命驾。空遗爱,两蜀三川,异日成嘉话。
1.《文翁讲堂》 唐·卢照邻郫
锦里淹中馆,岷山稷下亭。
空梁无燕雀,古壁有丹青。
槐落犹疑市,苔深不辨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