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药的功效是如何一步步发现的?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读者当有自己定见,切勿被我拽跑。
库医生生长于豫西南的一个小村子里,小时经常种地放羊,接触自然界比较多。
小时会听爷爷父亲还有村里的老人讲我们这里常见的一些草药。
比如每年的春季会去挖“黄花苗”,也就是蒲公英,说能够清热解毒败火。
比如会挖白茅根,芦草根,还有春季茅草新出的嫩芽,嚼起来甜甜的。
还有本地长的“刺脚芽”,手不小心破皮出血了,用这个可以止血,上学了才知道这个叫做“小蓟”。
每年暑假,村里的学校老师还让我们采“破鞋底”交给学校,后来上学了才知道“破鞋底”学名叫做“翻白草”。
上大学之后,一门心思的想去图书馆借书看书,结果第一学期没办图书证,第二学期快结束了
才办下来图书证。而图书馆却在老校区,借本书需要来回坐公交车一个小时,我大学最遗憾的事情就是图书馆没泡够。
大学三年级,学校教学楼一楼开了几间中医类的图书阅览室,可以看,不能外借,我经常跑进去看书,有时候逃课去图书馆看书,因为有的课实在不好评论。
有一次,我随便翻了一本《河南地区常用中草药》记不清楚了,大概是这样的一本书,里面认识到了我小时候见到过的很多河南当地的草药,里面有首民间中医辨识草药功效的歌诀,当时惊为天人,可是遗憾没做笔记,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大致印象就是长什么形状的草药有什么功效的歌诀。
春节前,无意间上网搜,竟然在新浪博客里搜到了,惊喜不已,我把它截图保存了下来,分享给大家:
这是一种朴素的草药理论,传说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神农身体是透明的,五脏六
腑清晰可见。“钻老林,采摘各种草根、树皮、种子、果实;捕捉各种飞禽走兽、鱼鳖虾虫;挖掘各种石头矿物,一样一样的喂小鸟,一样一样的亲口尝。观察体会它们在身子里各走哪一经,各是何性,各治何病。可哪一味都只在十二经脉里打圈圈,超不出。天长日久,神农就制定了人体的十二经脉和《本草经》。”——(引用自百度百科)。
百草当然是需要尝的,但是如果把药性的发现仅仅归结为口尝,恐怕太低估炎黄子孙老祖先的智慧了。
尝一部分,观察一部分,反复思考,总结体会,慢慢上升为朴素的理论,进而上升为规律性的内容,进而可以举一反三,推而广之,千之万之。
刚才的朴素的理论再上升,就成了什么呢?就成了中药里面的阴阳四气五味,我们看《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
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我们可以这样推想:我们见到一株植物,它的茎是四棱的,里面是中空的,闻起来气是芳香浓郁的,而味道确是淡淡的。
那么,这植物可能属于“中空能力利水”“茎方善发散”,而气厚属阳,味薄可通。可能这种植物有祛风利水,发散外邪的作用。
那么,这里面,再通过我们的阴阳五行来加入分析呢?
它的颜是绿的,叶子的纹理,生长的季节,开花的季节,旺盛的季节,它的外形如何,有没有毛,长的像什么等等等等。
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种植物的叶子呢,能够走上,走表,能够发散,能够疏通。
同理,这种植物的茎呢?根呢?果实呢?
是不是都可以慢慢推出来了?
推出来之后,慢慢尝尝,验证,再总结,
我们的本草,有可能是这样慢慢总结起来的。
注意:这里面,没有分析其化学成分!
我们看看历代本草的书籍都是如何分析药性的:
我们看《神农本草经》人参条目下:
味甘微寒。
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先讲其味。发泄
我们再看几千年以后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里面的本草解:
黄芩:味苦性凉。中空,最善清肺经气分之热,由脾而下通三焦,达于膀胱以利小便。又善入脾胃清热,由胃而下及于肠,以治肠 下利脓血。又善入肝胆清热,治少阳寒热往来(大小柴胡汤皆用之)。
我们再看几千年后赵桐的《本草经述义》里面讲的麻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