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7期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高校思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中外合作大学德育工作
周時
(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国文化课教研室,浙江宁波315100)
摘要:中外合作大学特殊的学校性质使得其德育工作在价值观教育、自我认知教育以及德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外合作大学的德育工作中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以辩证的、批判的、实践的思维方式贯穿德育工作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构建合理的自我认知,从而促进中外合作大学德育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中外合作大学;德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 2017) 17-0171-03
Abstract: The special nature of Sino-foreign Universities makes their moral education face many challenges in values education, self cognition education and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moral education. As a scientific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Marxist philosophy should play a guiding rol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in Sino-foreign Universities, and its dialectical think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actical thinking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the moral education help the students establish correct v
alues and rational self-awareness.
Keywords:sino-foreign universities; moral education; Marxist philosophy; guiding
中外合作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体 现,它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德育工 作提出了挑战。如何引导、规范好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并培养良好的政治心理素养就 成为中外合作大学开展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将结 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人探究 其对中外合作大学德育工作的引导意义。
一、当前中外合作大学德育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一)多元思想文化影响价值观教育
中外合作大学的性质使得“国际化”成为了学校发展 的核心战略和标志性特征,这类高校在授课体制、评价机 制以及师资配比上往往会与国外的合作方保持同步甚至 完全一致,学生也会有很多赴海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因此 这种“国际化”使得中外合作大学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共 存的环境:即除了本土的思想文化外,学生也能够接触到 大量外来的思想文化。
不可否认,这种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对于拓宽学生视 野、消除文化隔阂、增强文化交流以及完善个体精神都有 着积极的意义,但也容易造成学生失去对正确价值的向往 和追求。因为青年学生思想尚未成熟,
对于各种文化所蕴 含的价值观缺乏必要的辨别能力,往往仅凭着肤浅、感性 的认识在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盲目地摇摆、追随一个别学生盲从于西方的实用主义、个人本位主义等价值观念,从而出现了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模糊、对传统文化的淡漠 以及对家国意识的消解等价值观错位的现象,于是不可避 免地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上产生困惑和迷茫。
(二) 个体意识强烈增加德育难度
当代大学生的构成以“90后”为主,他们成长在经济高 速发展的时期,又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加之在应试教育的 氛围下,德育工作相对弱化,造成了他们的狭隘化和以自 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
中外合作大学的学生在这一方面尤为明显:由于这类 大学的学费相对较高,因此人读学生的家庭条件普遍优 越,“据我们对中外合作大学(学费/年為5万RMB)1192名 在校中国学生的调查发现,父母非官即商的学生占到了 76.61%,属于独生子女的占到了 86.59%。”[1]宽裕的经济条 件和舒适的成长环境在让学生有着广阔的视野和突出的 综合素能的同时,也容易让学生的个性特征片面化发育。学生的自我意识较为凸显,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自 我的认同感很高,对于自我的认识欠缺客观审视,由此出 现了过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是以“我”为中心成为交往 的主导模式,言行举止不顾他人感受,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化。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会使学生对个人以外的问题漠不 关心,社会责任感缺失,显然,这使得德育工作的难度大大 增加。
(三) “重书重理”方式弱化德育实效
中外合作大学因其学校性质的特殊,在德育工作的方 式方法上大都做了一些调整:从课程设置、教材选取、内容 编排、教学方法甚至授课规模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探索出不少符合其校情的新举措。
应该说,些改革举措增加了德育课程的吸引力,在学 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信心的培养、理想信念的教育以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中外合作大学德育工作”(编号:2015SCG123)研究成果。
作者筒介:周琦(1984,01-),女,汉族,浙江宁波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国文化课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当代中国发展。
-171-
高校思政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17年17期
及责任意识的形成等方面也确实收到了不少效果。但遗憾 的是,这种探索和改革多数只集中于教师对于学生进行 “理论教育”的方面,对于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够,在 实践层面的涉及少之又少。而实际上,德育不能视同纯粹 的知识传授,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加强学生对“道德V ‘品 格”、“价值”等的认知,更在于促使学生以自身能动性将这 样的认知融人他们的社会实践中去。因此,这种倚重理论 教育的德育从实际层面来讲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中外合作大学的德育工作
(一) 用辩证的、批判的方式面对多元文化,树立正确 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科 学方法。马克思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 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
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 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 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2]所以 这种以辩证法的否定观为哲学基础的批判精神能够在怀 疑、反思的过程中帮助人们不断认清事物的本质,促使人 们形成科学的、正确的认知。
中外合作大学中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是客观存在、难 以避免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的过
程中要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引导学生。 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社会思潮、文化虽然日益多元,但这 并不表示所有的思想文化全然有可取的价值,所以要以辩 证的、批判的方式认识和理解各种文化,增强对文化的甄 别能力:既要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各种文化,尊重差异、 包容多样,吸收不同文化的优秀之处;同时又要学会理性 地分析、辨别各种文化,将其中不科学的部分加以剔除,抵 制错误、腐朽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思想文 化“必然有主有次,必然是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3]党的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 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
会共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 理论基础,作为其主要内容之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应当 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帮助
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观照下努力探求多样化 的思想认识的平衡和各种文化和谐相处的可能性。
(二) 在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解中提升精神境界,培 育正确的自我认识
“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
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 活生生的人。所以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焦 点所在。对于“人”的理解涉及两个层面:第一是对人的本
质的理解。《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中讲到:“人的本 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切 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 自身等的关系,其中核心是人与人的关系。所以现实具体 的人,他的本质就在于通过人与人的各种关系、各种价值
-172-
归属中表现出来---作为社会的存在物的人,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互相理解、彼此尊重应该成为人与人
交往之中的共有追求。第二是对人的价值的理解。实际上, 这源于对人的本质的理解:鉴于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 价值也应然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因此针对中外合作大学中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对自身 价值、目的的实现比较看重、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等问题,应 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观点加以矫正,帮助学生理
解“个体”必须在“体”中方能彰显意义,脱离他人和社会 的“单个人”是不存在的,进而促使他们认识到每个人的任 何行动及其结果都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 响,因此个人在进行活动时不能只考虑自身的感受,应该
学会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同时,要让学生明白人的价值是 双向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必须从“自身”和“社
会”两个向度 来衡量,这两个向度不是彼此否定的,而是互相促进的:只 有在关爱他人、关心社会中才能成长为真正自尊、自强的 人,最终实现人的价值、提升人的境界。
(三)以实践为基点构建德育模式,发挥德育主体的能
动力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一句名言:“哲学
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呵 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就在于在“解释世界”的基础上
合理地“改变世界”,由此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的思维 方式加以明确。这种实践观同旧的实践观是有极大区别的: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 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 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
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 观强调人的出场,强调人与对象、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强调以自身的方式参与对世界的改造。
中外合作大学在针对自身实际进行德育工作改革创 新时,就应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出发,不仅要对 理论教育的教材、课程设置等“客体”面进行调整,更重要
的是在教育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要对德育理念、 方式等进行反思和重构,彰显“人”的主体性,以主体的实 践为切人点、立足点和归宿,避免德育与现实的人、社会相
分离,陷人纯粹知识化、理论化的误区。因此在实际操作过 程中应该立足于学生和教师这两个主体的思想状态、个性 特征、生活方式等,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来推动教学活 动,丰富和发展德育的形式和结构层次。在课堂教学中可 以运用案例分析、讨论等参与度强、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
结合社会现状和热点问题进行讲授,
赋予课堂教学更多的 实践性;同时要将社会实践教学纳人其中,通过德育主体 的自主性的体验活动促成其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自我教 育,不断追求自我超越,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中外合作大学德育工作应 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宁波诺丁汉大学学费(一)以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为核心引导德育工作
2017年17期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高校思政
德育的根本目标不在于使人们通晓相关理论,而在于 能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态度来面对自我和外部世界,树 立正确的信仰、塑造良好的品格。因为任何一种理论、思想 都可能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变化一
马克思的思想也是随
着时代发展不断充实丰富的,但无论他的思想怎样变化, 其哲学思维方式始终贯穿其中,所以“马克思的整个世界 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 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而以马 克思主义哲学对德育工作进行引导,不能仅仅注重对德育 主体进行相关的理论传授,更要注重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思维方式的学习和研究,将其贯穿运用,让德育主体学 会“像马克思一样思考”一
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
德育工作引导的关键所在。
(二) 以加强德育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为基础
引导德育工作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育工作的引导中,德育工 作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他们较好地掌握
、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才能够在德育中传 达、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因此,应 该着力加强德育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从知识层 面通晓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以及 相关的研究动态和学术前沿等;从思维层面培养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辩证、实践等理念;从价值层面传承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从实践层面体现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品格,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育工作引导的 重要条件。
(三) 以倡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生活化范式为方针
引导德育工作
德育主体是社会中的人,德育工作必然同社会生活紧 密相连,并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也蕴含着面向现实
(上接170页)
事、尊老等方面)客观的进行评价。评价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扩大、也不缩小,客观 反映学生真正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使学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悔、有所改,不断提高其思想 政治素质。参考文献:
[1]刘萍,赵芳,张坐省三环联动”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模式体系
生活、为现世提供智慧的哲学功能定位,因此必须立足德
育主体的实践的现实世界,倡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生活 化的范式,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育工作引导的内 在要求。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要立足于教育对象
所处时代的现实诉求,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加强对
日常生活维度的理论研究,驻足思考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 程中的问题与矛盾,通过生活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对 德育产生影响力、感召力和引导力。
参考文献:
[1] 陈金波.中外合作大学适应性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辽宁教育行
政学院学报,2008(1).
[2]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 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2.
[3] 张亮.在多极化、多元化格局中坚持马克思主义[J].南京工业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4] 胡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或对批利的批利所做的批利[M].中
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 社,1958:118.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
743.
构建研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3): 22-26.
[2]吴正浩.科学发展观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11): 136-128.[3 ]陈义静,李胜斌.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
育的实效性[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1):82-85.[4] 王晓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路径思考[J].高校理
论战线,2011(1):48-50.
[5] 张中世.教育新常态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路径分析 [J].高教学刊,2016(7):231-232.
[6] 任婷婷.新时期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分析 [J].高教学刊,2016( 11): 228-229+231.
-17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