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方案(通用10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方案(通用10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方案篇1
  班会形式:心理剧表演、舞蹈、三句半、辩论、环保时装秀等
  班会时间:20--年5月26日
  班会地点:五年三班教室
  班会目的:人生道路上人人都会遇到令人心烦的事,从而使得人的情烦躁。作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心理转型期。如果他们懂得有勇气的扬起笑脸去寻解决烦心事的方式,就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交友等各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班会内容:
  本次班会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由主持人引出主题。辩论“发泄作用的好与坏”
  第二部分:短剧-“贺卡风波”。让同学们面对现实生活;
  第三部分:短剧《勇气》,敢于向父母表白。
  第四部分:短剧《美丽的心事》,不自卑,全班是共同的朋友。
  第五部分:环保时装秀表演,扬起笑脸,做个低碳达人。
  为了活跃气氛,每一部分插播舞蹈。
  班会准备:
  1、提前一周召开全班会议,确定主持人(男:张天浩女生:秦璐莹);
  2、提前一周排练短剧《贺卡风波》、《勇气》、《美丽的心事》
  3、提前一周各组排练舞蹈《yoU》、《芭蕾舞》、《春天的故事》
小学生舞蹈  4、提前一周学生准备环保服装,班长组织走秀表演辩论准备:正反方各四人,辩词事先准备好;
  5、会场布置:教室前排空出足够大的地方供主持人、舞蹈、短剧和辩论赛使用。黑板美化,书写主题,稍加装饰。
  6、录制铃声、音乐;准备外放机一台。
 
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__年9月)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9月)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
  学校将组成由张家庆校长为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并逐渐形成以政教处、团总支
、少先大队、各班班主任以及思想政治课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三、确立目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依据教育部及省、市教育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运用心理学理论,结合学生实际,确立我校的具体工作目标如下:
  1、了解自我,接纳自我
  目前普遍存在仅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标准的情况,导致不少学生自我形象偏低,自信心不足,严重阻碍着学生的素质成长。针对这一现象,心育工作应注重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对自我的形象进行整体认识,让学生从学业自我形象、社会自我形象、情绪自我形象、体能自我形象等方面进行整体认识,出自己的优势与劣态;帮助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树立自信心。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价值。
  2、培养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
  当前由于学习适应性不强,而沦为学业不良的学生日渐增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就显得日趋重要。心育工作应致力于开展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寻求适合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集中精力,心无旁骛的学习品质以及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工作,以达到促进其有效学习的目的。
  3、养成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
  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不可或缺的条件,人际交往的适应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也影响着其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当前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可导致亲子、师生和同伴间的冲突不断增加。所以协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是重要的。在当今这个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做到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事情。
  4、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目前的教育比较强调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往往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会严重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心育工作应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各方面的谐调发展,使个体在认识、情意和行为三方面达到一个有机
的整体。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得以发挥,日后成为: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对社会能作出积极贡献的人。
  四、工作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5、面对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6、预防和矫治相结合;
  7、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8、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9、心理辅导过程对学生所作的“自我暴露”,辅导员应严守秘密,不宜对外公开当事人的姓名和事件。
  五、实现途径
  根据我校的实际,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进行:
  (一)心理健康教育
  这项教育工作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全校协同形式。这种心育工作是在学校各部门的能力合作下进行的。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教育工作。因这项工作在我校素质教育是处于起始阶段,我校要利用合适的时间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
育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提高对这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系统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广大教师和各职能处室通过学科渗透、德育处、团委、班主任等方式进行经常地教育工作,达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的目的。
  2、课程辅导形式。偏重于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全面培养。具体内容包括智能训练、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自我心理修养指导等内容。
  3、专题讲座形式。目的在于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例如,以班为单位,定期让学生把自己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以匿名信方式告诉辅导员。通过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后,针对咨询内容举办专题讲座,给学生答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