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晚年为何与儿媳妇传出绯闻?
欧阳修晚年为何与⼉媳妇传出绯闻?
这是⼀件难辩真假的宋代桃⾊丑闻。
我们先看看欧阳修的感情经历。
欧阳修是⼀代⽂豪,但在婚姻感情上却是不太顺利。欧阳修的第⼀位妻⼦是他的⽼师、翰林学⼠胥偃的⼥⼉,⼗分贤良。可惜在⽣⼦之后,胥⽒染病去世,当时只有⼗七岁。
⼀年之后,欧阳修续娶了集贤院学⼠杨⼤雅的⼥⼉,⼗个⽉之后,杨⽒因病去世,年仅⼗⼋岁。
到了景佑四年,欧阳修⼜娶了户部侍郎薛奎的⼥⼉。欧阳修⼤概是丧妻丧怕了,对这⼀位薛⽒⾮常⼩⼼敬畏。⽽指责欧阳修和⼉媳搞事的,正是薛⽒的弟弟薛宗孺。
宋英宗治平四年初,薛宗孺突然向御史中丞彭思永揭发说,欧阳修和⼉媳妇吴⽒有染。彭思永和另⼀位御史蒋之奇共同上书,参劾欧阳修。
这位吴⽒的⽗亲吴充也是⼀位⾼官,上疏为欧阳修和⼥⼉争辩。
这件事的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背景和个⼈恩怨纠纷,彭、蒋⼆⼈敢于出⾯指控欧阳修,都有各⼈复杂的
政治算计。此时宋神宗刚刚继位,向彭思永询问,他从哪⾥听说那些流⾔浮语,彭思永只是指责欧阳修专恣朋党,不肯细说。
流⾔丑语快速传扬,给欧阳修造成极⼤的困扰,他上疏宋神宗,要讨⼀个说法。最初,宋神宗并没有任何答复,于是欧阳修提出辞职。宋神宗这才回复说,我知道了,正在询问谤语的由来。
欧阳修不依不饶,⼀定要求⼀个清晰的说法,宋神宗只好写了⼀道御札,认为相关的指责毫⽆根据。
此事最后的结果是:彭思永和蒋之奇⼆⼈贬官,欧阳修也降了职。
欧阳修的这次遭遇,最终也是有些糊涂。⽽且,当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之时,朝中官员只有⼀个吴充因为涉及到⾃⼰的⼥⼉,才站出来发声,可见欧阳修的处境有多么的孤⽴。
368赞
21评论
分享
青年史学家历史问答专家07-29 00:49关注
做⼈难,做名⼈难,做⼀个名⽼男⼈更是难上加难。
欧阳修先后有过两次的传闻,⼀次是与⼉媳,⼀次是所谓的“盗甥事件”(即与外甥⼥通奸),⼩编更相信关于欧阳修的传闻并没有确实证据,传⾔的成分更多⼀点,南宋的朱熹也同样被传出有的丑闻。
政治⽃争中的流⾔
所谓的“盗甥”事件,也就是说欧阳修和外甥⼥张⽒通奸。欧阳修的妹妹嫁⼈不久便守了寡,欧阳修可怜她便把她和外甥⼥接到⾃⼰⾝边抚养。外甥⼥长⼤成⼈,嫁给了欧阳修的远房侄⼦欧阳晟。欧阳晟根据史书记载可能有性能⼒障碍,外甥⼥耐受不住,便与家仆陈谏私通,被⼈发现送到了开封官府。不知是出于何种⽬的,外甥⼥突然揭发欧阳修和她有不伦之情。后来受⼈利⽤,竟然诬陷欧阳修,说和她有。
理解这些传⾔,我们更应该理解宋代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的政治和⽂化⽣态。宋神宗即位后,对韩琦、欧阳修等前朝重⾂的专权⾏为⾮常不满,曾经有⼀种说法是司马光在倒欧运动中发挥了主⼒作⽤,实际上真正诬陷欧阳修的不是司马光,⽽是⼀御史,包括钱明逸和彭思永等⼈,原因就在于欧阳修在英宗朝的“濮议”中得罪了朝廷的台谏派,因⽽在英宗去世后,御史们疯狂反扑。
传⾔起于萧蔷
欧阳修与⼉媳的传⾔起⾃他的妻弟薛良孺,英宗时,薛良孺因为举官不实遭到停⽌处分,后逢神宗即位,⼤赦天下,按道理薛良孺也可以官复原职,但是欧阳修在得知消息后,反对给薛官复原职,理由是不能因为薛是他的妻弟就有特殊待遇,因为薛的希望落空,也因此怀恨在⼼,因⽽杜撰出欧阳修与⼉媳吴⽒通奸的传⾔,这⼀传⾔被御史们利⽤,闹得朝野纷纷扰扰,欧阳修也因此遭到沉重打击。
两次绯闻的打击,重创了欧阳修的形象,欧阳修也变得⼼灰意冷,最终郁郁寡欢,回到安徽颖州后忧郁⽽卒。
展开全部
387赞
36评论
分享
⽤户59011849308 04-11 18:20关注
薛良孺曾任⽔部郎中,因为举荐的官员犯法⽽受到牵连。有关部门看到薛良孺乃是副宰相欧阳修的内弟,卖了个⾯⼦,说新君登基,⼤赦天下,想把薛良孺的罪⾏也免了。欧阳修乃是正⼈君⼦,哪⾥能⼲这样徇私枉法的事情。欧阳修特意到有关部门,指⽰他们绝对不能因为我的原因赦免薛良孺,该怎么办,还怎么办。于是,薛良孺就被依法免去官职。
薛良孺那个恨啊。作为堂夫的欧阳修,不帮忙也就罢了,⼈家⾃愿不追究,可欧阳修却偏要插⼀杠⼦,坏了他的好事。
你不仁,休怪我不义。薛良孺恶向胆边⽣,四处造谣,诽谤欧阳修。薛良孺说欧阳修和⼉媳妇吴⽒关系暧昧,这个欧阳家全都知道。欧阳修那就是个披着⼈⽪的狼,连⾃⼰的⼉媳妇都不放过。薛良孺经常出⼊欧阳修家,对欧阳修的家⼈了如指掌,所说事情的时间、地点像模像样。很快,京城官场就流⾔四起。
蒋之奇到了薛良孺,问薛良孺愿不愿意合作⼀把,出⾯指证欧阳修。薛良孺本就在四处门路重新当官,现在看到御史台伸出了橄榄枝,那还不紧紧抓住。
两⼈⼀拍即合。蒋之奇随即起草奏章,在朝会时当堂弹劾欧阳修道德败坏、⼈伦丧尽,与⼉媳有染,请求严惩欧阳修。蒋之奇这次的弹劾案可不像之前刘庠的那次,这次是在百官集会的公开场合,即便宋神宗想压也压不住。
蒋之奇趴在地上连番叩头,态度恭敬⽽强硬。蒋之奇提出,朝廷必须派出调查⼩组,涉案的参知政事欧阳修必须停职接受审查。宋神宗有点犹豫,有必要搞得这么严重吗?
⼀旁的御史中丞彭思永站出班列,代表整个御史台表态,此事已经经过御史台初步调查,欧阳修必须停职;⼀旦查实,必须逐出朝廷。
欧阳修遭遇如此诽谤,肺都要⽓炸了。欧阳修说:“那蒋之奇诬陷我的罪⾏,是禽兽也不会做的丑事,是天地之间不能容忍的⼤恶,如果我做了那样的事情,那我就犯下了天下间最⼤的罪⾏;如果我没有做那样的事情,那我就背负了天下间最⼤的冤屈。犯下的⼤罪⽽不被诛杀,蒙受了⼤冤⽽不能昭雪,那都有辱朝廷,有辱陛下。恳请陛下⽴刻组织专案组,对这件事情进⾏调查,务必要查清蒋之奇所说的事情是从何处得来,把所有的涉案⼈物详细调查,必定能够查清整件事情。”
宋神宗⾮常重视,告诉彭思永、蒋之奇,务必仔细调查案件,把所有提供案情的⼈员名单⼀⼀列举,⾃⼰要亲⾃过问这个案件。
听说宋神宗亲⾃过问,薛良孺不⼲了。薛良孺告诉蒋之奇,⾃⼰不会到朝堂指证欧阳修。薛良孺明⽩,看宋神宗的态势,明显是在⼒保欧阳修。否则单凭御史台的弹劾,就可以将欧阳修罢免。既然宋神宗眷顾欧阳修,即便欧阳修被罢黜,宋神宗也会把薛良孺看扁,仕途也就此绝望了。何况,薛良孺的叙述⽔分极⼤,禁不起调查。蒋之奇⼤怒,派⼈去抓薛良孺,此时薛良孺若是打退堂⿎,⾃⼰可就被动了。不
想薛良孺太奸猾,半夜就偷偷溜出京城了。
薛良孺不见了,蒋之奇就站在了风⼝浪尖。蒋之奇只好交代,欧阳修与⼉媳有染⼀事是从御史中丞彭思永处听说的。宋神宗叫来彭思永,彭思永也知道薛良孺不见了。若是明⽩告诉宋神宗,⼈证不见了,彭思永和蒋之奇就会落个诽谤宰⾂的⼤罪。彭思永很滑头,想到了⼀个脱⾝的理由。
彭思永禀奏神宗,对不起,我不能告诉不陛下线⼈的名字,万⼀欧阳修打击报复怎么办?何况,御史台的规章中早有规定,⾝为御史可以“风闻⾔事”。弹劾官员不必要有实际的证据,只要有些传⾔,有些影⼦,御史就有权⼒提出弹劾。⾄于事情是否属实,那是⼤理寺、审官院的事情。
彭思永提出,若是“风闻⾔事”也有罪,那恐怕以后御史再也不敢弹劾官员,尤其是不敢弹劾现任宰⾂,那么,就⽆⼈给陛下进⾔,陛下的⽿⽬也就蔽塞,完全受控于⼏个宰⾂了。
彭思永的⼀番话也挺有道理,即便是宋神宗也不能强⾏逼迫彭思永违背规定讲出⼈证姓名。作为刚刚即位的皇帝,更不愿意看到宰⾂专制,控制舆论的现象。
可是,欧阳修连上九道奏折请求严查此案,欧阳修的亲家吴充也上表请求调查,为⾃⼰的⼥⼉洗刷污名,宰相韩琦也出⾯⼒保欧阳修,宋神宗权衡利弊,下诏将御史中丞彭思永贬斥为黄州知州,将监察御史蒋之奇贬斥为太常博⼠,前往道州收酒税去了。
晚年
宋神宗亲⼿写了⼀封诏书,邀请欧阳修出来⼯作。宋神宗说:“因为御史给您冠以⼤恶之名,朕⼏天来从未释怀。因此,我特意下诏,要求御史交代出处。前⽇⼜看到您的辩解⽂字,真假朕已经明了。今⽇朕已经下诏将⼆⼈贬斥,并且把整件事情前因后果在朝堂张榜公布,为您洗刷污名。希望您早些上朝,不要计较之前的事情。”欧阳修听了,很感动,就出来⼯作了。
展开全部
822赞
70评论
分享
⼿机⽤户52660589251 04-25 17:59关注
《花间实录》载,欧阳才⾼,性逸,与吴充友。充有⼥⽈莲,喜诗⽂,常慕欧阳风采,春⽇午后,欧阳醉游吴府,花深处恰逢吴⼥。莲遮⾯娇笑,犹胜春花,欧阳惊疑似梦。后为睹吴⼥,频⼊吴府,充之前,多露爱莲意。充观欧阳,⽼态百⽣,不忍出⼥。欧阳⼼有不舍,遂约媒妁,娶为次⼦妻。欧阳⼦庸
⽽丑,莲时时以泪洗⾯,欧阳以长者居,好⾔慰之,久之⽬成。后欧阳常令次⼦钰归乡,莲与欧阳乐之。
看来欧阳修确有,才⼦都有⾮凡⼼,何谈常理论⼈情?
66赞
7评论
分享
胖圆1029326231 07-29 17:14关注
⼀代宗师的两次“桃⾊事件”
欧阳修和苏轼(苏东坡),都是宋代的⼤学问家、⼤政治家。在当时都是以“正统”⾯⽬出现的⼤⼈物,⽽欧阳修的政论⽂章《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论》是多么铿锵有⼒,他的《⾷糟民》诗对农民是多么同情,可是另⼀⽅⾯他写出的⼀些享受⼥⾊、描写⼥性的浮艳之词,简直判若两⼈。苏轼也⼀样,他
的“⼤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物”以及“明⽉⼏时有,把酒问青天”和反映嫖妓⽣活的浮艳之词完全看不出出⾃同⼀⼈之⼿。这可能反映出⼀些封建⼠⼤夫的两重⼈格和双重道德标准,也反映出他们推崇的“孔孟之道”和“⼈欲横流”的⽭盾。
欧阳修、苏轼私⽣活的浪漫是出了名的:
《避暑录话》说:“欧阳⽂忠知扬州,建平⼭堂,壮丽为淮南第⼀。每暑时,辄携客往游,遣⼈⾄邵伯取荷花千余朵,以画盆分插百许盆,与客相间,遇酒⾏即遣妓取⼀花传客,以次摘其叶尽处,则饮酒,往往侵夜,载⽉⽽归。”
《宋稗类钞》云:“欧阳修间居汝阴时,⼆妓甚颖,⽽⽂公歌词尽记之,筵上戏约他年当来作守。后数年公⾃维扬果移汝阴,其⼈已不复见。视事之明⽇,饮同官湖上,有诗留撷芳亭
云:‘柳絮已将春⾊去,海棠应恨我来迟。’”可见,他对妓⼥是多么眷恋。
正因为有这种⽣活情趣与经历,欧阳修写过不少旖旎、缠绵、⾹艳的描写男⼥之情的诗词,其中也不乏佳作。例如他写的《南歌⼦》描写⼀对新婚夫妻甜美、热烈的爱情:
凤髻⾦泥带,龙纹⽟掌梳。去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时⽆?弄笔偎⼈久,描花试⼿
初。等闲妨了绣⼯夫,笑问:双鸳鸯字怎⽣书?
这⾸词写得⾮常细腻、⽣动,充分表现出作者的性兴趣与性体验,可是,却被指责为“浅近”、“浮艳”,引起“⼩”的“暧昧之谤”。更有⼈“为尊者讳”,说作为⼀代儒宗的欧阳修不会填这类
词,“当是仇⼈⽆名⼦所为”,⽽列在欧阳修的名下。
被称为“⼀代道宗”的欧阳修的两件“丑”闻,当时是轰动⼀时的。
第⼀件事是关于欧阳修的“外甥⼥”张⽒。虽说是“外甥⼥”,但双⽅并⽆⾎统关系,是欧阳修的妹夫的前妻所⽣,当然在封建社会中欧阳修和她还有严格的伦理与辈分关系。这个张⽒嫁给了欧阳修的堂侄,以后⼜和家中的仆⼈私通,事情败露后,此案在开封府审理。想不到在公堂之上张⽒竟供出和欧阳修有私情。王铚的《默记》中说:“张惧罪,且图⾃能免,其语皆引公未嫁时事,语多丑异。”也就是说,张⽒在公堂之上为了减轻⾃⼰的罪⾏,竟坦⽩交代出她未嫁前和欧阳修“有⼀⼿”。
使⼈闹不明⽩的是坦⽩交代这种事能“解免”她的什么罪责,直接后果是,这⼀下⼦舆论⼤哗。欧阳修百般辩解,最后虽以“查⽆实据”了事,但在名声上却⼤受影响。他的政敌钱勰也借此攻击他,欧阳修有⼝难辩,最后被朝廷贬到滁州。
第⼆件事更严重了。欧阳修妻⼦的堂弟蒋宗孺犯了事,遭到弹劾,蒋本来希望欧阳修能帮⾃⼰开脱⼀下,没想到欧阳修却上书要求尽快处理。蒋对此恨恨不已,就揭露出欧阳修和⼤⼉媳吴春燕有染。
这真是⼀个晴天霹雳,太丑太臭了。儒家强调“礼”,所谓“君君,⾂⾂,⽗⽗,⼦⼦”,怎么可以这么“”呢?⽽且这竟发⽣在被称为“⼀代道宗”的欧阳修的⾝上。说这种事,⽂雅的词⼉是“帷簿不修”,在民间则叫“扒灰”,即使到了现代也是很难听、很见不得⼈的,何况是在封建社会呢?这件事还被⼈告到皇帝那⾥去了,幸亏当时的明神宗不相信,⽅才作罢。
不过,这两件事对欧阳修的打击实在太⼤了,他⼼灰意冷,⼀再要求辞职,但未被允许,以后过了⼏年,欧阳修就去世了。
这种丑闻不仅发⽣在欧阳修⾝上,⽽且和王安⽯、苏轼都沾上了边。在民间传说中,王安⽯和苏轼都对美丽的⼉媳表⽰过好感,王安⽯曾把⼉媳⽐作琵琶,想在上⾯弹⼀曲,⼉媳也风流、⼤胆和开放,作诗回应,如果公公弹⼀曲,肥⽔不流外⼈⽥。正在翁媳作诗传情的时候,⼉⼦回来了,公公只好将写在墙上或桌上的诗仓促抹去。
这种事情是不是事实呢?已⽆法考证,但是语云“苍蝇不叮⽆缝的蛋”,即使是⽆中⽣有,也可能有那么⼀些“缝”会使⼈猜疑、臆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