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王邨 今朝芙蓉
作者:***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7年第05期
幽深的街巷,斑驳的石板路,别致的土家吊脚楼、石牌楼、铜柱、风雨桥,浓郁的土家风情,手工艺品,风味小吃,着民族服装的居民,这一切组成了芙蓉镇的奇异景。芙蓉镇,位于湖南省湘西州永顺县,据说已有2000年历史,原名王邨。1986年,著名导演谢晋在这里拍摄电影《芙蓉镇》,此镇由此声名大振,更名为“芙蓉镇”。
浓郁的土家风情
镇子的入口是一土家建筑,三层,飞檐翘角,明柱,抄手栏,许是年深日久,木架露出原木本,颇有古意,匾额上有“芙蓉镇”三字。一张桌子上,摆有两个坛子,中间一架牛头骨,颇有异族风情。
进得镇内,曲径通幽,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摆手堂”。摆手堂是一座古建,有戏台,是土家
人祭祀祖先、跳摆手舞的场所。每年春节后,土家男女老少着节日盛装,聚在摆手堂前,由梯玛(巫师的土家语称呼,即“敬神的人”)引导,唱起欢快的摆手歌,跳起摆手舞,表演各种节目,庆祝节日。
向前是一铜像,铜柱。五代时,溪州土司彭士愁不忍楚王马希范的苛捐杂税,与楚发生战争,后降楚,在溪州会盟,并把盟誓写在铜柱上,开始了彭氏统治溪州800多年的历史。溪州铜柱原位于溪州会溪坪(今古丈县境内),20世纪70年代,由于修水库占地,被搬迁到王邨花果山上,这里的铜柱为复制品。铜像中,有楚王、土司王,亦有荷执戟的军士、武士和旗帜。
不远处是土王桥,桥造型别致,两侧多根立柱支撑,上有屋顶,屋顶上又覆瓦。桥头两根明柱,两龙盘绕,匾额“土王桥”。又有上下联,上联“楚界铭文盟誓土司八百年”,下联“海疆卫国抗倭东南第一功”。上联说的是土司与楚王盟誓的故事,而下联说的则是当年土家兵赴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取得的战功。据明史记载:“永保土司,世序富强,每遇征战,辄愿荷戈为前驱”。抗倭前线,明军战事不利,朝廷召土家兵赴前线。土家人性格彪悍,作战英勇,几次重创倭寇,使倭寇逃离东南沿海。明朝嘉靖帝曾手书“东南第一功”,褒奖土家人,并制成匾
额。现在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一石牌楼额上仍有此题。由抗倭又衍生了奇特的土家“赶尸”习俗,十分玄妙虚幻。
穿过土王桥,沿石阶曲折而下,便是土王行宫,歇夏之地。不远处有一河,为酉水支流。芙蓉镇由永顺县所辖,河的另一侧为古丈县,是著名歌手宋祖英的故乡。县内设有一“宋祖英歌台”,据介绍,宋祖英曾在这里演唱。她的《小背篓》《家乡有条猛洞河》就是在这里录制完成的。
这里原有“土王宫”,还有“太子宫”“公主宫”,建筑非常豪华,只是今天早已物是人非。院子里有几棵柚子树,取“又生一子”之吉意。一座建筑里,陈列着土家日常生产生活用具、用品。土家的服饰,男子琵琶襟上衣,青丝头帕;女子左襟大褂,滚道花边,宽大的衣袖,下身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又有许多刺绣、蜡染、土家被面,以及生产、围猎的用具等。里面还有中国最后一位压寨夫人的照片、事迹。
再往前是一崖壁,如刀削一样陡峭,崖壁上飞下几道瀑布,如白练一般,飞珠溅玉,带着轰轰的水声。人们说,芙蓉镇是建在瀑布上。脚下是石径,水花溅在身上,沾衣欲湿。崖上又有藤类植物倒垂下来,苍翠欲滴,和白练相映成趣。崖顶上,是一组土家建筑,朝天飞
芙蓉洞檐,上翻展翅欲飞,明柱木栏,镂窗,绕楼曲廊,又有廊桥与陆地相接。这些建筑一组一组连接在一起,有的楼就悬空而建,与北方建筑的厚朴凝重相比,显得秀美、灵动轻巧。
古朴的街巷
沿石阶而上,便是街巷。脚下石板铺路,街道狭窄曲折,街两侧是商家,有板门店铺,亦有吊脚楼,门楣上写着字号。街道上,有头戴竹笠,挑着竹筐行走的女子,有头戴黑或花格包头的老年妇女悠闲地坐在街边闲谈。
街边摊位上,摆有许多少数民族风情的手工制品,竹制箱包、斗笠、竹枕、竹桌竹椅等。牛角梳的摊位上,写有“纯手工制作”。牛角梳由水牛或牦牛角采用传统手工艺制成。土家小吃更是繁多,豆花、麻饼、芋粑粑、团馓、腌鱼、螺蛳肉、油茶、酸菜、姜糖、孝母酥等。随处可见的还有“刘晓庆米豆腐”店铺。铺子里张贴着广告画,画面上,刘晓庆面带微笑似在招揽游客。
店铺里亦有土王酒、糯米酒、甜酒、酒鬼酒和竹筒酒。竹筒酒是春季时,人们把酒打到竹节内,随着竹的生长,酒慢慢变成淡绿,既有竹的清香,又不失酒醇厚的原味道,这倒有些特。
土家的牛头宴,据说是招待贵宾的佳肴。人们把牛头放进大锅里,然后配上红辣椒、酸肉、蒿子粑,煮熟后连锅一起端上来,虽然没吃过这道菜肴,却感受到了宴席上的一股豪情和热烈。
前面有一石质牌坊,四柱三间。正面额上写有“圣旨”,转过来写有“贞洁”,是座古迹。不由想此地莫非出现过贞洁烈妇,旧时封建社会多以此方式褒奖。问了两个人皆摇头,不由有些怅怅。
独特的土家习俗
晚饭后,和一位街边土家族老者闲谈。他是土家族人,他说,土家人自称“毕兹卡”,是本地人或是说土家语的人的意思。他告诉笔者,夜晚在镇街上闲走,注意不要吹口哨,这是镇上人的忌讳。土家人也过新年,但比汉族人过春节要早一天,称为“赶年”,也就是说土家人过的年是腊月二十九。据说,这源于明朝时抗击倭寇。曾经有一年要过节时,突然接到朝廷诏令,要他们到东南沿海打击倭寇。军情紧急,土家人只好提前过年,而后整装出发,以后,这个习俗也就传了下来。
以往,笔者总以为“哭嫁”是苗族的习俗。而从老者口中才知道,当地的彝、壮、撒拉、土家等民族都有这个习俗。女孩在出嫁前约一个月,要由家里的长辈、邻居、妹来教授女孩怎样哭、哭什么。出嫁的那天,女孩要哭父母的关怀养育之恩、哥嫂妹多年相处的不舍之情、对少女无忧无虑生活的依恋、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不安或是对媒人乱断终身的怨恨等。女孩子如果不会哭,是会被婆家看不上的。女孩子男人要嗓音好,會唱歌,会养猪。男子歌唱得不好,就不到老婆。猪养肥了,杀掉把肉腊上,带上银耳、葛粉、蕨粉用箩筐挑着去女方家。女方父母看上了男子,就准备酒席,用猪尾下酒。而男子女人,要“三大一小”,脚大能下地干活,臀大养男孩,胸大能喂养孩子,口小吃得少。
老者说,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镇上的许多青年外出打工、经商,人们的观念和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习俗已经遗失。如果想了解土家人原汁原味的习俗,只能到深山里,那里还有上年纪的老人保持着原始的生活形态,穿戴传统的衣服、头饰,住着原来的房子,保持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和习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