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武陵山区民族文化走廊
构建武陵山区民族文化走廊
作者:李泽茂 彭记文
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9期
        【摘 要】武陵山区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毗邻湘鄂渝黔的地区,为方便研究本课题的需要,这里指的武陵山区主要是界定在重庆区域范围内的武陵山片区。重庆武陵山片区集中了以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构成。因此结合该片区的实际构建武陵山区民族文化走廊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本文通过对该区域内“两区四县”民族文化构成发现。有必要打造一条重庆境内的少数民族文化走廊,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区县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机制,从而助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芙蓉洞        【关键词】武陵山区;民族文化;走廊;区县联动
        一、重庆武陵山区民族文化及开发现状
        重庆武陵山区原指重庆渝东南片区的“一区五县”(后武隆县升区)。包括黔江区、酉阳土
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及武隆区。通过各个区县的名字就可以发现该区域内少数民族文化丰富,特别是以苗族土家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突出,因此在这些区县毗邻的基础上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前期下构建一条少数民族文化走廊具有现实的操作性。
        (一)重庆武陵山区各区县民族文化特点。
        1、黔江区。黔江区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代表的分布有20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区。该区少数民族文化丰富。既有以土家族为代表的服饰、织锦民族文化特征,也有以挑花刺绣、吊脚楼、少数民族婚姻民俗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符号等。并且黔江区带有少数民族文化烙印的景区也相对较多如灌水古镇、小南海、阿蓬江等。
        2、武隆区。武隆区虽然以汉族为主,但境内也分布着大大小小12个少数民族。且武隆区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有享誉国内外的“天生三桥”5A级国家级风景区,也有仙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芙蓉洞等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这对助推区县旅游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提供强大助力。
        3、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在近年来不断发掘境内的民族文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县是以苗族土家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其中在对苗族民族文化发掘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以蚩尤九黎城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开发中在国内带来了不错的影响。并且在景点开发中也在积极提升旅游景点品质,扩大彭水县在旅游市场的影响力。
        4、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县内少数民族占到县内人口约84%。县内少数民族文化较为丰富,其中龚滩古镇、后溪古镇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是中国土家文化发祥地、中国土家摆手舞之乡、中国著名的民歌之乡、中国著名的原生态旅游目的地。酉阳近年来提出建立“武陵山区旅游接待中心、旅游商品集散中心、中国土家生态民俗旅游大县、中国著名的生态民俗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为目标,全力打造“养生之地·休闲之都”。为发掘少数民族文化提供政策资金支撑。
        5、秀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县集中了以秀山花灯、苗王墓等为特的民族民俗文化景点。同时境内集中了以土家族苗族为代表的17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因此该区域内的少数民族文化也比较丰富,同时旅游资源呈现了“花”“边”“古”“少”的特点。
        6、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石柱县获得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境内有29个民族,其中土家族占主要部分。自然景点和民族风情景点较为丰富。如土家建筑及土家咂酒享有很高的声誉度。
        (二)重庆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开发现状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处于重庆市内的武陵山区“二区四县”依托境内丰富自然资源和多元化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少数民族文化开发及旅游资源整合上还是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1.景点文化植入有待改进。重庆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居多,特别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因此带有民族特的景点也较为丰富。但是我们也看到为了助推各个地方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些区县在积极打造发掘新的少数民族文化景点。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依托苗族为主体的特点。打造了以蚩尤九黎为文化的主题城。城内有着九道门、苗王府、天权宫、百戏楼等的旅游景点。景区内建筑风格很富有苗族文化特。但是在每个景点的文化植入上就有一定的欠缺,既每个景点所应有的文化内涵何所表达的文化历史意义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2.少数民族文化内核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发掘。每个民族有着自身的民族文化标记,这个标记贯穿与这个体的传统和生活之中。在发掘少数民族文化及构建少数民族文化走廊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出这种文化标记,只有如此才能提升民族文化景区的吸引力。目前在重庆武陵山片区只有酉阳摆手舞欢乐节较为有名气。但是其余文化开发中影响还是相对较小。这就需要深发掘下去,扩大其影响力。把少数民族特的生活习俗融入到景区的建设当中。提高旅客的参与度。
        3.存在自然景区与人文景区“博弈”的现象。重庆武陵山区自然资源丰富,自然景观景点也相对较多,如武隆区的天生三桥、仙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阿依河、乌江画廊等;黔江区小南海、阿蓬江等。而在人文景区开发上除了打造以龚滩古镇、郁山镇、洪安古镇等古镇的精品路线外。突出少数民族文化特景点较少,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打造的蚩尤九黎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精品人文景区还是比较少,形成不了足够的吸引力。自然景观的打造相对成本较低,人文景观不仅需要客观条件也需要大量文化、民俗等的支撑,所以必然该区域内更希望发掘出“风景名胜”,减少对人文景观的投入。但实际上真正能够吸引“回头客”的正是富含丰富民族文化的人文景观。所以在重庆武陵山区需要下大力气加强人文景区建设,发掘各个少数民族文化景观,为打造一条精品少数民族文化走廊旅
游线路提供支撑。
        二、重庆武陵山区民族文化走廊构建路径
        重庆武陵山区从地理位置上看基本都处于重庆渝东南片区。除石柱县外其他区县都被渝湘高速、铁路贯穿其中。这为打造一条重庆武陵山区民族文化走廊提供了客观便利和条件。
        (一)强化载体建设。文化需要载体,这个载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也可以是物。所谓从“人”的角度就是要加强对少数民族习俗和民俗的保护和挖掘。注重对他们优秀生活习惯和方式的传承和保护,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和发掘。而在“物”上则是一方面在示范区上下功夫。每个区县里都需要开发出具有龙头作用的示范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另一方面从点上则是构建以村寨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景点。以点带面助推载体建设。
        (二)品牌打包营销策略。重庆武陵山区境内一些旅游景点特别是自然资源旅游景点在国内外具有很好的品牌口碑,比如武隆区的天生三桥;酉阳县桃花源;彭水阿依河风景区等。而在民族文化特的旅游景点品牌打造却相对较少。虽然彭水县在积极打造以蚩尤九黎城为核心的民族文化旅游景区,但是从整个片区来看就显得“势单力薄”。所以在品牌构建上
需要实行打包策略的营销。以整个片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纳入进行推销。依托苗族土家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文化更进一步挖掘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形成一个良好的合力助推重庆武陵山区民族文化品牌建设。
        (三)协作策略。重庆武陵山区民族文化走廊的构建涉及到“二区四县”。这就需要区域内实现“协同作战”,避免各自为战的局面。协作既防止了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更多的同质化结果,也防止相互间的恶性竞争导致成本提高效益的下降。所以一是在政府层面要加强政策和机构上的协调。从总体上把握片区内民族文化的构建。二是在民间层面也要实现协作。各区县村寨、旅游业人士等要经常进行互动相互取经推动当地民族文化建设,为点上建设提供客观条件。
        三、区县联动发挥“航母”效益
        重庆武陵山区民族文化走廊的构建能够使区域内旅游资源形成一个“航母”集。有助于提高在国内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彭水境内有着阿依河4A级风景区、乌江画廊,及蚩尤九黎城、鞍子苗寨民族特风景区等,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旅游业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如果要在旅游市场获得更多的“一杯羹”。除了自身旅游资源的不断升级和完善,实现区县联
动是其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选择道路之一。
        (一)完善渝东南区域旅游联盟。重庆渝东南片区在之前已经成立一个渝东南片区旅游联盟。联盟主席是以区县轮流当值的形式并在轮值主席所在区县召开一次会议。这种联席会议可以说是区县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一种形式。但是要做到区县旅游哦产业联动发展光靠旅游联盟还是不够的。且渝东南区域旅游联盟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助推该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首先联盟应该有着固定的机构对每年会议的召开主题要进行积极的调研和做好材料的收集,以便在会议召开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次旅游联盟在抱团营销的同时应更多的关注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旅游资源的协调性,既不能一股脑把旅游资源打包进去,要分线路,分特定期推出不同的精品旅游路线,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二)旅游人才教育与培养联动机制。旅游产业人才一直是渝东南片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短板。这就需要区域内实现旅游产业人才联动培养机制。黔江区应该发挥“老大哥”的作用依托区内高校为片区旅游产业输送人才培养人才,打造产业内人才轮训的模式。各个区县也应该关注旅游产业人才的发展和培养,拓展教学方式尝试校企合作。制定长远旅游产业教育规划。
        (三)区县合作打造旅游品牌会展品牌。品牌展览会是指具有一定规模,能代表这个行业内的发展动态,能反映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能对该行业有指导意义并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展览会。渝东南片区有着旅游联盟抱团营销的基础,每年也会召开旅游品牌推介会。而之前这些旅游品牌推介会可能更多的依托其他旅游展会在一线城市召开。渝东南片区旅游产业想要进一步发展,发展自身的旅游品牌展会尤为必要。它一方面让展会本身成为一张名片,另一方面也彰显了本身旅游产业的实力。因此可以在市场化的基础上在区域内举办的旅游展会要转变品牌展会经营管理模式、制定展览服务标准等,不断提升本地旅游展会的质量和知名度。
        (四)旅游产业联动规划、实现旅游产业差异化发展。旅游资源最怕同质性,同质性里面最怕恶性竞争。前面的分析里面提到整个渝东南片区主要聚居的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如果区域内不能实现产业的规划很容易出现旅游资源的浪费和恶性竞争的出现。所以有必要实现产业联动规划,实现旅游产业产业化发展的态势。只有如此既防止了恶性竞争也提升区域内的旅游产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安全 ,秦中应.重庆武陵民族文化旅游走廊开发策略研究——基于SW OT 分析框架[J].重庆文理学员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2] 刘杰峰关于发展武陵山区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思考『C ].武陵 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讨会 论文集.
        [3]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 [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 0 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