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皮影拓展性课程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非遗皮影拓展性课程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郭晓明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根、脉、魂,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浙江省海宁市斜桥镇中心小学基于“和美教育---育美文化”理念,选取非遗皮影作为传承的重要内容,并从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建构、拓展学习方式、打造品 牌社团、建立评价体系五大路径进行非遗皮影拓展性课程的构建与实践研究,旨在让每一位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社会实践等活动领略非遗皮影的魅力,滋养心灵,发掘潜能,发展个性特 长,提升综合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非遗皮影;拓展性课程
一、非遗皮影拓展性课程构建
与实践研究的缘由
1. 符合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 决定》指出,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 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 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关 于深化义务教育
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 出,各地和学校要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体现地域和学校特,突 出拓展性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 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积极开展 关于非遗皮影拓展性课程的构建与实践研究符 合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2. 响应“弘扬传统文化”的号召
国内学者指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历代 的传承,沉淀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具有 天然的教化力、感染力和熏陶力[1]。皮影戏是我 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极具研 究价值和推广意义。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 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 出,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 的文化传统在相关社区尤其是青少年当中得到 继承和发扬。因此,探究非遗皮影拓展性课程,落实非遗进校园,是对“弘扬传统文化”号召的 积极响应。
3.发挥学校自身具备的区域优势
浙江省海宁市斜桥镇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江 南小镇,是著名漫画家米谷先生、作家殷白先生 的家乡,也是原皮影戏班“郎家班”的所在地,民间艺术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海宁皮影戏亦是江南 皮影戏的典型代表。对学生来说,探究皮影戏,既 是接触民间艺术的良好机会,又是一种符合其身 心发展特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斜桥镇中心小学 已组织开展皮影兴趣活动多年,积累了一定的实 践经验,为进一步研究
、开发与实施相关拓展性 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郭晓明,浙江省海宁市斜桥镇中心小学艺术教研组组长,E-mail院405778013@qq(浙江嘉兴,314406)
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促进心智发展提升综合素养<
图1课程构建与实施路径
(1) 课程目标设置,明确实施的方向性
课程目标是整个课程建设的关键,决定着课 程建设的方向以及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 法的设计。皮影课程的目标,从层级上分为课程 总目标、年段目标和年级目标三类。
课程总目标是指以“皮影”为载体,通过欣赏 感知、具身实践,了解皮影艺术文化,培养动手实 践能力,培育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乡土文 化意识、社会实践意识以及民族自豪感,弘扬民 族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年段目标是指围绕总目标,充分挖掘皮影艺 术的教学价值和特点,根据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 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知 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 个维度精确定位,分别制定了低段、中段和高段 的年段目标。
年级目标是指在年段目标的基础上,又分别 制订了详细、具体的年级学期目标,使目标更加 细化,以便教师合理把握,提高非遗皮影拓展性 课程的教育实施效果。
(2)
课程内容建构,凸显体系的实践性
课程内容设置秉承学校“和美教育——
育美
文化”的理念,挖掘与整理本地区传统民间皮影 艺术资源,并对资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
二、研究的王要内容
1.
课程顶层设计聚焦文化的浸、润性
(1)
设计理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 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明确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 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 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 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 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 体系。”皮影戏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民间艺术,蕴 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学校开拓隐 性德育工作的一条新路径。因此,设计皮影拓展 性课程,要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以利 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课程定位
非遗皮影拓展性课程以地方民间传统文化 艺术为土壤,立足地方和学校,弘扬优秀传统文 化。皮影文化中的伦理道德,
是学校德育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皮影课程让学生在“走进非遗,
行非遗”中体验文化,
是建立文化自信的一项重
要内容;以皮影为载体,
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参
与、体验、感悟,是传承家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 的一条有效途径。
(3)
课程特
非遗皮影是一种带有浓厚地方彩的民间 传统文化艺术,
有着学校普通艺术类课程所无法
替代的作用。课程的建设以地方民间艺术为土 壤,从实际出发,注重挖掘地方特。课程内容的 设置,既注重欣赏体验,也突出实践体验,更重要 的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 “和美教育——
育美文化”理念的皮影课程,凸显
了课程的校本性、
浸润性、
实践性、
创新性。学生 可以在多个主题学习活动中探究实践,
培育创新
意识,
并由此真正领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2.课程构建的研究实践操作
课程构建与实施的五大路径如图1所示。
q
非遗皮影拓展性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路径
1 1
1 ^课程内容建构
拓展学习方式
打造品牌社团
拓展评价形
k
设置评价标准
|
确立评价内、
组织多彩:
推进社团建设
|
_—
|
善组织管理
课程总目标
创新实践
实地考察探索皮影
体验皮影
亲近皮影年级目标年段目标
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充分体现地域特。同时,遵循“欣赏感知、实践体验、拓展创新”的建构 模式,
以统整和跨界的视野构筑“非遗皮影拓展 性课程”3m3x内容体系。其中,3m指建构“亲近皮 影”“体验皮影”“探索皮影”三大梯度模块;3x指每 个模块中搭建三个系列内容支架。在3m3x内容 体系下,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稳步推进课程的实施。
一是亲近皮影,情怀传承。“亲近皮影”模块 设置了“了解历史、认识艺人、欣赏剧目”等系列 活动内容。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 趣,传承民族情怀,学校创新拓展了活动形式。学 生可以通过“对话皮影史”“读者沙龙”等活动了 解历史,通过“实地探访采风”“我眼中的艺人”等 方式认识艺人,通过“角评价”“情节分享”等形 式欣赏剧目,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 升对非遗皮影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培 养家国情怀。
二是体验皮影,具身实践。“体验皮影”模块 设置了“影偶制作、皮偶操控、社会实践”等系列 活动内容。学生可以在“画稿上”“剪形缝接”等 活动中学习影偶制作,在“单人操作”“双人合控”等活动中掌握皮偶操控,在“走进社区”“文艺晚 会”等活动中参与社会实践。学生直接参与,体验 乐趣、体验过程、体验成功,真切感受皮影的魅 力,在具身实践中升华对民间艺术文化的情感。
三是探索皮影,自我表达。“探索皮影”模块 设置了 “创编童话剧、创作皮影道具、创客小剧 场”等系列活动内容。学生可以根据“神话传说”“时代新风”等不同题材创编童话剧,通过“影偶创 作”“场景创作”等活动创作皮影道具,组合“台词 配音”“动作设计”等动态表演开设创客小剧场。在传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创新的过程,可以让学 生自然展现自己的创新意识,表达自己的世界观。
(3)拓展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非遗皮影拓展性课程应体现人文性、审美 性、实践性的特点,提倡创新性的学习方式。为此,学校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 多样的教学形式,倡导自主、合作、实践、探索,使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且在发现、探究中获得 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 统文化。
一是实地考察,获取直接经验。通过实地考 察,学生能够获得有关皮影艺人经历、皮影制作 与表演技术等第一手资料,从而提升皮影课程学 习成效。学校组织学生外出采风,实地考察了海 宁皮影戏馆,探访了徐二男、张坤荣、李学林等民 间皮影艺人,并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使 学生获得最直接的感受和体验,从而进一步认识 家乡的皮影文化,增强传承的责任感。
二是合作探究,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 合作能力是人们生存发展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和品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开展 合作学习、交流探讨、分享皮影历史,鼓励并支持 学生合作完成皮偶制作、影戏表演、剧目创编等任 务,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小组交往中学会沟 通、互助与分享,体验合作的快乐,培养团队精神。
三是创新实践,促进个性发展。创新是发展 的源动力,创新也离不开实践。在研究实施过程 中,学校教师带领学生动手创作皮影道具、改编 或创编皮影故事、自导自演皮影剧目,鼓励学生 大胆创作、勇于创新,从中体验皮影艺术带来的 乐趣,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4)打造品牌社团,彰显社团的独特性
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也是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 通过探索洛溪皮影社团工作,努力打造品牌社 团,形成皮影社团特,使之成为非遗皮影拓展 性课程开发与展示的有效平台。
一是完善组织管理,保障社团健康发展。通 过完善洛溪皮影社团组织的内部运转机制,促进 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为社团的顺利运行和健康 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推进社团建设,促进工作规范有序。为 了扎实推进社团建设,保证社团工作规范、有序、有效地开展,社团指导老师引领社团成员完善了 社团活动手册。手册内容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工 作计划、课内外活动记录、进校园评价、获奖荣 誉、学习评价、工作总结等。
三是组织多彩活动,营造社团品牌特。学 校努力营造特,打造品牌社团。比如:创建创新 实验室一富有文化气息的皮影表演馆和皮影 制作室,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与活动环境; 聘请非遗传承人,对学生的皮影学习活动进行技 术指导;组织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送戏进 “校园、敬老院、社区广场”以及“文化走亲、文艺 晚会”等演出活动,分享非遗皮影,丰富社团生 活,扩大社会影响力。
(5)建立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导向性
为了更好地实施非遗皮影拓展性课程,让学 生及时了解自身学习和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不 足,不断提高学习效率,使学习活动进人良性循 环,学校经过研究探索,从“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三方面建立了学习评价体系(见表1)。该评价体系确立了明确具体、切合实际的评价内 容,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设置了 明确的评价标准,使每个学生都能了解和掌握学 习应达到的要求,从而保证学习活动的每一步都 向着既定目标迈进而不偏离航线;拓展了评价形 式,采取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提 高评价的客观性,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自我完善。
三、研究成效
一是构建了富有特的非遗皮影拓展性课 程及其3m3x内容体系。学校基于“和美教育一育 美文化”理念,以地方民间传统皮影艺术为土壤,充分挖掘地方资源,构建了富有地方特的非遗 皮影拓展性课程,以统整和跨界的视野构筑了 3m3x内容体系。非遗皮影拓展性课程凸显了校本 性、浸润性、实践性、创新性,便于学生在多个主题 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探究实践,发展创新能力。
二是拓展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 生的综合素养。学习方式的革新是新课改的核 心。学校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大力 提倡学生创新性的学习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 中,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实践、探究,锻炼学生搜 集信息、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等能力。多样化的 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促进了身心 和谐,提升了综合能力和素养。
三是打造了特品牌社团,分享了非遗皮 影,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洛溪皮影社团充分发挥 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机制,每学年组织开展送戏 进“校园、敬老院、社区广场”以及“文化走亲、文艺 晚会”等社会实践活动达二十多次。这些活动丰 富了社团生活,让社团成员得到了锻炼,同时分 享了非遗皮影,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如今的洛溪 皮影社团已硕果累累:在海宁市首批中小学优秀 学生社团评比中荣获“优秀学生社团”称号;在海 宁市第三十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 获科技实践项目一等奖;在海宁市第八届文化艺
表1学习评价体系
姓名评价内容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用☆表示,每项内容最高四颗)
每项平均☆数总评☆数自我评组员评教师评家长评
兴趣认同情感态度1.不浓;2.—般;3.较浓、较端正;4.喜欢、端正
合作意识
实践能力
1.很弱;
2.较弱;
3.较强;
皮影制作
4.很强
才艺表现
创新能力
1.缺乏;2—般;3.有一定新意;4.出
术节优秀项目评比中荣获“优秀文艺志愿服务团 队”称号;在嘉兴市“戏曲阅读经典”大赛中荣获 “特殊表演奖”;在“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展演中 荣获“浙江好腔调奖”和“优秀展演奖”在全国第 二届、第三届少儿皮影传习成果展演活动中荣获 金奖和银奖,18位小演员荣获了“皮影传承小使 者”称号。
四是提升了教师的课程研发能力、创新实践 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组成员把收集的 地方皮影文化资源进行选择、整合和创新,并将其 作为课程内容,新编了校本教材《海宁皮影》。教师 们潜
心课程研究,探索教学形式,展示课程活动,打造品牌社团,在“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的研讨 模式中,有效提升了课程研发能力和创新实践能 力。同时,教师们的专业素养也获得了长足发展,组员中现有嘉兴市学科带头人1名,海宁市学科 带头人、骨干教师各1名,“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 产代表性传承人、嘉兴市非遗保护杰出人物”名,“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有3 项相关课题获得省市级立项,相关获奖论文7篇。
四、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目前,学校关于非遗皮影拓展性课程的实践 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校依托全国性研讨活 动、省市级教研培训、电台报刊杂志等平台,通过 多种渠道推广非遗皮影拓展性课程研究成果,提 升了非遗皮影的研究价值,扩大了成果的社会影 响力。
一是课堂教学展示。研讨课《我们的皮影戏》在“嘉兴、台州”美术教学名师论坛暨美术拓展性 课程创意教学研讨会上亮相,《走进家乡的皮影 戏》课堂教学视频案例获得了嘉兴市乃至浙江省 的创新实验室课例评比优秀奖,《弄影偶》在浙江 省第二届具身德育研讨会暨浙江省教育厅“百人 千场”小学综合实践专场送教活动上进行了展 示,校长许桂华在专场活动上分享了《皮影德育:让古老的皮影艺术成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载体》
的研究成果。
二是校本课程展评。校本课程《皮影戏•剪纸》
人选浙江省第二批义务教育精品课程;《皮影》课
程在海宁市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评选活动中荣
获一等奖,并获评海宁市义务教育精品课程;《海
宁皮影》在江浙沪冀小学体育联谊会“校本课程
交流展评”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校长助理张晓粟
作了《皮影课程研发与实践》的主题发言。
三是经验成果分享。在第二、三届全国少儿
皮影传习成果经验交流会上,斜桥镇中心小学原
校长姚爱东、副校长王敏华以及本校教师、海宁
皮影戏传承人郭晓明都作了主题发言;在浙江卫
视中国蓝新闻“为全省两会代表献言非遗传承 梦”的直播栏目和Fm96大潮之声“海宁格调”第
九期中,郭晓明受邀分享了学校在皮影传习、传
承、传播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
四是外界来访交流。学校的皮影教学实践活
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吸引了同济大学、浙
江工商学院、南京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团
队来校作皮影传承交流,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
卫视、《中国文化报》《浙江日报》、人民网、华东网
等二十多家新闻媒体来校采访拍摄并专题宣传
报道学校的皮影传承教学工作。
总之,非遗皮影拓展性课程是学校基础性课
程的重要补充,其在丰富学生文化素养、传承地
方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
学校在探究非遗皮影拓展性课程构建的过程中,
将继续做好校本化、地域化、个性化等方面的工
作,把课程打造成富有特的学校品牌。
参考文献
[1] 阚文玉.植根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J].江西教育,2018(6):12.
[2]钱建芬.社团建设:让学生张开“隐形的翅 膀”[J].江苏教育,2012(12): 11.
(责任编辑张慧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