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奶VS纯牛奶,孩子周岁后营养补充选哪个?
宝宝一岁后喝纯牛奶还是配方奶,一直都是家长们热议的话题。有的认为配方奶营养更全面、口味更好,贵点也值得;有的觉得牛奶含钙量高、蛋白质丰富,便宜才是硬道理。
那到底该选哪个好呢?首先我们明确一下基本要点:
周岁以后,无论配方奶还是牛奶,都不是宝宝的主要营养来源,只是提供部分营养。
站在这个基础上来看,配方奶和牛奶在很多方面的差距就很明显了。
营养上
配方奶“可以但没必要”
横向对比来看,配方奶包含的营养种类相对齐全。配方奶除了蛋白质以外,还额外添加了维生素和铁等成分。牛奶则比较简单,主要是钙和蛋白质,其他相对没有那么丰富。
营养成分
看起来配方奶似乎略胜一筹,但别忘了结合实际情况。
周岁以后,大多数宝宝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膳食体系,日常摄入的不仅有奶,还有主食和各种肉蛋果蔬。这些种类丰富的食物构成孩子主要的营养来源,只要好好吃饭、不挑食,坚持补充维生素D,基本不太需要其他额外的营养补充。
这时把牛奶作为优质的蛋白质和钙来源是合适的,不用怕营养不够全面,因为其他食物可以“补位”。在日常饮食均衡的情况下,宝宝1岁之后可以喝牛奶作为营养补充,这与很多权威机构如美国儿科学会、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香港卫生署的意见一致。
至于配方奶,目前并没有高质量的证据表明幼儿喝配方奶能有什么额外的健康收益。而配方奶额外添加的那些成分要么是孩子已经可以从饮食中获得的,要么是本身就没必要的。有些配方奶里还添加了甜味剂,一个没控制住,孩子很容易长成小胖墩。
有的家长老担心孩子营养不良,其实临床上这种情况是真的少,反倒是因为肥胖衍生各种健康问题而来看诊的会多一些。家长平时做好生长曲线监测、定期儿保,基本是不需要焦虑的。即便孩子挑食,也应出具体的原因对症解决,优先从饮食上进行调整。
因为孩子不爱吃饭而过分依赖配方奶,某种程度上是“拆东墙补西墙”,非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带来或加重一些不好的饮食习惯,比如更不爱吃饭、正餐吃得少等。
如果宝宝仍处在过渡期,主食比较依赖配方奶,建议尽快帮助宝宝过渡,增加辅食摄入的比例。
Tips
对于部分宝宝牛奶蛋白过敏的家长来说,牛奶暂不纳入考虑范围,建议等宝宝2岁以后消化系统发育完善,再慢慢少量尝试,有可能会逐步脱敏。
当下宝宝对大豆蛋白不过敏的话,可以使用强化钙的豆奶代替。日常饮食中可增加富含钙食物,如豆腐、西兰花、卷心菜等。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对牛奶蛋白过敏,不代表就对羊奶不过敏,并不建议将羊奶粉作为首选的替代奶制品。
价格上
牛奶通常便宜一半
这一点不用我多说了。市面上绝大多数的配方奶都会比牛奶贵,基本都在三四百左右。
以一罐价格400元容量约800g的配方奶为例,150ml一杯水冲3平勺,每次用量大概在25g左右,均价12.5元。即便每天只喝一杯,最多也只够喝一个月。
市面某配方奶冲调示例
和这比起来,纯牛奶的价格就友好多了。市场均价每盒才三四块钱,贵点的可能要五六块,但也比配方奶便宜得多,即便宝宝一天喝两盒,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效率上
配方奶步骤略繁琐
冲一杯配方奶,单算烧水、冲奶的时间,少说也要好几分钟。再加上前后清洗消杀这些杂活...嗯,总之就是要很有耐心。
相较之下,直接喝盒装的纯牛奶就方便很多了。唯一的缺点是纸盒和吸管不太环保,所以我们还是尽量做好垃圾分类,方便回收利用。
综上,孩子周岁以后,在保证日常饮食均衡的情况下,推荐喝牛奶作为重要的营养补充。配方奶可以喝,但不能影响正餐,更需要注意控制体重。
至于所谓的乳铁蛋白,并没有高质量证据表明其对幼儿有实际的助益,家长也不必破费去追求这种营销包装起来的“高级”。
宝宝1岁后
怎么喝牛奶比较好?
既然宝宝1岁以后可以喝牛奶,具体又该怎么喝呢?首先是品类的选择:
①全脂 vs 低脂、脱脂
香港卫生署建议2岁以下应喝全脂奶,2-5岁可喝低脂奶,而5岁以上才可喝脱脂奶。其他机构对年龄的划分没有如此明确,但几乎都建议2岁之前喝全脂奶。
2岁以下宝宝喝全脂奶主要考虑这个年龄段对脂肪的需求较高(帮助增长体重及吸收维生素AD),2岁以后脂肪需求减少,家长可根据宝宝的肥胖风险选择全脂奶还是低脂奶,5岁之后同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