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的由来
作者:王南
来源:《小学生学习指导_趣味课堂·低年级》2019年第11期
作者:王南
来源:《小学生学习指导_趣味课堂·低年级》2019年第11期
运算符号并不是随着运算的产生而立即出现的。比如中国在商代就已经有加法、减法运算了,但是和其他几个文明古国,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印度一样,都没有加减法符号,把两个数字写在一起就表示相加。
到公元3世纪,希腊出现了减号“十”,但仍没有加法符号。公元6世纪,印度出现了用单词的缩写作运算符号。其中减法是在减数上画一点表示。后来欧洲人承袭印度的做法。例如用拉丁字母的P(Plus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相加)表示加,用M(Minus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相减)表示减。
加减符号 “+”“一”出现于中世纪。据说,当时酒商在售出酒后,曾用横线标出酒桶里的存酒,而当桶里的酒又增加时,便用竖线条把原来画的横线画掉。于是就出現用以表示减少的“一”和用来表示增加的“+”。
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一”表示剩余和不足。1514年荷兰数学家赫克把它用作代数运算符号。后来又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的宣传和提倡,才开始普及,直到1630年,才得到大家的公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