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心得体会5篇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体会5篇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体会1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我进入大学后课余读的第一本书.可能是由于第一次涉足人文社会科学,对这一大类学问很是陌生,书读得不是太顺利,加之日常学习和时间的安排上不合理,一个学期快结束了,我总共才读完了前3章.对此,我感到非常羞愧,费孝通老先生的〝差序格局〞都还没有读到,真是惭愧万分.不过,我还是会利用课余时间把全书看完.
  然而,只这前三章,就已让我获益匪浅.读完以后,我对中国的乡土社会有了基本的了解,也认识到世代生活在乡村的居民身上的一些性格和特质,这是我以前不曾知道.也不曾想过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对大师的著作没有资格做评论,在这里仅就《乡土中国》的第一章《乡土本》谈一谈个人的一点体会和感悟.
  费孝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于_47年根据所讲〝乡村社会学〞写成《乡土中国》.本书尝试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关于〝乡土中国〞这个概念,费先生在书中指出:〝这里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换言之,〝乡土中国〞是中国特具的一种体系,它包含在具体的百姓生活里,老百姓遵循它而生活.
  在第一章开篇,费先生开宗明义的提出:〝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为〝乡土中国〞下了定论——中国社会的基层(基本)是土生土长的乡村人.土和于读什么
  在这一章,先生着重阐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主要特征,即乡土的本是什么.我把它总结概括为下面的四点.
  首先,在习俗上,乡村人和其居住的乡村有着很强的传统性,而且这种传统性很难被改变.也就是说,在乡村居住的人都有一个〝根〞在身体里边.这个〝根〞,这种传统性是源于人们世世代代和泥土打交道而形成的.比如费先生讲他妈妈给他一包家里灶上的泥土,让他在想家的时候煮一点吃.这种方式现在看来很荒谬了,但对世代与土分不开的农村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就像余光中先生在《乡愁四韵》中写的那样:〝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漂泊在外,思念家乡,想到的一
草一木都散发着乡土的芬芳,乡土跟母亲又紧紧联系在一起,泥土是母亲,母亲就像泥土.从中可见从农村走出去的中国人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对踩在脚下的泥土的强烈依赖和深厚感情.我们常说〝落叶归根〞.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人在旅途,哪怕海角,哪怕沧海桑田,心中日夜萦绕着的永远都是故乡,永远也放不下扎在心里的这个〝根〞.这个情结可以说是所有传统中国人的一种特质.像美国就不行,美国的居民是从世界各地移民过去的,才两百多年历史,没根!所以说,〝土〞在我们的文化里占着最重要的地位.这就是所说的传统性,很难改变的,它源自农民们(当然这是最初的发源.基层,后来扩大到不仅是农民)对泥土的依赖.
  这个传统性产生的原因在我看来有两点.第一点,农民以种田为业,天天与泥土打交道,自然而然产生了感情.第二点,农业是世世代代的工作,从上面不知多少代一直传下来,几千几万年,一直延续下来,不曾断过,是完完整整的一个整体,一个脉络.满足这两点,传统性就逐渐产生.这是个长久的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形成.
  中国乡村的第二个特征,我总结为不流动性.费先生在书中说:〝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徙是变态.〞因为种地的人的地是不容易搬动的,你需要一年四季守着你的〝一亩三分地〞,有许多农活要去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人口不流动的特点.一个家族的人住在这里,那么他
的后代一般也会在此定居.举个简单明了的例子,就是农村的姓氏.虽然不断有外来人口的迁入,但这只占少数的比重,微乎其微.所以看家谱,上面一代一代从上到下,还是同一个姓占主线.如果一旦到哪一代的哪一家突然改姓了,那么人们就会认为这一支断了,没办法再延续下去了.农村里现在依然很重视这个.所以,你不出去,别人也很少进来,这是不流动——反映到生活起居上就是〝安土重迁〞这个词.
  这样也就自然而然引出了第三个特性——聚村而居.聚村而居——村与村之间相互较为孤立.隔膜.上面说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上说的,这个是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上说的.两者有一定关联,我认为是有点因果的关系.因为村子里的人世代定居,不怎么流动,因此导致村与村的交流.联系变少了,村子就孤立存在了.这有些像国与国的关系:可以合作,但都自己独立.
  聚村而居的原因,费先生讲得很明白,也很有道理:〝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件一代的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由于大量的聚村而居,因而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即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每个
地方有各自不同的风俗.即便在同一个省内,也会有所不同.我是山东人,山东省内一共有_个地级市,各市无论是语言.居民的性格.还是生活习惯.风俗风貌,都有很大不同.你要我讲一讲山东话,什么叫山东话?这个问法本身就不对.山东话多了,每个市的话都不一样,你叫我怎么讲?要我讲,我只会讲莱芜话,还讲得不好(从小就说普通话,莱芜话一直没学好).莱芜市和泰安市,这两个城市是挨着的,口音上却有很大差异.莱芜话音调较平,很少有儿化;泰安话音调起伏较大,儿化音更多一点.济南和烟台,口音更是天壤之别.这就是非常明显的地方性.
  第四个特征,我称之为〝熟悉〞与〝规矩〞.亦即约定俗成.这个比较好理解.农村正是由于它的不流动性,人口性质很少发生变化,〝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因此,许多习惯就慢慢约定俗成,不言自明了,这又叫作规矩.〝规矩不是法律,是出来的礼俗.〞〝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我的老家我回去过一次,在那里我看到,一家结婚,大半个村子的人都跑去参加.去吃酒席;一家死了人,差不多全村人前往悼念.这种自发的不假思索的行为完全是源自长年累月的熟悉,这不是规定出来的结果.
  以上便是我对于费孝通先生所论中国乡土社会的主要特征的一些理解和想法.这四大特征,回答了什么是乡土的本.尽管本书我只看了很少一部分,但对乡土社会.乡土文化我已经有了很
多想法,对不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分析,我觉得这是个好的开端,我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体会2
  费孝通先生把这本小册子称为〝不成熟的果实〞,但这本小册子却是展现中国乡村图景.研究中国传统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份参照.费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悟,将自己在乡村实践中的所见所感融合在了社会学这一偌大的智慧体系中,将中国乡村社会中的一幕幕具体情境抽象成一些符号和概念,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说,〝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勾勒成像的彩线条背后更为凝练点睛的笔道与风骨,是乡村社会生活习俗背后的文化沉淀与精神承载.
  乡土中国以《乡土本》开篇.的确,用〝土〞字来形容乡下人是最恰当不过的,土地不仅养育着一方人的成长,还寄托着他们的终老;不仅寄栖着他们的一生,还替他们养育繁衍着世世代代.生活在乡村的人以土地为生活的根基,丝丝缕缕都牵扯着泥土,怎么能不沾染点土气,又怎么不是乡土本呢.中国人历来安土重迁,这也是因为以农业为生的农民是附着在土地上的,土地是根本,是搬不动也离不开的,只有当一个地方繁衍至人口到了极限,才会有一部分人去开拓新的
地方.正是这种与土地相依相息的生活方式,成就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有文化.乡土就是本,即便随着现代化的推动乡土早已成为粗俗.野莽的象征,在国际化中的经济较量中农村总是作为城市化进程的阻碍被挤压.贬低,谁也改变不了,多少年前的我们祖上先辈都是依存着土地代代相传的事实,谁也否定不了,当今社会再先进发达也离不开靠着一身乡土气耕种收获的衣食父母.
  说起乡村社会的不变求稳,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是深有体会.这种不变的心理不仅在个人中.一个家庭中,而是在整个农村的普遍观念中.在代际相传中,根深蒂固.以前我将这理解为传统.保守,因为农村社会圈子封闭,对外来事物和变动的接受能力差,只是想着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过着知足的生活,大概实在是没什么可失去了,所以即使日复一日地碌碌无为,他们也乐得求个平平淡淡.于是乎,乡村中的许多生活习惯于模式都由这个不变而衍生出了来.
  因为不变,空间的固定和时间的简单复制,文字在乡土社会成了多余的东西.当今社会,人们把不识字.不会写字的人叫做文盲,现代教育的发展目标之一就是全面扫除文盲,但是在乡土社会,文字这个东西却是可有可无.不见得受待见.很多农村人文化水平低,被城里人嘲笑愚蠢,费孝通先生却认为乡下人不是因为〝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决定其不需要文字,在《文字下
乡》和《再论文字下乡》中他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论证了这一点.首先从智力上说,乡下人和城里人是没有高下之分的,这一点有过亲身经历的费老在文中就以自己孩子的例子做比.所不同的是,城里的孩子受教育的机会.和文字打交道的机会更多,见的世面更广,所以在学习上容易显得更胜一筹;乡下的孩子没有有文化的父母,没有接触更好教育的机会,但同时他们也没有养尊处优的条件,而是从小见惯十分接地气地生活技巧,学做各种农活,积累了不少生活经验,所以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上看,乡下孩子不一定比城里孩子低.在这个基础上再看文字在乡村的应用也就不用扯到智力问题了.农村其实是一个个小圈子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圈子里的人都是世代生于斯.长于斯的,是天天都能见面的,是互相了解得不能再了解了,在这种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中,语言就已经足够满足交往的需要,作为间接工具容易产生歧义又多有不便的文字就显得没那么必要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