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寓言故事摘抄
成语寓言故事摘抄
画蛇添足
楚国有个富翁,一天在祭祀仪式结束后,赏给几个仆人一壶美酒,这几个人仆人商量起来:“几个人喝一壶酒,不过瘾;要是一个人喝,那才痛快!我们不妨比赛画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于是,他们每人折了一根树枝,开始在地上画了起来。其中有个人很快就画完了,拿过酒来准备喝。可他还想卖弄一下自己的本领,说:“我还能给蛇添上脚。”于是,左手拿杯,右手继续画蛇脚。这时,另一个仆人也画完了蛇,就一把抢过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呢?”画蛇脚的仆人自知理亏,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把酒喝光了。”
亡羊补牢
战国时的楚襄王奢侈淫乐,不理朝政。大臣庄辛劝谏襄王说:“如此下去, 国家就有覆亡的危险。”楚襄王气愤地骂道:“你老糊涂了, 竟然这样诅咒楚国, 扰乱人心。”于是,庄辛请求到赵国去躲避一下。果然不出庄辛所料, 五个月后, 秦军攻楚, 楚国失去了大片领土, 襄王被迫流亡。这时, 襄王后悔当初不听庄辛的劝告, 赶忙派人召回庄辛。问:“事到如今,该怎么办?”庄辛回答说:“俗话说得好。见了兔子才想起猎狗, 也
不算晚; 羊跑掉了才修补羊圈, 也不算迟。”接着, 庄辛又讲了一番重整旗鼓的话,楚襄王觉得庄辛言之有理, 便拜他为阳陵君。
叶公好龙
孔子的弟子子张,听闻鲁哀公对人才的热衷,便历经艰辛,跋山涉水,抵达鲁国,期待得到哀公的赏识。然而,子张在鲁国等待了七日之久,却未曾得到哀公的半点礼遇。 子张心中满是失望,于是向鲁哀公的车夫讲述了一个故事:“叶公是一个对龙有着极度痴迷的人,他的衣饰、生活用品乃至居所,都以龙的图案装点。天上的真龙,被叶公的痴情所感动,决定亲自降临人间,让叶公一睹真龙的风采。然而,当真龙出现在叶公面前时,叶公却被吓得面如白纸,心惊胆战。原来,叶公并非真心爱好龙,只是借此炫耀自己而已。”子张通过车夫,将这个故事传达给鲁哀公,以此讽刺哀公只是虚有其表,并非真心想要结交贤士。 成语“叶公好龙”由此诞生,用以形容表面上热衷某物,实则并非真心喜欢,甚至对其心生恐惧、反感。
自相矛盾
战国时候,楚国有个卖长矛和盾牌的人,为了兜售自己的东西, 先夸耀他的盾牌很坚固, 什么锋利的武器都不能戳穿它; 接着又吹嘘他的长矛很锋利, 不管什么东西都能戳穿。这时, 有人就问他:“拿你的长矛戳你的盾牌看看怎样?”那个卖矛和盾的人瞠目结舌,无言可答了。
滥竽充数
战国时,齐国有一位君王,姓田,名辟疆,又叫齐宣王,他非常喜欢音乐,尤其喜欢吹竽(竽是一种乐器,把很薄的铜片制成叶子,装在管子上头,吹起来能够发出声音;再把这样的管子一共三十六根,合在一起,装在一个壶子上面,才造成一个竽。)。宣王为了能常常欣赏那种竽乐的吹奏,又喜欢听合奏,便经常供养着三百名吹竽乐手,一吹起来,便三百人一起演奏着。当时齐国有一个人,自称为南郭处士的,他请求齐宣王让他加入吹竽乐队;齐宣王十分高兴,并且给他很优厚的待遇。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泯王继位,他也一样地喜欢吹竽;但是他不喜欢听合奏,而是喜欢欣赏独奏。他叫那三百名吹竽手,依次地每一个轮回演奏给他欣赏。命令刚下来,南郭处士就偷偷地逃走了。原来他根本是不会吹竽的,在那音乐大队中混了多年,也没有把吹竽这一种技艺学会;他害怕齐泯王要他表演独奏时,要露出马脚来。
臣的成语
狐假虎威
战国时代,楚宣王很奇怪北方的臣民,为什么会畏惧他的大将昭奚恤;于是他就问朝中的大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朝臣中有一个人名叫汪乙,用一个寓言故事,来向楚宣王解释道:“有一只老虎捉到了一只狐狸,狡猾的狐狸恐吓老虎说,它是天帝派来管理百兽的,如果老虎吃了它,将会激怒天帝;如果不相信,可以跟在它后面走,看看其他的野兽对它是怎样畏服。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就跟在狐狸后面想看个究竟。一路上其他
野兽远远地看见狐狸,果然都匆忙逃跑。老虎看见这个情形,不知道野兽乃是怕自己,还以为它们害怕狐狸呢!现在大王的兵权都在昭奚恤手上,北方人民所怕的,实际上只是怕大王的兵罢了。”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一个人正在田地劳动的时候,忽然看见有一只兔子从田里飞跑过去,不料却碰在树根上,折断了颈骨死了。于是这人马上摔掉耕具,跑到树底下,十分高兴地把兔子拾了起来,接着就守在这树根的旁边,等着再拾到兔子。可是,这兔子碰在树根上死了,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哪里还会一直有兔子碰死在这里呢!
愚公移山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人们尊称他为愚公。他的家宅恰好坐落在太行山和王屋山这两座雄伟的山脉之间。由于这两座大山阻隔了山北的道路,愚公下定决心要铲平这两座阻碍。他的妻子担忧地问:“凭你一人之力,怎么可能移走这两座庞大的山呢?你又打算将挖出的土石放到哪里去呢?”愚公目光坚定地说:“我们可以将挖出的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愚公毅然带领着他的子孙们,开始了挖山运土的艰辛工作。他们每年往返渤海一次,尽管进度缓慢,但从未放弃。河曲的一个智者,智叟,听闻了愚公的事迹后,讥笑他道:“你这是在徒劳无功,你的力量连大山的
一丝一毫都无法撼动。”愚公听后,只是轻轻叹了口气,然后坚定地说:“你真是太顽固了。我虽年老,但我有儿子,儿子将来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而山却不会增长,我们怎么可能挖不平呢?”
天帝听闻了愚公的事迹,被他的坚韧精神所感动,于是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将这两座大山移走。从此,冀南和汉阴之间的道路变得畅通无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