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八大山人画语解读《一》
转载八大山人画语解读《一》第一章俱道适往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1]--屈原
.引论
三百年前的八大山人,依靠自己心性的真善,揭示自然之大美,阐发艺术之本质;他传统而现代、极古而极新,是中国文人画的最高峰,是纯粹艺术的先行者,当之无愧中国画现代化的开山鼻祖;他以自己卓越的实践才能,把中国画艺术推至一个空前的高度。
中国画艺术的伟大性,只有当站在整个人类艺术史的坐标系中来科学地观测时,才能清楚地认识到。可以设想,将八大山人的画作摆放进卢浮宫,与西方古代优秀的雕塑以及各时期油画精品相比列,将是怎样的效果。东方的艺术品在卢浮宫里付之阙如,这不能不说是世界观众的一个遗憾。对于习惯了眺望和惊叹西洋美术的人,当他驻足并发现代表东方最高文化修养和艺术水准的中国画时,那种视觉的震撼和心灵的感动,无疑是难以形容的。西方对中国画的理解,尚停留于形而下的古董欣赏的阶段,至于对文化艺术传统中那深层智慧的领会、反思与启发,还远远谈不上到位。
这是一个特异的审美空间,认识它需要的不只是眼睛,还有心灵的关照;那精神的象征性、艺术的表现性、造形的抽象性等等外在形式的后面,是一个非凡的完整的人。走近他,你便走近了一个优秀民族所拥有的优秀文化;一旦你走近他,你才明白什么是生活、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类旷古永恒的追求,你才知道什么是现实与理想、什么是社会、什么是艺术家、什么是你自己。
20世纪以来,尤其是50年代以后,八大山人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一片赞誉之声,"八大山人学"兴起,于此同时,他也为我等国人提供了反思自己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机会。西人理解中国画难免简单化,以为八大山人传达情感所追求的,是扭曲传统而自造语言;而我们自己,也未必自知自觉,未必认识到
其革新者的原由和意义所在;所以全面而透彻地研究和思考八大山人的艺术,不仅仅在于确立他在中国美术史乃至世界美术史上的地位,而更在于深入挖掘和倡导中国的优秀文化,在于增强民族自信力,在于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越研究西方文化,越感到中国文化之美。"[2]这是近代著名的翻译家和艺术评论家傅雷的结论,而他对中国画的热爱与透彻了解,恰恰是他"二十一二岁在巴黎卢浮宫钻研西洋画的时候开始的",这颇有意味;他的民族自信力,乃出于对中西双方文化的深谙与透析。同样,黄宾虹也自信我国文化之特长,当敢于"开门迎客,主客均乐"[3],恐惧与忧虑是大可不必的。
人类的灵智,一旦聚于一人之身,则其人所臻达的高度是空前绝后的,其后数百年、数十代人也难以逾越。中国画历史中皇炎炎其巨灵者,当首推八大山人,将他置诸世界艺术史,亦卓然而称伟大。历史上遭遇家国之不幸如八大山人者多矣,然则何以八大只有一个?此足证艺道之微茫。
设非其人,绝无其艺。八大独特的人生际遇、复杂的精神世界、强烈的艺术个性,统统是造就其非凡艺术的直接契机。"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惟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4],司马迁之言,移议八大其人,不亦宜乎?
提及八大山人,人们立刻想起他作品中那些形貌怪异的禽鱼,并与他愤世嫉俗的社会心理联系在一起;但是,不宁与哀思、奇诡与冷峻,不是八大的艺术趣味,他之所以能在艺术实践中超凡入圣,客观而言决非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主观而言也不是一个轻易的偶然。他是执中庸之道的仁人君子,他无心做怪,所以称圣。
把握了人,就把握了一切。艺术的研究,最后都要落实到人身上。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复杂的,所以对人及其艺术的认知,无比之难。艺术史上的现象,不是单纯的直线式的,而一定是主观诸因素与外部诸条件多股扭结而发生发展着的。
一个人,只要从事艺术,那就必须遵守"美"这一终极原则;倘若偏离美,那他不可能拥有一颗亲近美的心灵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副创造美的手笔,于是种种因素集合起来,阻碍他最终走进尽善尽美的高明的艺术境界。"美是造
形艺术的最高法则。"[5]循着这样的理路,庶可廓清八大的人生旅历与艺术行踪。
美术史上只能出现一个八大,八大的艺术是那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但八大有着跨越时空的力量,其画风远被数百年、影响至巨,所以在讨论八大
的特殊性与个别性的同时,其普遍性和一般性不可忽视,这也是今天我们继续
研究八大的意义和因由所在。
2."遗世逃名老"
社会的动迁与变革,对艺术家心灵的触动是无与伦比的,进而左右他们的
人生道途。"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6],艺术家及其作品,总是不由自主而染上那一时代的颜,在民族厄运危时,刚强
之气节高昂,创造出远非承平之世可比拟之作。"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7],文艺之作,代有独绝,其中又有出类拔萃、荦荦大成者,更是超越一
时一世,而执握永恒。
八大山人(1626-1705年)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代,也是一
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董其昌(1555-1636年)、黄汝亨、李日华、李流芳、文震亨、黄道周、王铎、王时敏、倪元璐、陈洪绶、程邃、傅山、黄宗羲、弘仁、
周亮工、归庄、顾炎武、查士标、侯方域、王夫之、戴本孝、笪重光、朱彝尊、王石谷、恽寿平、王士祯、石涛、王原祁、孔尚任、邹一桂、郑板桥(1693-
一个土一个于念什么
1765年)…情鼓荡、化作激湍,其声傲岸、地负天涵,艰难险阻、百折无回,磅礴奋纵、一意向前。
1644年甲申之变,明王朝灭亡。生不逢时,年仅19岁的八大山人由一个
钟鸣鼎食的贵胄公子,一变而为飘零的闾里庶民,其人生的倾斜与心灵的失落
自是难以言表。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家国之不幸,却造就了中国艺术史的大幸。"[8]
2.1"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无殊胜之机缘,是无从悟上等觉的。这位王孙公子,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
第九子、后来分支江西的宁王朱权之后代。他出生于南昌弋阳王府[9],历嘉靖、
隆庆、万历三朝百馀年,朱邸书香门第、艺术世家[10]、文风卓然,这对八大
幼年的影响无疑是根深蒂固了的;倘若没有这种文化的透彻的濡染,那么对于
人生经验尚不富足的八大而言,将来的一切不会那么坚定与执着。八大的父亲"亦工书画,名噪江右。然喑哑不能言",甲申国变后就故去了;本来"颖异绝伦"、"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的八大,"承父志,亦喑哑",点头
摇头,手势寒暄[11]。由聪颖灵辩而化为迟钝木讷,是万难的。
在妻与子俱亡后的次年,仅23岁(1648年)的八大,在进贤介冈灯社正式
剃度为僧;在此之前的三年间,八大虽已隐遁空门,但一直未剃发而处于观望
态度,希冀着朱明王孙军队的反清胜利以及各地义军的大捷,但是,他彻底失
望了。"岂知巢未暖,两鸟竞相啄。巢覆卵亦倾,悲鸣向谁屋。"[12]八大题
《飞鸟图》诗中这样的句子,是愤怒于自己人的不争气,南明小朝廷竟同室操戈、两败俱伤,毁却半壁江山。
1645年7月多尔衮下达的汉人"剃发令"[13],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留头总比留发好,于是,明末清初乱世佛门之"逃禅",为一独特现象。不僧不俗、非俗非圣,作为浮屠中之遗民,"心之精微,口不能言,每临是讳,必素服焚香,北
面挥涕"[14]。八大也无例外[15],衡量得失,顺世应时,剃发无疑是无奈之举、变通手段。"祸福淳淳"、"安危相易"[16],惟委曲求全、忍辱生存。
"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懈怠;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维摩诘经·方便品》
八大出家后,法名"传綮",字"刃庵";"刃"者,"忍"也。在此前后,剃发
出家者尚有石涛(朱若极)、弘仁(渐江)、髡残(石溪)、戴本孝、方以智等,由
遗民而为逸民。"愧矣,微臣不死;哀哉,耐活逃生。"[17]清军抓住机会挥师
南下,明遗民仍不乏抗击者,黄道周、杨文骢、戴本孝等战死沙场,其他大家
魁硕若恽南田、程邃、崔子忠、陈洪绶、项圣谟、傅山、王夫之、顾炎武、黄
宗羲、朱舜水等均以守节为反抗。兢兢于末路,忠臣其艰难矣!作为王室后裔,一剃了之,诚权宜之计,然以佛事作忠孝[18],私身独善,于理无妨,以情终
有难忍。当八大压抑之极、内心辗转徘徊于节操气格与"明哲保身"[19]之际,
最终还是后者的处世方法,使他镇静下来。八大的花鸟,若《岩下游鱼图》、
《牡丹竹石》[20]等,花草常是从山石缝隙中生长出来,这虽是八大构图之需
要与造形特点,但也是他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一种潜意识之流露。
在41岁时的作品中,八大常用《枯佛巢》和《土木形骸》[21]两印:他恨自己无能,无武勇之身,与"木人"无异。在46岁时他启用一印曰《怀古堂》[22]:他恨自己不能如古人,以践履南山采薇之志。"我思古人,实获我心";"采薇采薇,薇亦
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23]。西山采薪,刻画残生,古贤之志,他只能在理想中实现了。
不平则鸣,"人之言也必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画为心言、言为心声,但八大的"鸣",是"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24];而且越到后来,越是趋于"善鸣",中和之音。靠着理想,八大在自觉自省中,不断
疏解着满腹的牢骚、减少着现实的苦痛。"不是霜寒春梦断,几乎难辨墨中煤"[25],34岁(1659年)的《传綮写生册》,是他现存最早的作品,里面的诗句
要缓和一些;"春梦断"虽是遗憾,但也何尝不是一种庆幸,否则,自己作为王
孙贵族,不也是"墨中煤"么?
八大长期的复杂心境,在他自题在《八大山人小像》上的一些奥涩难明的
句子中,可窥消息[26]:
(一)没毛驴,初生兔,剺破面门,手足无措。莫是悲他世上人,到头不识
来时路。今朝且喜当行,穿过葛藤露布,咄!
(二)生在曹洞、临济有,穿过临济、曹洞有。曹洞、临济两俱非,羸羸然
丧家之狗。还识得此人么?罗汉道底。
(三)黄檗慈悲且带嗔,云居恶辣翻成喜。李公天上石麒麟,何曾邈得到你?若不得个破笠头,遮却丛林,一时嗔喜何能已?
"没毛驴"理解为和尚秃驴,当无大谬;至于"初生兔",则隐喻其生不逢时、多灾多难,典出《诗经·国风一·王一之六》的"兔爰"[27]: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