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概述部分练习题
一、细读文本
1.《乡土中国》“重刊序言”(P1)、“后记”(P116);
2.《<;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学教评”》“助学”(P2-P15)。
二、填空题
1.《乡土中国》出版于___________年,由_______篇文章构成,篇名依次是《乡土本》______________《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______________《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______________《长老政治》______________《名实的分离》______________。这14篇文章隐含的一条主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费孝通的说法,这本书是“尝试回答我自己提出的问题”,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乡土中国》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_________。
4.《乡土中国》在认知层面上的价值:
①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乡土社会的核心特征可以归为两点:作为潜在规则的______________和作为外在形态的______________;
②有助于我们从本质上认识乡土社会种种弊病产生的原因。费孝通认为,原因不在于礼教传统,不能让_____________发生根本变化,就无法根除礼教传统;
③有助于我们对乡土社会的走向有更准确的认知。中国社会的存在,建立于两个根基之上,一个是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地缘)。改革开放以来,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乡土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
5.《乡土社会》在论证方法层面,主要采用__________,将中国乡土社会与西方社会进行比较。同时也能娴熟地运用事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式。
6.《乡土中国》中的论据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的材料:
①作者本人的生活经验;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古今中外的文学典籍。
7.作为中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判断阅读力高下的重要标准之一。在阅读过程
中,我们首先要训练自己的___________;其次要有意锻炼自己阅读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费孝通通过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特征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特征的差异性后,提炼出“差序格局”等学术概念。()
2.《乡土中国》是最具总结性的著作,其理论对认识传统中国社会有指导意义,对理解当前社会也有极大的帮助。()
3.晚年的费孝通针对经济全球化以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相处的问题,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社会和谐观。()
4.《乡土中国》以调查和科学论证为主,但写得很有文采,充满人文关怀。())
5.费孝通认为中西文化根本的差异就在于传统文化是生长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而西方文化根植于手工业社会的土壤中。()
6.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正面对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做出价值判断,认为西方文化优于东方文化。()
7.过去有人把东方文化成为乡土文化,而把西方文化称为现代文化,因为东方文化根植于小农经济,而西方文化根植于手
工业经济。()
8.乡土文化(社会)附着于土地,追求安稳,而现代社会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更具有变革意识和冒险精神。()
9.“乡土本”是农耕文明下,人与土地相互依存的紧密联系。()
10.中国人的“故土情结”以及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都与我们的“乡土本”有关。()一个土一个于念什么
11.费孝通所说的“私”就是“损人利己”,它是儒家基于自身能力与资源践行“推己及人”的过程。()
12.费孝通在比较中西社会结构的差异时,将儒家伦理和基督教信仰进行对比,揭示了社会结构的力量。()
13.《乡土中国》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括中国传统社会里各方面的体系。()
《乡土中国》概述部分练习题
一、细读文本
1.《乡土中国》“重刊序言”(P1)、“后记”(P116);
2.《<;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学教评”》“助学”(P2-P15).
二、填空题
1.《乡土中国》出版于一九四七年,由14篇文章构成,篇名依次是《乡土本》《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政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这14篇文章隐含的一条主线是“人和人是如何联结在一起的”。
2.根据费孝通的说法,这本书是“尝试回答我自己提出的问题”,什么问题?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
3.《乡土中国》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
4.《乡土中国》在认知层面上的价值:
①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乡土社会的核心特征可以归为两点:作为潜在规则的礼治原则和作为外在形态的差序格局;
②有助于我们从本质上认识乡土社会种种弊病产生的原因。费孝通认为,原因不在于礼教传统,不能让社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就无法根除礼教传统;
③有助于我们对乡土社会的走向有更准确的认知。中国社会的存在,建立于两个根基之上,一个是血缘纽带,另一个是“近距离”的生活模式(地缘)。改革开放以来,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乡土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
5.《乡土社会》在论证方法层面,主要采用比较论证,将中国乡土社会与西方社会进行比较。同时也能娴熟地运用事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式。
6.《乡土中国》中的论据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的材料:
①作者本人的生活经验;
②作者在社会调查中的样本数据;
③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方面的学术成果;
④古今中外的文学典籍。
7.作为中学生,能否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是判断阅读力高下的重要标准之一。在阅读过程中,
我们首先要训练自己的耐力;其次要有意锻炼自己阅读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判断题
1.费孝通通过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特征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特征的差异性后,提炼出“差序格局”等学术概念。(错,以英美为代表)
2.《乡土中国》是最具总结性的著作,其理论对认识传统中国社会有指导意义,对理解当前社会也有极大的帮助。(对)
3.晚年的费孝通针对经济全球化以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相处的问题,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社会和谐观。(对)
4.《乡土中国》以调查和科学论证为主,但写得很有文采,充满人文关怀。(对)
5.费孝通认为中西文化根本的差异就在于传统文化是生长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而西方文化根植于手工业社会的土壤中。(对)
6.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正面对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做出价值判断,认为西方文化优于东方文化。(错,没有正面做出判断)
7.过去有人把东方文化成为乡土文化,而把西方文化称为现代文化,因为东方文化根植于小农经济,而西方文化根植于手工业经济。(对)
8.乡土文化(社会)附着于土地,追求安稳,而现代社会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更具有变革意识和冒险精神。(对)
9.“乡土本”是农耕文明下,人与土地相互依存的紧密联系。(对)
10.中国人的“故土情结”以及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都与我们的“乡土本”有关。(对)
11.费孝通所说的“私”就是“损人利己”,它是儒家基于自身能力与资源践行“推己及人”的过程。(错。“私”不带贬义)
12.费孝通在比较中西社会结构的差异时,将儒家伦理和基督教信仰进行对比,揭示了社会结构的力量。(错,揭示了社会结构背后的观念结构的力量)
《乡土中国》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括中国传统社会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