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改革开放的30个新特点
改革开放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一场伟大实践。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相应地也对当前及今后改革的策略、改革的侧重点提出了新要求。把握改革开放新的阶段性特征,有助于我们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进一步深化改革,让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下一个30年取得更大的成就。
改革开放的环境不同
1.从相对封闭到高度开放。30年前的改革开放是在一个封闭、半封闭状态下展开的,过去30年间就是逐步打破这种封闭、半封闭状态的过程。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在更高层次更全方位的融入到经济全球化大潮之中。国内外经济、人员、技术各种资源高度交融,使国内改革和各项决策的变数更多。
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最大举措和重大成就。告别计划经济,不仅在所有制形式、就业途径、分配方式等经济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利益格局、社会结构、执政行政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3.从均质社会到异质社会。改革开放前中国是一个均质社会,伴随着市场化的进程,这种均质社会逐步异质化。小到用语措辞、穿着服饰、生活起居,大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分层都不再是整齐划一。特别是
个体和体的利益意识不断上升,社会整合的难度空前巨大。
4.从静止固化到自由流动。在均质状态下,各地各单位情况大同小异,民众流动的动力不足,除非由于特殊原因,人们一般习惯于“从一而终”。而异质意味着选择,选择意味着流动。单位与单位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机会、工资福利的差异,无声地鼓励着流动,使人们悄悄的冲破各种藩篱,导致13亿人在960万平方公里范围里大规模高速度地迁徙和流动。
5.从单一信息到立体信息。中国变革进程伴随着一场技术革命。在这场技术革命到来之前,信息呈垂直分布,公共管理机构和管理者能够通过内部文件、内部会议、机要渠道实现信息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相对秘密地传输,通过官方报纸、广播向社会发出一致的声音,达到管理预期。互联网、手机、卫星电视的出现却导致信息成水平化、立体化分布,以往上层驾驭下级、政府驾驭社会方式面临挑战。
6.从一体聚合到分化疏离。改革开放改变了以往那种单位控制个体、政府控制单位、中央控制地方的局面,权力、资源逐步呈分散化状态,各种博弈公开化、常态化。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国有企业之外有了非国有企业,政府组织之外有了非政府组织。公共机构公信力下降,合法性衰减,致使权威流失,政令不畅,更加剧社会疏离程度。
7.从易控制到难控制。尽管改革开放前同样存在这样那样的经济社会问题,但政府可以借助意识形态、严密的组织体系、集中掌握的资源以及各种政治行政措施使它们处于可控制状态。比如公权机构可以借助身份、户籍、档案、护照等手段限制流动,同样借助新闻媒体统一口径和思想。国际化、信息化、异质化、分散化、流动性却使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观念、体制和手段失灵,社会控制的成本和难度前所未有。
改革开放的性质改革开放的策略不同
8.从除旧到立新。前30年的改革重在“破”,即破除计划经济及与之相应的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然而,旧的东西打破后,新的东西却不知道在哪里;即使是明确了的东西,也不完全知道怎样建立起来,或仅仅停留于文字层面。旧的已去而新的未来,不明了去向何方,不明了怎样达到彼岸,弥漫着全社会的短期行为、心理阵痛都源于此。因此,后30年的改革应把重点放在“立”上,向着十七大指明的方向、道路,全面地加强各项建设。
9.从经验型改革到科学型改革。30年前开始的改革是一场没有参照系的改革,只能采取“摸着石头过河”式的试错策略。30年下来,改革逐步从“浅水滩”进入“深水区”,很难再摸到石头,于是产生观望和惶恐心理。这时,科学理论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提升本国已有的经验,需要借鉴同样在“深水区”畅游的他国做法,系统谋划,深入思考,正确判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如此才不至于呛水或被淹溺。
10.从局部改革到整体推进。改革开放的复杂性要求我们通过局部突破带动整体改革,而且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改革也大多是分头推进。当前及今后的改革则必须把各种改革统筹起来,树立全面的改革观,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各方面的改革产生系统效应、规模效应,通过推进总体性改革促进局部性改革。
11.从外围改革到核心改革。所谓外围改革,就是从那些问题比较突出但容易解决的领域入手进行改革,而那些深层次的难解决的领域或问题则被悬置起来,等到时机成熟后再加以解决。由农村到城市,由中小企业到大型企业,由沿海到内地,即是这种改革策略的具体表现。但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是,30年改革遗留下的都是些难啃的骨头,是传统体制遗留下的“疑难杂症”。改革由外围走向核心,由易变难,由治标走向治本,需要有高超的技艺,更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
12.从增量改革到存量改革。过去30年改革的另一做法是,不动“存量”而培育“增量”,比如国企不动或后动、小动,但在国有经济之外允许民营经济、外资企业发展,通过做大“增量”对国企改革产生“倒逼”态势。还比如,区域改革由沿海到沿江,再到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也属于增量改革。但改革推进到今天,存量改革的紧迫性日见明显。如果大中型国有企业、垄断行业、金融投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制度、权力监督这些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存量改革不能实质性推进,增量改革也无法向纵深拓展。
13.从技术性改革到结构性改革。技术性改革也可以称为零打碎敲式改革或修补性改革,就事论事,出了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着眼点放在层次较低的末端,放在具体的手段方法上,而对产生问题的结构本身不予考虑。结构性改革或再造性改革,则把改革的着眼点提升到更高层次,从法制、体制、机制本身探求解决问题之道,通过体制机制本身的再造、重理建立防范问题产生的根本保障。
14.从量变型改革到质变型改革。经验型改革、外围改革、增量改革、技术性改革均属于改革量的积累,科学型改革、全面改革、核心改革、存量改革、结构性改革则都属于改革质的飞跃。也就是说,经过30年渐进式改革,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到了质变的临界点,踢好这临门一脚,实现这关键性一跃,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能进入新境界,呈现新气象。
改革开放的侧重点不同
15.从静态稳定到动态稳定。静态稳定是人为的稳定,主要通过封锁、打压、看老盯死手段来实现稳定。静态稳定消除了差异,不允许选择,只能老老实实,不能乱说乱动,是一种表面的稳定,是一种缺乏活力、更缺乏发展势能的稳定。相反,动态稳定则是一种包容多样性的稳定,秩序来自认同,制度来自平衡。在开放、流动、多元的条件下重建公共秩序,在承认、遵循多样性的同时培育、发展共同价值、共同理想,形成社会共识,是今后30年改革和发展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16.从零和博弈到正和博弈。零和博弈思维上表现为非此即彼的极端化心理,行为上表现为残酷斗争、无情打击,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由于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是一个匮乏社会,东方专制体制又习惯于胜王败寇,所以缺乏妥协、宽容、协商、合作氛围。而要在多元社会重建秩序,实现和谐,必须抛弃零和思维,善于正和博弈。在差异中发现共通性,在“多”发展出“一”,而又不以共性抹杀个性,不以“一”抹杀“多”,从而达到共存、共生、共建、共赢、共享。
17.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以物为本颠倒了人与他所创造的成果之间的关系,使人异化为物的附庸,使人从主体沦落为客体。牺牲人的尊严和权益,尽管可以做到“端起碗的吃肉”,却无法避免“放下筷子骂娘”。拜物教盛行,更把人降格为只贪图个体享乐的经济动物。以人为本就是要恢复并尊重人的主体地位,走出“发展异化”的泥潭;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人全面的需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在制度上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18.从单一发展到全面发展。过去改革的单一性首先反映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者中偏重经济发展,其次反映在具体领域,比如经济发展被简化为求GDP,政治建设等同于行政改革,而行政改革又等同于机构改革。全面发展要求在搞好经济建设同时,大力推及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且每个领域的建设也都要总揽全局,重点突破,特别是注意解决深层次问题。
19.从关注生产力到关注生产关系。1921年到1949年近30年间,中国共产党主要是通过改变生产关系为生产力发展创造条件;1949年到1978年近30年间,由于没有始终坚持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后期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和苏联模式,最后导致经济社会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1978年至今我国的生产力实现了大幅度发展,但如前所述,经济、社会发展使原有的生产关系变得十分复杂,甚至面目全非。因此需要在生产力新近发展的基础上及时梳理、调整、规范生产关系,这对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意义重大。
20.从重视经济基础到重视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的情形类似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过去的30年,我国的经济基础同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政治和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方面的理念、体制和行为方式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甚至革命战争年代,没有出现相应的跟进。人们普遍感到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工作滞后于经济、社会变迁的步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建设与变化了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政治体制、行政体制和文化体制将是下一个30年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21.从速度优先到质量优先。作为一个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发展中国家,摆脱近代以来一直落后挨打的局面,必须快速发展,因此从建国起到现在绝大部分时间关心的是速度问题,实行的是赶超战略。这种战略不仅影响了经济体制和经济行为,而且影响了政治体制和政治行为。要赶超就必须要稳定,要稳定就必须要集权,并运用政治和行政手段统一配置资源,不允许政治运行中存在过多的制约、掣肘现象。正因为如
此,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又好又快、好字当先的战略,不仅是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南,而且是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指南。
22.从引进模仿到自主创新。拼物力资源,搞人海战,不计成本,不管后果,不单单是经济领域的问题,也是社会其他方面的通病;引进模仿,乃至抄袭,侵犯知识产权,也不独企业界存在。像社会科学界,无论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和法学,以前有“外地抄北京、北京抄港台、港台抄外国”之说。近年来国际交流多了,大量外国书籍翻译到国内,市面上却鲜见立足中国、独立原创的精品之作。各种概念、理论也是跟着外国跑,顶礼膜拜洋教条依旧是教条主义。在全社会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决定未来中国经济品质和全民素质的关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