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
A.党的二大 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七大
2. 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A.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是( )
A.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
B.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C.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D.思想
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5.对“解放思想”的阐释是( )
A.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B.“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C.排除姓“资”姓“社”抽象争论的干扰
D.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6.把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九大 D.中共十大
7.思想的精髓是(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 D.自力更生
8.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的理论是( )
A.思想 B.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9.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 )
A.历史依据 B.理论源泉
C.时代背景 D.现实依据
1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
A.改革开放 B.实事求是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12.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对象不同
13.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
A.工人阶级 B.知识分子
C.农民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 )
A.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B.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个体经济
D.既有工人阶级又有资产阶级
15.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 )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没收民族资产阶级财产改革开放的性质 D.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和财产
16.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A.公有制、按劳分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C.人民当家作主,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主要是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 )
A.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轨道上来
B.提高劳动者和管理者能力的轨道上来
C.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D.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1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
C.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
D.中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9.在党的基本路线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是( )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坚持党的领导
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其性质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建立的国家体制是( )
A.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B.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C.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D.工农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2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 )
A.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充分调动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切积极因素
C.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最主要目标
D.反映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23.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 )
A.根本任务 B.优越性
C.根本目的 D.发展动力
2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根本上说是由( )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决定的
D.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目标决定的
25.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提高综合国力 B.发展生产力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实现现代化
26.指出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 )
A.创新 B.改革
C.发展 D.科技
2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
C.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D.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要求
28.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为我国的( )
A.市场经济体制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B.市场经济体制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
C.市场经济主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D.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是结合在一起的
29.科技、人才和教育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非常重要。其中,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 )
A.科技 B.人才
C.教育 D.创新
30.下列对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B.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
3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 )
A.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B.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D.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 )
A.充分发挥人民众的监督作用
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
C.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D.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3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 )
A.根本任务 B.基本方针
C.主要内容 D.根本要求
34.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 )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改革创新 D.自强不息
35.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 )
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6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主题是( )
A.发展 B.改革
C.体制机制创新
D.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
3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 )
A.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问题
B.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问题
C.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
D.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3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3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 )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管理民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