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上的著名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著名改革 
 [知识链接] 
一、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改革。 
1、商鞅变法 
(1)背景:生产工具的变革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相继掀起变法运动。 
(2)时间:开始于公元前356年。
 (3)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5)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2)时间:5世纪末。 
(3)内容:迁都洛阳;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实行汉制。 
(4)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
 3、戊戌变法 
(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深重,维新变法思想广泛传播。 (2)时间:1898年。 
(3)主要内容: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文化教育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等。 
(4)影响: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 
(1)背景: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广大新解放区还没进行,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2)政策: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结果: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4)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走向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5、中国特的社会主义改革(改革开放) 
(1)对内改革 
①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概况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作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②在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2)对外开放 
过程:1980年,建立、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以后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二、 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 伯利克里改革 
(1)时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2)性质:奴隶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3)措施:扩大公民的权利;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与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4)局限性:仅适用于成年男性公民,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无权享受这种民主。 (5)作用: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日本的大化改新 
(1)时间:7世纪中期。 
(2)内容:废除贵族世袭制,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查理 马特改革 
(1)时间:8世纪前期。 
(2)内容:改变了以往将土地无偿分给贵族的做法,把土地有条件地分封给贵族。 (3)结果:形成了封建贵族等级制度。
 4、俄国1861年改革 
(1)背景: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目的: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 (3)时间:1861年。 
(4)内容: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得再任意交换或买卖农民;农民在获得
解放的同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5)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作用: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5、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
(2)时间:1868年。 
(3)内容:政治上,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经济上,允许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
展近代工业;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4)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变革。 
(5)作用: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成为亚洲第一强国,但日本强大起来后,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 
6、苏俄新经济政策 
(1)时间:1921年实施。 
(2)内容:农业上: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自由买卖;工业上: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商业上: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3)特点: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4)作用:提高了人民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7、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2)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3)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从实际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得到健康发展。 
8、美国罗斯福新政 
(1)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出路。 (2)时间:1933年开始。 
(3)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以消除经济危机。 (4)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5)中心措施:加强中心措施:国家对工业的调整。其核心和基础是《国家工业复兴法》。 
(6)性质: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调整。 
(7)作用: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
个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渡过了危机。 
(8)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须振兴民族工业以增强综合国力;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政府应适时、适度进行宏观调控,以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9、赫鲁晓夫改革 
(1)时间:1953年开始 
(2)措施:改革涉及政治、经济等领域,但氢重点放在农业上。 
(3)影响:赫鲁晓夫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交,但从总体上讲,却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10、匈牙利改革 
(1)时间:20世纪50年代。 
(2)背景: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 
(3)措施:经济上,把国家的计划管理和商品生产、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 
(4)作用:改革使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国家政治形势逐步稳定。 
11、戈尔巴乔夫改革 
(1)时间:1985年开始。 
(2)基本情况:改革最初集中在经济领域,但未收到预期的效果,随后转入政治领域。 
(3)实质: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4)影响,导致苏联解体。 
[链接中考] 
例1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是商鞅变法的依据。商鞅的下列变法措施,旨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 
A.改革土地制度  B.奖励军功   C.重视农业   D.建立县制 
例2  据《北史》记载:“魏主引见朝臣,招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居留证,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表明北魏孝文帝下令鲜卑贵族和官员( 
) 
A.采用汉姓   B.改穿汉族服装   C.学习汉语    D.与汉人通婚 
例3   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以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是( 
) 
A.陪审法庭   B.公民大会   C.五百人会议   D.元老院 
例4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阴去密布,1921年的春天阳光灿烂。”令苏俄农民感到“1921年的春天阳光灿烂”的是( 
) 改革开放的性质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B.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建立 
例5   在评论某次改革时,一学者风趣的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据此推断,他针对的是( 
 
) 
A.赫鲁晓夫改革   B.匈牙利改革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例6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志多次强调:当今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材料二  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权益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材料三  1979年,还只是南方沿海地区一个贫穷的小镇。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00多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3.5万元。在建设经济特区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如最早建立“劳务市场”、“原料市场”等,闯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 
(1)填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在中国共产学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在农村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并请你列出1980年建立的除以外的三个经济特区。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改革开放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