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体顶端
24*延安,我把你追寻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延安(yán) B.土炕(kēng)
C.明媚(mèi) D.昔日(xī)
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签订 纠缠 藏身租界 B.邀请 被迫 不堪其扰
C.拒绝 破绽 抵抗侵略 D.忘想 香港 令人敬佩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人民建造和设计的。
B.《延安,我把你追寻》的作者是祁念曾写的。
C.通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使我深受启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D.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
4.这学期女儿刚学了写信,女儿为了提高写作能力,经常与同学通信。这时候妈妈就不乐意了。请你结合情境,选择最佳答案。
妈妈:还生气呢?妈妈爱你才不让你与同学通信的。
女儿:( )
A.你不就是希望我一心扑在学习上吗?你咋知道我们不是谈学习呢?
B.我终于明白了,妈妈爱我就是约束我。
C.我知道妈妈爱我,但是妈妈请你也相信我好吗?
D.我承认妈妈是爱我的,可你的爱我实在受够了!
5.下列句子中,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同学之间怎能不互相关心呢?
B.同学之间不应该互相关心。
C.同学之间难道不应该互相关心吗?
D.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心。
二、书写
6.看拼音写词语
máo wū míng mèi huī huáng tǔ kàng
háo bù yóu yù piān piān qǐ wǔ
mǎn mù lín láng
三、填空题
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昔日( ) 竹笋( ) 茅坑( )
辉煌( ) 延长( ) 一旦( )
8.照样子写词语。
例:一排排(高楼大厦)
一件件( ) 一匹匹( )
一棵棵( ) 一朵朵( )
9.写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
(2)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
(3)追寻信念,追寻金的理想;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
四、信息匹配
10.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或汉字。
茁壮(zuó zhuó) 脊梁(jí jǐ) 大厦(shà xià)
延安(yán yàn) 一旦(dàn dān) 辉煌(huāng huánɡ)
春笋(sǔn shǔn) 奥秘(āo ào) 茅屋(máo mào)
昔日(xī xì) 明媚 (mèi mìe) 土炕(kànɡ kēnɡ)
一座座大厦如雨后春笋(sǔn xǔn)般拔地而起,破旧的(矛 茅)屋已成为历史,(延 廷)安精神依旧灿烂辉(皇 煌)。
11.选字填空
[炕 坑 抗] 热 争 水
[予 矛 茅] 屋 给 盾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光头男孩
在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名叫布莱恩的少年不幸得了脑瘤。他接受了化疗。的结果是他漂亮的金发全部掉光了。
布莱恩难过极了,他整天躲在家里,连最要好的朋友也不愿见。大家都很着急。
一天,同班的一个男孩对自己的妈妈说:“我想把我的头发剃光,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妈妈听了赞同地点点头,拿出剃刀,帮儿子把一头(柔软、柔嫩)的金发全剃光了。
第二天,学校里又多了一个光头男孩。第三天,第四天……过了几天,学校里(发现、出现)了一光头男孩。
一天,这一光头男孩来到布莱恩家门口,他们大声叫着布莱恩的名字。布莱恩透过窗户看到这情景,激动地跑出屋子。就在这一刻,一光头男孩相拥在了一起,他们每个人都笑得那么欢快,那么灿烂。
12.用“√”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13.文中的横线处填上哪句话最合适?( )
A.我就是最酷的孩子。
B.布莱恩就不会是学校里唯一的光头男孩了。
14.画线句子中的“这情景”指的是 。
15.如果要复述这个故事,应该按什么顺序来讲?请排序。
①布莱恩和一光头男孩相拥在一起。
②布莱恩躲在家里不愿见朋友。
③同班的一个男孩剃光了头发。
④布莱恩得了脑瘤,接受化疗,金发掉光了。
⑤一男孩剃光了头发。
排序:(④)→( )→( )→( )→( )
16.这一剃成光头的男孩子都是 、 的人。
课外阅读。
周恩来的“三用”大衣
这件翻领、有腰带可系结的深褐皮大衣静静地陈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它的主人是周恩来。这件制作精良的大衣,在革命战争年代,功能远远超出了简单的避寒与美观,被称为"三用"大衣,彰显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1940年,周恩来将这件皮大衣从苏联带回,在延安时期一直随身携带,时常穿着。1946年,周恩来就是穿着这件皮大衣赴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在会上迫使蒋介石签订了《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确定了民主改革的总方向,见证了党的统一战线的胜利。1947年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途中,周恩来夏天把大衣当作雨衣来挡雨,晚上将大衣当作被子来保暖,冬天再让大衣回归"本"来御寒,"三用"大衣之名由此得来。
1949年"进京赶考"后,皮大衣结束了它陪伴主人征战南北的任务,周恩来先把它送给邓颖超穿到1956年,后又交给卫士长成元功保存。1964年8月5日,这件跟随周恩来24年的皮大衣终于完成使命,赠送给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并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周恩来的这件"三用"大衣,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17.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彰显: 。
18.周总理的“三用”大衣是怎么得名的?
19.这件皮大衣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B选项有误,土炕(kēng)——土炕(kàng):用土坯做的供睡觉用的平台 床 。
2.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D.有误,忘想 ——妄想:荒谬的打算;不能实现的想法。
故选D。
3.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句子“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人民建造和设计的。”存在语病语序不当。按照常理,完成好桥梁的设计才能
进行建造。句子应将“设计”的语序放在“建造”的前面。
B.句子“《延安,我把你追寻》的作者是祁念曾写的。”存在语病句式杂糅。“……的作者是……”和“……是……写的”都是介绍作品作者的句式。原句介绍作者的句式为“……的作者是……写的”,应删去“的作者”或“写的”。
C.句子“通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使我深受启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存在语病成分残缺。“通过”应搭配主语“我”,“使”应搭配主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但是,关联词“通过”和“使”都放在了分句的前面,使句子缺少主语。原句应删去“通过”或“使”。
D.句子“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没有语病。
选项D的句子中没有语病。
故选D。
4.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口语交际能力。
与人交往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得体,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尽量使用敬语。如:这学期女儿刚学了写信,女儿为了提高写作能力,经常与同学通信。这时候妈妈就不乐意了。妈妈责备了女儿,女儿赌气回到了房间。妈妈说:还生气呢?妈妈爱你才不让你经常与同学通信的。
同学名字A.不正确。不礼貌的回答,不符合女儿对妈妈说话的语气。
B.不正确。不礼貌的回答,不符合女儿对妈妈说话的语气。
C.正确。回答既肯定了妈妈对自己的爱,又表明自己学着写信不会耽误学习,请求妈妈相信自己,这样的回答是最恰当的。
D.不正确。不礼貌的回答,不符合女儿对妈妈说话的语气。
5.B
【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辨析。
A选项,“同学之间怎能不互相关心呢?”表达的意思是: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
B选项,“同学之间不应该互相关心。”表达的意思是:同学之间不互相关心。
C选项,“同学之间难道不应该互相关心吗?”表达的意思是: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心。
D选项,“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心。”表达的意思: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
故答案为:B。
6.茅屋 明媚 辉煌 土炕
毫不犹豫 翩翩起舞
满目琳琅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茅屋、媚、辉煌、炕、犹豫、 翩翩起舞、琳琅”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7. xī sǔn máo huáng yán dàn
【详解】本题考查给字注音。
昔日,读音xī rì,指的是以前的日子、曾经、从前,大多用于回忆文,书面语等。
竹笋,读音zhú sǔn,禾本科竹亚科多年生常绿植物,原产中国。
茅坑,读音máo kēng,厕所里的粪坑。
辉煌,读音huī huáng,光辉灿烂的。
延长,读音yán cháng,向长的方面发展。
一旦,读音yī dàn,不确定的时间。
8. 家用电器 骏马 青松翠柏 浪花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数量词的搭配,需要在学习中不断的积累。
“一排排”是数量词。数量词:数量词即数量形容词,是表示数、量或程度的形容词。
一件件家用电器、一件件衣服、一件件往事等。
一匹匹骏马、一匹匹战马、一匹匹绸缎等。
一颗颗青松翠柏、一颗颗珍珠、一颗颗汗珠等。
一朵朵浪花、一朵朵白云、一朵朵小花等。
9. 比喻 反问 排比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修辞手法的识记,需要认真的学习。
(1)句中的“像”把事物比作了茁壮成长的小树,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2)句中“怎能……?”是用疑问的问句来表达肯定的语气。是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以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旨在加强语势的一种修辞方式。
(3)句中“追寻……;追寻……;追寻……;”是排比的修辞手法: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10.zhuó jǐ shà
yán dàn huán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