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栽培学
名词解释
1、牧草:广义的牧草泛指一切可用于饲喂家畜的草类植物,包括草本植物,藤本植物及小灌木、半灌木和灌木。狭义的牧草专指可供栽培的饲用草本植物,尤指栽培的豆科和禾本科牧草。
4、生育时期:指牧草在一年中在外部形态特征上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也就是说在牧草的全生育过程中,根据其外部形态特征的变化可划分为几个生育阶段,如出苗期等。
5、种植指数:就是一个地区全年播种作物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率。
6、种用价值:是指播种材料中能够发芽的种子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14、发芽率:指可萌发的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它反映了供试种子中有生命能力种子的多少
15、发芽势:指规定时间内已发芽的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它反映了种子萌发的集中程度和整齐性,
7、犁沟播种:这是一种开宽沟,把种子条播进沟底湿润土层的抗旱播种方式。
8、轮作:指同一块田地上,按照一定的顺序逐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轮换采用不同的复种方式,轮作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概念。
9、饲料轮作:是指以生产青贮料、干草、青草和放牧型牧草为主要任务的轮作方式。
10、连作:连年在同一地块种植同一作物或采用同一种复种方式。
12、大田轮作:是以生产粮食、棉花、油料及其他工业原料为主要任务的轮作。
16、复合肥料: 由化合作用或混合氨化造粒过程制成的,工艺流程中有明显的化学反应11.根瘤菌:是指寄生在豆科植物根部根瘤中能固定大气中游离氮素的一类为生物。
17、根茎瓜类饲料作物:包括胡萝卜、甜菜、马铃薯、甘薯、甘蓝等, 这一类饲料含水量高,容积大,其干物质的能值近似谷实类,且粗纤维和蛋白质含量低。该类作物的主要特点是苗期需要多次中耕培土、能起到清除杂草的作用,收获时需深挖,能起到深耕的作用。
2、下繁草:株高50cm以下,株丛以营养枝为主,叶子和枝条多集中在株体下部,距地面7cm以内的茎叶重量占整个株丛的40%以上,因而适于放牧利用。如狗牙根、白三叶、草地早熟禾等。
13、上繁草:株高50—100cm以上,株丛多由生殖枝和长营养枝组成,叶子和枝条多分布在株体1/3以上部位,株型呈倒锥形。适于刈割利用,如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猫尾草、苏丹草、苜蓿、草木樨等。
3、生育期:
(1)收获种子:以籽实为播种料又以新的籽实为收获对象的牧草,生育期指的是出苗(返青)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天数。
(2)收获营养体:以收获营养体为收获对象的牧草,以播种材料出苗到地上收获适期所持续的总天数。
(3)育苗(秧)移栽:分为秧田(苗床)生育期和田间生育期。
秧田(苗床)生育期是指从出苗到移栽的天数;田间生育期是指从移栽到成熟的天数。
填空
1按分类系统划分,栽培牧草可划分为: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其他科牧草。
2依据牧草的寿命和发育速度,栽培牧草可以分为一年生牧草;二年生牧草;多年生牧草。3依据利用年限,多年生牧草可划分为:短期多年生牧草和长期多年生牧草。
4、依据牧草地上枝条生长特点和再生枝发生部位的不同,栽培牧草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放牧型牧草;刈割型牧草;牧刈兼用型牧草。
5、依据牧草分蘖、分枝形成侧枝的方式,可把牧草分为如下几类:
根茎类牧草、疏丛型禾草、根茎疏丛型禾草、密丛型禾草、轴根型豆草、根蘖型豆草和匍匐型牧草。
6、依据牧草茎叶的发育状况,可把牧草分为上繁草;下繁草;莲座状草3类。
7、依据株型可将牧草分为(1)直立型牧草;(2)斜生型牧草;(3)缠绕型牧草。
11、休闲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系统的土壤耕作作业已达到清除杂草、蓄水保墒、和增加土壤中的有效养分。
12、轮作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概念。在时间上将计划种植的作物,按具体特性和对土壤及后作物的影响,排成一定顺序,在同一地上逐年按季种植,以调节地力。在空间上换地种植保证各种作物每年都有一定的面积和数量,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14、我国主要的绿肥植物有草木犀、毛苕子、紫云英、紫花苜蓿、箭舌豌豆等。
15、苜蓿在放牧中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反刍动物在单播苜蓿地上放牧时,时间过长易得鼓胀病,牛较羊易发生,泌乳母牛和带羔母羊又较一般牛和羊易发生。原因是含有大量可溶性蛋白和皂素,它们能在瘤胃中形成大量的持久性的泡沫,不能排出,固而引起死亡或产乳力下降。放牧前喂以干草或青贮料,露水未干前暂缓放牧,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种均可减少臌气病发生。
13、聚合草的繁殖方法有分株繁殖、切根繁殖、根茎纵切繁殖、根出幼苗扦插、茎干扦插繁殖、育苗。
16、菊苣有种子条播、育苗移栽和切根繁殖三种繁殖方法。
9、牧草播种的一般要求是:播种时期;播种方法;播种深度;播种量。
10、混播牧草的播种方法主要有同行条播、交叉播种、间行条播和撒播。
8、镇压使表土更紧,或在耕作层一定深度造成致密的间隔层。同时,镇压还能平整地面,压碎大土块。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均应采用镇压:
(1)在气候干旱的地区或干旱的季节,镇压有保墒的效果。
(2)在播种牧草等小粒种子时,播前播后镇压能保证播种质量;
(3)耕后立即播种的土地,土壤疏松,种子发芽生根后易发生“吊根”现象而枯死。播前播后均需镇压。
三、简答题
1、简述免耕法和少耕法的主要作用。
(1)减少地面蒸发,提高蓄水保墒能力(通过留茬和地面覆盖)。
(2)由土壤生物的持续不断地运动和积累,提高了土壤肥力。
牧草种植(3)节省用工和劳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4)大大降低了农业机械对能源的消耗以及对大气的污染程度。
2、牧草混播的优越性有哪些?
(1)单位面积产量高而稳定;
(2)混播牧草品质改善,营养完全;
(3)混播牧草易于收获调制;
(4)减轻杂草病虫为害;
(5)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3、保护播种的优点?
可以抑制杂草生长,达到保护牧草正常生长的目的;
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可以弥补牧草播种当年效益低的缺陷。
4、简述豆科牧草硬实种子处理的方法。
对于豆科牧草硬实种子,通过破坏种皮结构可有效破除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方法有:(1)机械性处理一种是利用除去谷子皮壳的老式碾米机进行碾磨,以擦破种皮起毛但不致破碎为原则,结果使种皮产生裂纹而导致水分进入。有试验表明,采取这种方法可使草木樨种子的发芽率由40%~50%提高到80%~90%,紫云英由47%提高到95%。另一种是利用强高压迫使种皮产生裂缝而使水分进入。
(2)温水处理对浸种水温通过变温和高温处理都可使种皮膨胀软化,进而产生微裂使水分进入种子,而使种子发芽。变温方法是先将种子置于不烫手的温水中浸泡一昼夜,而后捞出在阳光下曝晒,夜间移到凉处并浇水保湿,如此经2-3d后种子便吸水膨胀,此时可趁墒播种,但此法仅适应于较湿润的土壤上。
(3)化学处理利用无机酸、盐、碱等化学物能够腐蚀种皮和改善通透性的作用,促进萌发,从而提高发芽率。王彦荣等用95%浓硫酸处理当年收获的多变小冠花,可使种子发芽率由37%提高到81%。
论述题
一、建植人工草地是草种的选择原则。
1、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
任何一种牧草饲料作物对气候条件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这是由基因特性所决定的。在众多气候因子中,温度是第一位,它决定牧草能否安全越冬,是建植人工草地成败的关键因子;降水是第二位,它决定牧草的栽培方式和生产能力。
2、符合建植人工草地的目的和要求
牧草因其生物学特性和生产性能的不同,所产生的效能也不同,因而建植人工草地时应根据其建植目的和要求选用合适的草种,建植人工草地的目的主要有生产饲草料、养地肥地和环境保护三个方面。
3、选择适应性强、应用能效高的优良牧草饲料作物种和品种;
尽管牧草饲料作物资源十分丰富,但应用较多和广泛的草种也不过数十种,多数仍处于野生状态或正在引种驯化试验中,品种资源开发也不多,仅有苜蓿、三叶草、沙打旺等个别品种进行了品种选育和开发应用。
二、根瘤菌接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方法:
1、商用菌剂接种播种时只需按照使用说明规定的用量制成菌液,然后喷洒在种子上并充分的搅拌,直到每粒种子都能均匀的黏上菌液后,即可立即播种。
2、自制菌株接种依据接种剂不同可分为:
(1)干瘤法在豆科牧草开花盛期,选择健壮植株,将其根部轻轻挖出,用水洗净,再切掉地上部份,然后放在避风、阴暗、凉爽、不易受日光照射的地方,使其慢慢阴干,到播种前,再将干根弄碎拌种,每亩用量5~10株。
(2)鲜瘤法用半Kg晒干的菜园土或河塘泥,加一酒杯草木灰,拌匀后盛入大豌中并盖好,然后蒸半小时,待其冷却后,将选好的根瘤30个或干根30株捣碎,用,少量冷开水或米汤拌成菌液,然后放在200c~250c的室温中保持3~5d,每天略加冷水翻拌,即可制成菌剂。拌种时每亩用50g左右。
注意事项:
(1)避光无论接种时,还是接种后的种子,都不能在阳光下暴露数小时,否则会被紫外下杀死;
(2)忌化学物用化学药品灭过病菌的种子,在进行根瘤菌接种时应拌种随播,因根瘤菌接触化学药品超过0.5h就有可能被杀死,或者先将根瘤菌与麦麸、锯末或其他的惰性物质混合后撒在土壤内再进行播种;
(3)忌化肥已接种过的种子不能与生石灰或高浓度的化肥接触,一般来说,不致伤害种子萌发的化肥浓度也不致伤害根瘤菌。
三、试论间作套种的增产作用。
间作套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很大,一般都能增产20%—40%。其增产的主要原因,概括起来如下:
(1)间作套种改变了作物的体结构,增大了叶表面积,变平面用光为分层分时更替用光。光能利用率提高,因而增产作用相当显著。
(2)间作套种增加了边行数,充分发挥了边际效益。
(3)间作套种有利于改善土壤营养(根系交叉,分泌物能为对方利用,有机酸、氨基酸、C、N等)
(4)实行套种,使作物在空间上争取了时间,一年成熟变为一年两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