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青春之歌》拍摄前后
拍摄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的《青春之歌》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部由著名表演艺术家崔嵬在1959年与陈怀皑合作导演的影片像一首优美而又激昂的长诗,雄浑与细腻,叙事与写意,战斗与抒情,严酷与乐观融合得极其和谐,在编、导、演、摄、美、音等各个方面均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新中国电影史上不愧为一部经典佳作。
十年大庆的献礼项目
1959年初为了庆祝建国十周年,北京电影厂决定将《青春之歌》搬上银幕,并被北京市列入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重点项目。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还专门指示:“一定要用最好的胶片,把《青春之歌》拍好。”北影厂经研究决定由著名导演崔嵬和陈怀皑联合导演这部片子。
崔嵬接手《青春之歌》拍摄任务后还专门召开了一次由文学界电影界和新闻界等各方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就此片如何拍好提些意见。大家也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更坚定了崔嵬拍好这部影片的信心。
在全国寻“林道静”
座谈会后,崔嵬便开始着手演员的选择。崔嵬是个很有主见,很有头脑的导演。他从不盲目迷信明星大腕儿。在演员的选择上,他主张镜头面前人人平等,名演员和新演员都要试镜头,选中谁就是谁。在先前的座谈会上,有些人为了保险起见,主张选名演员来饰演片中主人公林道静,而且影片中的林道静在政治上要“干净利落”。但崔嵬却坚持自己主张,他对反
对他的人说:“我这次就要冒个风险,一个特别的演员演林道静。这个人要有革命劲头,也要有小资产阶级情调。我就不同意那种做法,对小资产阶级走一步打一个耳光子。”“我们就是要拍这部电影,我们不怕那些不懂生活的人的反对!”为了选出中意的人选,崔嵬在全国发动了一场寻“林道静”等演员的活动:这次活动影响很大,甚至远在印尼的华侨也给北影厂寄来了报名信,
与此同时,却有多位著名演员通过各种途径,表达了希望饰演林道静这一角的意向。其中来头最大、关系最为密切、活动最为积极的,当属戴有明星桂冠的白杨。她自11岁开始艺术生涯,16岁主演《十字街头》一举成名,拥有《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祝福》等众多堪称名片的代表作,以优美、自然、含蓄表演风格和长于表现东方女性神韵,获誉国际国内影坛,而且与杨沫又是嫡亲妹。得知《青春之歌》将拍电影后,白杨对“林道静”这个角很是喜欢,为了争取这个角,她数次来到北京崔嵬,甚至专门去过夏衍等文艺界领导同志。
尽管由杨沫亲自出面转达白杨想演林道静的强烈愿望,一再强调白杨的形象、气质、技艺、对角的把握都绰绰有余,但崔嵬主观上还是认为林道静是个20来岁的青年,由年龄偏大的白杨出演,即使演技再高,毕竟不太适合与保险。出于尊重与谨慎,崔嵬仍然委婉地作出表示,无论名演员还是新演员,都要通过试镜头,选中谁就是谁,如果白杨真的超绝伦,也可以考虑。这样的做法对于一位驰名中外的电影巨星来说,未免显得有些残酷,自尊心本来就极强的白杨表示了拒绝,快快之下不辞而别。为此白杨还曾埋怨过杨沫没有为之尽力,实际是做过努力但没能奏效。
名不见经传的谢芳成为“林道静”
白杨演林道静的愿望没能实现,张瑞芳等名星试镜也没成功。由于时间紧,为了抢时机,在林道静还没最后定夺的情况下,电影就开拍了。就在崔嵬为林道静没有着落而苦恼时,突然想起在中南区任文化局长兼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时,有过印象的武汉青年演员谢芳。崔嵬看过她的戏,气质很好,外貌和风度都与林道静相似,说不定就是林道静最佳人选呢。于是他立即派副导演去武汉,火速接谢芳到北京试镜。接到去北京试镜的通知后,谢芳并没有表现过多的兴奋,因为她对自己的人选并没抱太大的希望。
镜头试完过了很久,人选仍久拖不决,以致被“晾”在北京的谢芳等得不耐烦了,一再急着返回武汉参加歌剧院组织的小分队赴福建前线慰问演出。后来她才知道,从文化部主管副部长夏衍直到北影厂领导,在聘请有经验的老演员还是起用新人上,争议激烈、几经反复,最后还是崔嵬力排众议,坚持认为她的形象和气质非常适合角,才正式敲定作为林道静的扮演者,为此担了很大风险。直到影片正式上映,谢芳终以自己细致、鲜明、准确的出表演,实现了广大观众所企盼的与林道静形象的完美重合,并借以一炮走红,荣登新中国22大影星行列,最终证实崔嵬当初所作出的大胆起用抉择,是何等睿智果敢!
谢芳原名谢怀复
1952年,团里安排宿舍,由于谢怀复这个名字太像男的,她被安排到男宿舍,闹过几次笑话后,团长建议她改一个名字,并亲自写了三个字让她抓阄。当时,她一把抓到一个“方”字,便将自己名字改为“谢方”。后来《青春之歌》拍完后,由于制作电影字幕的人将她的名字打成了“谢芳”,谢方又将错就错将自己名字改成了“谢芳”。
谢芳的经历与林道静很相似
崔嵬在拍《青春之歌》之前,他就为剧组定下了一个原则:“林道静是戏中绝对的主角,一切要有利于刻画主人公的形象,一切让林道静听见,一切让林道静看见。”因此,作为主人公的林道静在片中的戏特别重。许多人都为名不见经传的谢芳捏了一把汗。
谢芳在出演《青春之歌》前虽然没有白杨那么大的名气,但已经有七八年歌剧演员的经历,曾主演过的大型歌剧有《小二黑结婚》、《刘三》、《货郎与小》等,舞台经验较为丰富。谢芳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个曾留学海外的神学院教授,笃信基督教,母亲也是大学生,与冰心是同学。从小就生活在宗教气氛中的谢芳与她饰演的林道静很是相似,这使她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较为深刻地把握林道静思想发展各个阶段的联系,并且特别善于通过自己的眼神、表情准确地揭示人物细微的感情变化。
电影《青春之歌》在艺术风格上有典型的知识分子式的细腻柔美,讲究情调。晚霞中的城郭,夕阳下的湖畔,柳岸佳人深情朗诵着怀念卢嘉川的诗句,这些场景令人难忘。不仅如此,影片对所展现大背景的勾勒粗犷豪放,热情似火,很有一股子波澜壮阔的气势,准确凝练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时代各类知识分子的形象。
今年最流行的歌曲审查针锋相对总理高度评价
经过半年的努力,《青春之歌》终于完成了拍摄。国庆前夕,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审看了影片,并给予了肯定。陈毅
看后激动地说:“什么是国际水平?这就是!”然而,陈伯达看后却有些不满,说这影片“写了一小资产阶级!”陈伯达的话不免使剧组人员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正当崔嵬等人对《青春之
歌》命运感到忧心时,周总理应陈毅推荐,在国庆节前的一个晚上,专门把杨沫和电影主创人员请到家里观看《青春之歌》。
这次放片将近3个小时,周总理和邓颖超看了都非常高兴,称赞这是部好片子。周总理还对杨沫说:“小超身体不好,一般电影只能看到一半,这回却全看完了。”
除了对影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表演大为欣赏外,周总理对影片中的摄影也是称赞有加。当他看到林道静夜读的几个特写镜头时,心情异情激动,兴奋地问身边的陈怀皑:“这部影片的摄影师是谁・多大了?”陈怀皑说:“摄影师叫聂晶,小我一岁,今年38岁!”周总理点点头又转身对大家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这么漂亮的特写镜头,他拍得这么大,这么美,真是太好了!”周总理说:“拍得这么美,不简单啊!”后来,文化部和中国影联在北京饭店为祝贺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成功举行的招待宴会上,周总理突然问道:“哪一位叫聂晶啊?”在另一桌的聂晶激动地站起来说:“总理,我就是聂晶。”周总理于是举杯走到聂晶跟前向他敬酒,说:“聂品同志,祝贺你为国庆十周年拍了一部好影片,我代表人民感谢您!来,干杯!”在场的人都为周总理这个举动感动了。
周总理看过影片后,又邀崔嵬、汪洋、陈怀皑和谢芳到他住所西花厅谈话。当谈到陈伯达对影片意见时,周总理轻轻一笑说:“写小资产阶级怎样参加革命斗争,在斗争中成长为革命者,这很好嘛,当然可以写。我们许多人就是在革命斗争
中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嘛!重要的是写出他们怎样成长,改造成革命者的!”周总理的一番话使大家如释重负,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影片公映轰动国内外
1959年十月一日,《青春之歌》与一批庆祝建国十周年的影片在北京公开上映,其中《青春之歌》在观众中的反响大大出乎剧组的意料。北京市各家电影院全部爆满,很多影院24小时上映,昼夜不停。当时正是困难时期,很多人吃不饱,却饿着肚子排长队买票。影片在上海、天津、武汉等地上映时也都出现了观众通宵达旦排队购票、影院24小时轮转放映的空前盛况,这在新中国的电影史上还是极为少见的。随着影片的热映,片中的那首流行于抗战时期的歌曲《五月的鲜花》也再次风靡全国。
《青春之歌》不但在中国上映后反响强烈,而且在日本引起了轰动。该片在东京、仙台、札幌、大阪、京都、广岛、福冈、名古屋等地共放映36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尽管《青春之歌》拍摄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但这部影片至今还以其高超的技艺影响并感染着人们,并被列入百部爱国主义优秀影片。
(摘自《文化报・人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