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
学时学分:54学时/36学时
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导论》、《计算机原理》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
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21世纪的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随着IT业的迅速崛起, 计算机网络大量应用于各行各业。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新技术及动态,同时必须重视实用技术的运用。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相关基础知识,初步具备分析比较和选择网络技术元素的能
力,掌握较复杂的局域网组建的综合应用能力,具备一定的网络管理与维护知识、以及了解流行网络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和配置管理等网络应用能力,为相关后继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职业技术能力目标
结合实训环节,培养学生具备网络管理员、网络应用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主要包括:网络定义、网络组成、拓扑结构、网络分类、网络功能、网络发展、数据通信系统、信号和信道、数据传输、数字编码、模拟调制、数据数字化、串行通信、多路复用、交换技术、传输媒体、通信接口、调制解调器、通信控制、网络协议和结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TCP/IP体系结构、模型的各层功能、局域网模型、媒体访问控制、传统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无线网络、虚拟局域网、广域网模型和结构、ISDN、TCP协议、UDP协议、互联网结构、IP协议、对等式网络、集中式网络、客户/服务器、浏览器/服务器、、DNS、FTP、WWW、SNMP和系统、Intranet系统和网络安全。
2、本课程培养学生的主要能力
主要包括:界定网络的类别、分析网络功能、确定网络组成部件和作用、选择和设计网络结构、选择通信介质、确定连接方式和通信方式、选择网络交换技术、配置和使用通信接口、使用调制解调器、分析比较和选取以太网技术、描述网络工作原理、能识别地址结构、比较和选取广域网技术、说明广域网工作原理、比较和选择TCP和UDP协议、描述互联网中进程的通信过程、比较和选择网络计算模式,建立特定模式的网络系统。
3、教学内容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知识点: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2)理解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概念
(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4)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5)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6)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
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定义、分类、拓扑结构和组成。
本章难点:无
能力点:
界定网络的类别、分析网络功能、选择和设计网络拓扑结构。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1计算机网络概述
1.2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1.3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基本组成和分类
1.4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知识点:
(1)理解信息、数据和信号的概念
(2)掌握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
(3)理解通信信道的分类
(4)了解数据通信的技术指标
(5)理解串/并行通信
(6)理解信道的通信和传输方式
(7)了解数据传输的同步方式
(8)了解数据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9)理解信道的复用技术
(10)掌握基本传输媒体的类型与特点:双绞线、铜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
(11)了解基本的通信接口及设备,如:调制解调器、EIA RS-232、ITU-TX.21等
(12)理解基本的差错控制技术
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介绍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通信信道分类、基本技术指标、传输方式、同步技术、编码和和调制技术、复用技术、基本的传输介质,以及差错控制技术。
本章难点:
调制技术、数据传输的同步方式
能力点:
计算网络通信指标、选择通信介质和信号、确定连接方式和通信方式、配置和使用通信接口、使用调制解调
器。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2.1数据通信概述
2.2串/并行通信
2.3信道的通信和传输方式
2.4数据传输的同步方式
2.5数据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2.6复用技术
2.7基本传输媒体
2.8基本的通信接口及设备
2.9差错控制
实验:串行通讯
主要内容:
(1)利用DB9针的RS-232直接连接两台计算机
(2)利用直接电缆连接进行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3)配置Modem
(4)配置Windows系统中配置“超级终端”,并完成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本实验主要是介绍RS-232串行端口的特性和功能,并掌握串行端口连接技术。
通过本实验,要求掌握利用RS-232串行端口进行异步通信的原理与过程,并理解和掌握异步通信中各种通信参数的设置和使用。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知识点: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1)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和划分层次的必要性
(2)理解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的概念
(3)了解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4)理解OSI/RM参考模型
(5)理解TCP/IP体系结构
(6)了解OSI和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介绍OSI和TCP/IP体系结构。
本章难点:
划分层次的必要性、OSI和TCP/IP体系结构、IP地址与子网划分等
能力点:
分析数据封装传输流程、识别各层的功能和作用、网络地址的规划。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3.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3.2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
3.3 TCP/IP体系结构
3.4 OSI和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第4章 计算机局域网
知识点:
(1)了解计算机局域网的概念
(2)掌握传统局域网的工作技术
(3)理解以太网
(4)理解高速以太网
(5)理解VLAN
(6)了解无线局域网的标准、组成、应用
(7)理解局域网的连接设备与应用
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介绍局域网的概念、传统以太网和高速以太网主要技术、VLAN和局域网连接设备。
本章难点:
局域网的工作原理、MAC帧格式、局域网的扩展和VLAN
能力点:
分析比较和选取以太网技术、给出组网要遵循的规范及相关部件、描述网络工作原理、认知局域网主要设备。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4.1计算机局域网的概念
4.2局域网关键技术
4.3传统以太网
4.4 高速以太网
4.5虚拟局域网VLAN
4.6无线局域网
4.7局域网的设备与应用
实验:基本网络的配置
主要内容:
(1)识别各种网络部件。
(2)安装和调试设备(安装、连接、配置)。
(4)安装TCP/IP协议并进行必要的配置。
(5)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一个基本网络环境的组建过程。
第五章 结构化布线系统
知识点:
(1)了解结构化布线的概念
(2)理解结构化布线地组成部分
(3)掌握典型的水平布线系统
(4)了解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注意事项
本章重点: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概念、六个子系统的关系和重要性、典型水平布线系统的组成
本章难点:
结构化布线系统六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
能力点:
具备基本的结构化布线的知识,了解结构化布线涉及到的设备、线缆等。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5.1结构化布线系统概述
5.2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
5.3典型的水平布线系统
5.4结构化布线系统应注意的事项
第六章 网路操作系统与网络结构
知识点:
(1)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2)理解网络系统的结构
(3)了解网络服务器的种类
(4)了解服务器技术
(5)了解典型的网络操作系统
本章重点:
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和服务功能、网络系统的对等结构和基于服务器的结构、服务器技术的磁盘阵列技术、服务器集技术、Windows 2003 server和Novell Netware特点。
本章难点:
网络系统的对等结构和基于服务器的结构
能力点:
分析网络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比较不同网络结构的优缺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6.1网络操作系统及其特点
6.2网络系统的结构及相关概念
6.3网络服务器的种类
6.4服务器技术
6.5 典型的网络操作系统
第7章 网络计算模式
知识点:
(1)了解网络计算模式的发展
(2)理解C/S模式
(3)理解B/S模式
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介绍网络计算的常见模式。
本章难点:无
能力点:
比较和选择网络计算模式,建立特定模式的网络系统,如:对等式网络、客户/服务器。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7.1网络计算模式的发展
7.2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7.3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第8章 网络互连
知识点:
(1)了解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
(2)理解网络互连的类型和层次
(3)理解网络互连设备——网桥
(4)理解网络互连设备——路由器
(5)理解网络互联设备——网关
(6)了解公用电话交换网
(7)理解综合业务数字网
(8)了解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
(9)了解数字数据网
(10)了解xDSL接入网
(11)了解ATM技术
本章重点:
网络互联的层次和类型,网桥、路由器和网关的功能,PSTN,ISDN,DDN,X.25,xDS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