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花城版公开课教案嘎吉哟(侗族 大歌)
多彩的华夏之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侗族音乐的基本特点
2、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不同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
3、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的三大要素:歌唱、舞蹈、乐器
4、在课堂活动中学会简单的舞蹈动作。
(2)过程与方法
1、在听、看、学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马头琴是哪个民族的2、通过比较欣赏能够分辨出不同民族的特点。
3、探讨作品中的节奏、旋律、速度等要素与音乐作品风格的关系。
4、通过聆听、演唱切身体验感受民族歌曲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让学生主动去欣赏民族音乐并热爱民族音乐。
2、激发学生在热爱民族的基础上升华到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怀。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感受和体验并掌握侗族、蒙古族、维吾尔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
运用民族音乐的三大要素:音乐、舞蹈、乐器来分析民族音乐作品的风格。
四、教学方法
通过聆听体验法、对比听辨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全班齐唱《最炫民族风》开始进入课堂。
2、新课授入
少数民族音乐的分类共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歌曲、器乐、舞蹈。
(1)侗族
同学们看看这幅图片上的建筑是属于哪个民族呢?
介绍侗族三大宝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风雨桥建设即利于交通、休息避雨、会友、观赏江面风景,同时可美化侗寨环境,所以,风雨桥又叫花桥。
鼓楼:侗族的每一个村寨都会有这样一个鼓楼,甚至两个、三个。“以饭养身,以歌养心”这句话就是用来形容侗族的,侗族被称为歌的海洋,而鼓楼是侗寨老年人教歌、青年人唱歌,幼年人学歌,民间老艺人传歌编侗戏的集中场所
大歌:侗族过去没有文字,教育孩子和传授知识都是通过唱歌的方式进行,而侗族大歌是侗族最主要的歌种,所以侗族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
1、嘎吉哟
侗族大歌的侗语为“嘎老”,“嘎”是歌,而“老”为古老和大的意思。侗族大歌可分为:嘎所(声音大歌)、嘎嘛(柔声大歌)、嘎想(伦理大歌)、嘎吉(叙事大歌)、,嘎是指歌,吉哟是蝉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蝉之歌。这是一首模仿蝉叫的多声部合唱,曲调中对自然景物进行了惟妙惟肖的模拟和刻画。从实质上来看,这首歌的衬词要比歌词重要得多,因为衬词部分才是歌曲的主体。先领唱,后合唱,采用的一领众和,到模拟蝉虫叫声时,合唱分为两个声部,从而使整个合唱成为三声部合唱,高音部采取了频繁换领唱的手法,表现
蝉虫一个跟一个鸣叫起来,描写了在旷野中蝉虫迭鸣的此起彼伏,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生动景象。而蝉的声音分为几种类型,有低音的、中音的、高音的,这都是有不同的原因的,所表现的季节也有不一样。
(2)蒙古族音乐
欣赏蒙古长调歌舞,请同学们在欣赏的时候思考三个问题:①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②视频中出现的是什么乐器?你能说出名字吗?③舞蹈有哪些特点?
蒙古歌曲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在2008年6月7日,蒙古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音乐可分为‘长调’与‘短调’。
长调:典型的蒙古族音乐特点,反映了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舒展,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具有辽阔奔放的草原气息,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
判断:两段音乐哪段是长调,哪段是短调。为什么?根据长调的特点,大家总结一下短调的特点是什么?
短调:流行于半农半牧区,歌曲篇幅较小,歌词简单,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音域相对窄一点,往往是即兴
歌唱,灵活性很强。
呼麦:是一种古老的歌唱方式,也称为‘喉音’艺术,是蒙古人特有的单人发出多声部唱法的高超演唱形式。声音从喉底发出来,感觉像是悠悠远远的往一个很深很深的隧道里面钻,而那个隧道正是蒙古民族时间的记忆。
蒙古族乐器:马头琴
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码头而得名。亲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婉转,音量较弱。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狂,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舞蹈特点:蒙古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由于长期骑马的原故,蒙古舞多以肩部为主。舞者凭借手、腕、肩的弹、挑、拉、揉和腰为轴的前俯、后仰进行表演。而这个民族的自由潇洒使动率形成了蒙古舞蹈的精髓。
请蒙古族的同学起立,学习一下动肩的动作。其他的同学可以在座位上学习一下动作。
(3)维族音乐
教师表演维族舞蹈,让同学说出跳的哪个民族的舞蹈。
音乐特点:维吾尔族民歌吸收了中原音乐、印度音乐特点,形成了维吾尔族音乐特有的风格,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多为附点和切分节奏。节奏感突出,情绪热烈、奔放。
维族乐器:手鼓
手鼓是维吾尔族最喜欢的乐器,手鼓也称达甫,维吾尔族打击乐器,以木作圆框,鼓的一面蒙羊皮制成,框内四周有许多小铁环。
维吾尔的意思就是团结、合作,那你们能做到吗?请维吾尔代表队的同学派三个代表上来学两段动作,剩下的同学打出刚刚教过的节奏,我们共同载歌载舞起来。(教维吾尔族舞蹈的翻腕、移颈、点转、拍手、托帽等特点)
七、课堂总结
我们中国一共有56个民族,而民族音乐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在我们大家的共同保护盒传承下,一定会有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今天的音乐之旅告一段落,最后,请全班同学们一起唱响我们的《爱我中华》!
八、全班同学齐唱《爱我中华》
下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