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梳理
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我国位于半球、半球;(2)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和,小部分位于和,没有寒带,但靠近寒带;(3)海陆位置:我国东临,西部深入,是一个国家。
2、四至点: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最南端在,最西端在,最东端在。
3、基本概况:(1)我国幅员辽阔,陆地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陆上疆界长约多千米,与个国家陆上接壤。(2)我国海洋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多千米。海域自北向南依次是:。其中,和是我国的内海。
4、领国:与云南相邻的国家为。其接壤最多国家的省级行政区是。有两次接壤的。
5、行政区划:(1)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包括: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个特别行政区,共有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2)五个自治区包括:。
6、特殊省级行政区:面积最大和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
7、按轮廓记忆法:广东省像,简称;湖北省像,简称;云南省像,简称;黑龙江省像,简称;陕西省像,简称;山东省像,简称;江西省像,简称;湖南省像,简称等。
8、人口概况:(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2016年我国总人口为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2)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
9、人口政策:(1)20世纪70年代,为了控制人口增长,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2)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具体要求是。
10、人口分布:(1)我国的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以一线为界,界线以东人口比较,原因;界线以西人口比较;原因。(2)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3)人口密度最小的省行政区是。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11、人口问题:人口过多的影响:;人口过少的影响:,人口的增长必须与、发展相适应,与、相协调。
12、民族概况:(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共有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个。(2)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13、民族分布:(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2)汉族分布的特点是:;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14:传统文化:彝族的传统节日是;傣族的传统节日是;回族的开斋节;蒙古族的;壮族的三月三歌圩、合欢箫;朝鲜族的长鼓舞、跳板等,藏族信仰喇嘛教。维吾尔族和回族信仰。
15、:我国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实行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
由政策等。各民族不论大小,。
16、山脉:(1)东西走向:;(2)东北-西南走向:;(3)南北走向:;(4)西北-东南走向:。弧形山脉:。
17:四大高原的特征:(1)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之称,其特征是;(2)是我国高原面最平坦的高原,一望无际的草原;(3)云贵高原的特征是;地貌广布;(4)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高原,其地貌特征是;但煤炭资源丰富,被称为“”。
18、四大盆地的特征:(1)是中国最大的盆地,其中内部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和最大内流河;(2)四川盆地有“”“”之称,其内部的成都平原有“”之称;(3)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盆地,资源丰富被誉为“”。(4)我国海拔最低的盆地是;同时也是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19、山脉河流作为分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界线:;(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界线:;(4)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界线:;(5)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的界线:;
20、三级阶梯:
21、剖面图:(1)沿北纬360作剖面图,第一级阶梯经过,第二、三级阶梯经过的地形区分别为和,两地形区的分界线是。(2)沿北纬300作剖面图,第一级阶梯经过,第二、三级阶梯经过的地形区分别为,两地形区的分界线是。
22、地形地势特征:(1)地形特征:;(2)地势特征:
23、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不利影响:;(2)有利影响:。
24、地势对我国的影响:(1)对河流的影响:;(2)对交通的影响:;(3)对水电开发的影响:;(4)对气候的影
响:。
25、气温的时空特点:(1)冬季(1月份)气温的特点:;(2)夏季(7月份)气温的特点:;(3)1月份00C等温线经过:;(4)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原因:;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
26、温度带:(1)人们把≥100C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叫;(2)按照活动积温,可以自南向北把我国划分为。(3)熟制和主要农作物:①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的农作物:                ;②暖温带地区:,主要农作物:;
③中温带地区:,主要的农作物:;④高原气候区:,主要农作物。(4)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
27、降水的时空特点:(1)降水的空间(地区)特征:;降水的时间(季节)特征:;(2)人们通常根据一个地区的来衡量该地区的干湿程度;(3)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自东南向西北依次划分为:;(4)分界线: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等降水量线,经过;②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等降水量线,经过;③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等降水量线,经过;(5)自东向西植被依次分布为:。
28、气候的基本特征:(1)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是:、
和。(2)总体上看,我国东部地区为典型的,西北内陆地区为;青藏高原地区则形成独特的。(3)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和。(4)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其的特点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灾害频繁,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也造成严重影响。29、季风气候气候显著:(1)由于受影响,东亚成为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方;(2)我国的季风包括夏季风和冬
季风,夏季风来自低纬度的海洋(
和);盛行;受夏季风影响,我国夏季的气候特点是;冬季风主要来源于高纬度的陆地(),盛行;受冬季风影响,我国冬季的气候特点是;(3)季风区是指受影响明显的区域;非季风区是指受影响不明显的区域;(4)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5)夏季风异常的年份,会给我国的经济生产活动带来严重的灾害;冬季风异常的年份,会给我国的经济生产活动带来严重的等灾害;
30、河流和湖泊:(1)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属于,其分布的区域称为;我国外流河主要分布在;大致以一线为界,北方河流的特征:;南方的河流特征是:。(2)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属于,其分布的区域称为;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其河流特征是:。(3)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界线是:;(4)我国最大的湖泊和最大的咸水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5)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
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是:;我国航运里程最长的河流是:
31、长江和黄河
32、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按循环利用性可以分为:和;(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33、土地资源:(1)根据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土地分为、、、;(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①土地类型;其中和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和比重较小;②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分布。③我国耕地质量,后备耕地资源,且开发难度大。34、土地资源的分布:(1)耕地主要分布在;其中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以为主;北方以为主。(2)草地主要分布在;(3)林地主要分布在:;(4)难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
35、水资源:(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目前人们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2)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总量,但人均占有量,严重。
36、水资源的时空特点:时空分布;(1)水资源的空间(地区)特征:;通过解决;(2)水资源的时间(季节)特征:;通过解决。(3)我国水资源最缺乏的地方是:和;(4)西北地区缺水的原因是:;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是:;
37、南水北调就是将的水调往和地区。东线利用输水,投资少,工期短;但严重。中线全线水都能,水质较好,但是需要开挖河道,工程量大,投资大。西线线路短、水质好;但是地质条件复杂,脆弱。
38、农业:(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2)按照生产对象不同,可以分为
、、和;
我国有几个省级行政区39、种植业的分布:(1)种植业集中分布在:;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以为主,主要种植等;北方以为主,主要种植等;(2)我国西部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规模小,零星分布。(3)灌溉农业:和,利用黄河水灌溉,成为“”;(4)绿洲农业:和天山山麓,利用灌溉;(5)河谷农业:和,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有河流水灌溉。40、畜牧业的分布:(1)畜牧业分为:和;以等降水量线为界,形成“”格局;(2)我国西部地区形成四大牧区依次是:、、和牧区;(3)内蒙古牧区主要的畜种是:、
、、等;新疆牧区主要的畜种是:、和等;西藏牧区主要的畜种是:、等。
41、渔业:(1)我国海洋渔业主要分布在;形成四大渔场,其中是我国
最大的渔场。(2)我国最大的淡水渔业基地分布在;(3)是世界上唯一的渔业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
42林业:(1)我国的三大林区依次是:、和;(2)“三北”是、和防护林,是我国正在建设的规模最大的防护林体系,其目的是;(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的目的是:;
43、工业:(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2)(2)我国工业分布:,东密西疏,呈现出、、分布的特点,形成和两大工业地带。
44、四大工业基地:
45、高新技术产业:(1)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高新技术产业大多分布
在;呈现出的特点,形成、、三大产业密集带。(3)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新技术开发试验区(靠近,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密集;便捷的交通,信息通畅;环境优美)。被称为“中国的硅谷和药谷”。
46、交通运输业:(1)交通运输网是经济发展的“”和“”。现代交通运输主要有等五种方式。(2)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法是;
47、铁路运输:(1)主要的南北干线包括:、、等;(2)主要的东西干线包括:、、等;(3)交通枢纽:郑州是和交汇;徐州是和交汇;株洲是和交汇;
兰州是和交汇;(4)我国南北最长的铁路干线是:;也是经过省会最多的铁路干线;自北向南依次经过;(5)我国东西最长的铁路干线是;连接亚洲和欧洲,太平洋和大西洋,被称为“”。
48、交通工具的特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