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10篇)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10篇)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二、结合口风琴的键盘位置认识字母谱f、s,并能准确地吹奏。
  三、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编创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聆听《劳动歌》
  1、初听前,教师可讲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引起学生听音乐的兴趣。
  听后提示:《劳动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复听时,自编动作表演,可分小组设计动作,尤其对“用力”的表现。使学生通过动作表现、理解劳动内容。
  二、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
  1、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感受歌曲。
  2、启发学生叙述妈妈对自己的呵护、辛劳,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
  3、歌曲中的妈妈可以理解为其他和辈,再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编创成新歌词演唱。
  4、边唱边表演,看谁表演得好。
  三、编创与活动
  1、结合键盘图认识字母谱,知道手的位置。让学生看图说出f用4指,s用5指演奏。
  2、教师带着学生依次吹奏五个音,让学生动脑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吹奏这五个音,吹奏的方法有多样。
  3、在三个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组填写唱名字头,以小组为单位填充旋律,看哪一组填充得好、唱得准确。
宋佳个人详细资料
  4、可以在教室里画上格子,填上字母谱边走边唱。看谁唱出的旋律多。
  !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木加工技术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理解技术革新的意义。
  2、认识、了解常见的木工工具,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基本的.木料截取与连接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
  教师:木工工具若干,有关木工技术的录像,图片或资料。
  学生:小钢锯、钉锤、起子、钢笔、直尺、大头针、乳胶、砂纸、木边料等,有关木工技术的信息资料。
  三、活动过程
  1、出示、交流活动前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到的一些关于木工技术的资料。
  如:鲁班的故事。
  教师介绍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与注意点。
  ①小钢锯的调整使用。
  ②钉锤的使用。
  ③起子的使用。
  2、介绍木材的特点和用途。
  ①楠木
  ②泡桐
  ③水曲柳
  ④水杉
  ⑤香樟。
  3、解读、明确更各种劳动工具的操作规则与使用注意点,练习使用各种劳动工具。
  注意点介绍:
  ①工具使用。
  ②纪律。
  ③工具摆放。
  ④空间。
  4、组织学生进行对边角料的截取和连接。
  学生操作。
  教师从旁指导。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篇3
  背景分析
  1.选择主题的原因:以贯彻,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广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热爱劳动和为人民服务教育。
  2.主题的解释:让学生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争做优秀学生。
  3.对学生的分析:二年级学生有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的意识。
  4.召开班会的价值:通过班会,激发学生做“三爱”学生。
  教育目标
  通过“三爱”教育,激发广大学生勤奋学习,热爱劳动,乐于奉献,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投身到学校各项活动中。
  前期准备
  1.教师准备:深入学生,详细了解班级学生对“三爱”主题的认识。
  2.学生准备:查关于“三爱”的资料。
  3.教室布置:教室大屏幕显示班会主题,配以背景图案。
  活动形式
  介绍、讲解、
  活动过程
  一、 主持人宣布:《做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优秀学生》主题班会开始
  二、 我们应该怎样做
  首先是爱学习。
  古语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要热爱学习,因为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财富。学习对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是每个人成长、成才、成功、成就的基础。
  其次是爱劳动。
  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成了社会的主人,劳动不仅成为公民的义务,而且是一种平等权利,也就是说,是为社会同时也为自己劳动。这就要求劳动者应自觉地为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需要进行创造性劳动。爱劳动,也就成为劳动者道德品质的重要表现,成为衡量公民道德的又一个重要标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