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熨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石泉县熨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 2020
调整完善
石泉县熨斗镇人民政府
石泉县熨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 2020
调整完善
石泉县熨斗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七年
第一章
一、镇域概况
(一)地理位置
熨斗镇位于石泉县南部边缘山区,距县城48公里,介于东经108°05′15″ - 108°12′29″,北纬32°45′42″ - 32°53′12″之间,东与汉阴县汉阳镇接壤,南与西乡县两河口镇毗邻,西与西乡县高川镇交界,北与本县后柳镇(原中坝乡)、喜河镇相连。全镇东西宽约9.25公里,南北长约12.85公里,总面积81.57平方公里13个行政村。镇域南靠巴山,北近秦岭,有直通川北陕南的“川楚通道”,沟壑纵横,崇山峻岭,是古代重要的关隘和军事重地。良好的区域位置,构成了该镇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二)自然条件
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富水河横贯中部,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谷地四种类型,海拔460 - 1590米。全镇西北高,东南低,较大的落差,使镇内气候、土壤、生物、作物及植物分布,都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差异。气候属于北亚热带边缘湿润季风区,四季较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但因受多样性地形影响,尤其受巴山山脉影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时有旱涝出现;由于云量较多,光照较差,因而经常出现灾害性天气。年平均日照时数1806.2小时,无霜期240天,风向多为东南风和西北风。
中国铁建和中铁的区别镇内山林资源丰富,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林地面积人均8.7亩,森林覆盖率达82%,活立木总蓄量570.9万立
方米。境内的主要河流是富水河,河水清澈,堤岸柳阴。目前,燕子洞是县域旅游产业的重要景区,年接待游客达11.8万人次以上。
(三)社会经济条件
熨斗镇2014年总户数3400户,总人口13624人,其中农业人口13027人,平均人口密度为每亩平方公里167人,居民均为汉族。2014年,全镇粮食总产量已达到4972吨,工业总产值达81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823元。
镇内交通便利,县级公路有石熨公路。镇内村村通公路,有通村路14条,全长104公里,主要有熨斗至西乡两河口公路(全长3.3公里)和熨斗至西乡碾子垭公路,这些公路构成了一幅方便的交通网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