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国学经典名句及解读
最全国学经典名句及解读
最全国学经典名句及解读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宗伯·乐师》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学记》又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此后朝代更替,"国学"的性质和作用也有所变化。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最全国学经典名句及解读,欢迎阅读。
最全国学经典名句及解读
1、言忠信,行笃敬。 选自:《论语》
【译文】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厚道严肃。
2、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选自《礼记》
【译文】有时紧张,有时松弛,这是周文王、周武王处理政事的办法。现在多指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劳逸结合。
3、一树百获者,人也。选自《管子权修》
【译文】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获的,是培养人才。培育人才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收获很大。
4、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选自《三国志》
【译文】志士有百种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后来用来说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选自《左传》
【译文】击第一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这句话鼓励大家趁情绪高涨时一口气将事情做下去。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
【译文】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7、 万物之中,以人为贵。出处:范晔《后汉书?周举传》
【译文】在天下的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8、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出处:《老子》
【译文】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
9、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出处:《礼记》
【译文】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10、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出处:桓宽《盐铁论》
【译文】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
11、不迁怒,不贰过。出处:《论语》
【译文】不拿别人发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12、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出处:葛洪《抱朴子》
【译文】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像想得到鱼而没有网一样。
13、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出处:《旧唐书》
【译文】(一个人)不敬重别人,实际上是不敬重自己。
14、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出处:《论语》
意思:时间在不断过去,我们要珍惜时间。
15、内不自诬,外不诬人。出处:《韩诗外传》
意思:做人做事既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
1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意思:学好像登山一样艰难,学坏如山崩一样容易。
1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处:《晏子春秋》
意思:坚持不懈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停步向前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
18、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意思: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经过实践的。
1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孔子这里强调的是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必有近忧的上一句
孔子这里强调的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这与康德说过的“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是完全一致的。
2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
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孔子这句话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断跟别人堕落下去。
22、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孔子在这里讲的,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经验,更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规律。自己有道德的涵养,能体用兼备,自然会影响近身的人。
2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低俗,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孔子这里强调的是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孔子的这句话意在提醒我们要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这样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25、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孔子在这里感叹的是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
26、其身正,不令而行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
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听从。”
孔子的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2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孔子意在告诉我们要未雨绸缪,因为眼前的问题,就是我们在过去所没有考虑、准备好所导致的。而我们现在仍然对未来没有做好准备,那么在未来,也一样要被各种问题困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